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怎么样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4 08:42:40 431 人看过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很多种,这些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不合适的生产布局、劳动制度等)。

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二、国的职业病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的规定,原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中规定的职业病目录为10类115种。

1、尘肺。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3、职业中毒。

4、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包括中暑、航空病、手臂振动病。

5、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包括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

6、职业性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7、职业性眼病:包括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包括噪声性耳聋、铬鼻病、牙酸蚀病。

9、职业性肿瘤:包括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砷所致肺癌和皮肤病、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等。

10、其他职业病:包括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和棉尘病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23: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用人单位相关文章
  • 【职业病防治法】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2023-04-22
    158人看过
  • 单位隐瞒职业病危害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1、用人单位未就职业病危害履行告知义务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2、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申请调换工作岗位。劳动合同的解除: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单位隐瞒职业病危害,违法法律强制性规定,劳动者可主张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可索要的赔偿:1、劳动合同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单位隐瞒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索要赔偿。一、新员工入职体检流程一般企业会要求2甲及以上医院的体检报告即可。所以可以根据企业要求,选择就近的医院进行体检即可。由于体检需要检验血液,所以最好是早上8点前空腹前往医院。到医
    2023-06-26
    256人看过
  • 用人单位变动对职业病病人怎么处理
    1、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在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条一、职业病是否可获工伤赔偿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工伤保险等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载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2、在职业病防治中,相关单位要进一步保护工人的健康及权益,明确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健康检查及离岗后的医学随访,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体检应视为正常出勤,并承担相应费用。3、劳动者离开原岗位或原用人单位后,两年内出现疑似职业病症状的,可向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经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职工,认定为工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和其他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没有
    2023-06-26
    392人看过
  •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符合哪些职业卫生要求?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2023-06-05
    325人看过
  •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要公布哪些事项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要公布的事项如下:(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一、职业病鉴定需要什么证明1、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023-03-18
    377人看过
  • 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防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1、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3、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5、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终止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6、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
    2023-06-27
    95人看过
  • 企业应把职业病危害写入劳动合同
    81岁的邓德敬老人躺在病床上已经6年了,从1984年确诊得了矽肺病起,他就成了住院部的常客。记者昨天跟随南京市总工会的慰问队来到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山医院,像邓德敬老人这样的职业病患者这儿仅病房就有400多人。年轻时根本就不懂,常年累月干下来等到退休了才发现得了这种根本治不好的职业病。邓德敬现在已经把医院当成了家,发病时呼吸不畅生不如死,他只能依靠医院的治疗减轻痛苦。金山医院党支部书记张小俊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南京市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者累计达50万人次厂仅该院累计诊断的职业病人数就达6600多人,其中尘肺5800多人、中毒700多人、其他138人,已死亡的职业病人有600多人。现在这儿的职业病门诊每年约7000余人次,住院400余人,受理职业病诊断340多人,每年新发诊断职业病近300入。职业病一般都是治不好的,从这些年的统计数据看,南京新兴的工业企业不断增多,有害作业的工种、岗
    2023-04-22
    439人看过
  • 用人单位能否终止患有职业病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很多劳动者都认为只要自己受了工伤,用人单位就应该对自己往后的生活复杂。劳动法虽然重在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但在用人单位能否终止与职业病劳动者的劳动合同问题上,法律允许用人单位在法定条件下终止劳动合同,这要结合劳动者的伤情及医疗程度和合同有效时间考虑。1、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可以终止终止劳动合同不同于解除,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合同期满前,不能解除患有患有职业病劳动者的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主动辞职。但一旦合同期满,是否可以终于合同,则视情况而定,法律并不禁止在法定情况下不与其续签,终止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尚处于工伤认定期间应当续延合同(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当员工还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尚未确诊的情况下,即使劳动合同已经期满,用人单位也不能立即解除合同,直到经过鉴定确定员工的伤势不构成丧失劳动能力(一至六级伤残)时,用人单位才可以终止合同,并支付相应的工
    2023-04-22
    279人看过
  • 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将其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离岗时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用人单位对受到或者可能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用人单位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应当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
    2023-06-08
    343人看过
  • 有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满足的卫生标准
    有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2023-05-05
    140人看过
  • 从事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
    从事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有特殊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从事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2-07-20
    460人看过
  • 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不服怎么处理
    一、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不服怎么处理1、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劳动者的治疗费用按照职业病待遇规定的途径支付。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九条二、人事争议的处理方式(一)人事争议仲裁人事争议仲裁是对人事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人事纠纷由人事管理的行政权力与司法程序相结合进行依法调解和裁决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准司法性质的解决方式。它具有保障权益、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减少诉讼压力等重要作用。与传统的人事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为:一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二是当事人在仲裁中的地位一律平等的原则;三是及时、公正、合理的原则。(二)人事争议纠纷的诉讼对于人事争议纠纷诉讼,司法解释设立成了完全与劳动争议仲裁一样的程序模式。这里所说的“一样的模式”是指在适
    2023-06-16
    308人看过
  • 劳动者在病休期间从事第二职业,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正常情况下,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并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但劳动者的病休期间是由法律法规规定用于治疗劳动者的疾病,以便使其恢复健康而继续从事工作的时间,如劳动者在此期间从事第二职业,将违背劳动立法的原旨,且极大地损害原用人单位的利益。因此,1992年原劳动部、国务院经济贸易力、公室、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企业伤病长休职工管理工作的通知》(劳险字〔1992〕14号)第四条规定:伤病休假职工不得从事有收入的活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不得聘用伤病休假职工。对利用伤病假从事有收入活动的职工,要停止其伤病保险待遇,不予报销医疗费,并限期返回单位复工。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可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辞退违纪职工的规定处理。职工在病休期间未经用人单位同意从事第二职业的,构成对劳动纪律的严重违反,应依《劳动法》
    2023-04-22
    174人看过
  • 劳动者知道工作岗位有职业危害,如何处理?
    劳动者最近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而企业没有事先告知劳动者相关情况,在劳动者了解到相关情况追问企业时,企业还故意隐瞒,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有理由主张劳动合同无效,并要求企业赔偿损失,企业却无权单方解聘劳动者。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职业病防治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
    2023-06-05
    59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用人单位
    相关咨询
    • 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应当承担哪些工作义务?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2
      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3、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4、职
    • 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责令用人单位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7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一)隐瞒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而采用的;(二)隐瞒本单位职业卫生真实情况的;(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或者放射工作场所不符合本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的;(四)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 劳动者应该从事业单位辞职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3
      劳动者应不应该从事业单位辞职取决于劳动者本人,劳动者辞职的,只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
    • 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情况下设置警示标识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5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 劳动者从事职业病鉴定作业,应当承担哪些劳动报酬,由谁承担职业病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6
      1、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32条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34条的有关规定,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3、根据《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