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一、缓刑考验期从何时算起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二、缓刑考验期定义是什么
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三种: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根据刑法的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即使犯罪分子被判处一个月的拘役,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也不能少于2个月;如果实行数罪并罚,犯罪分子被判处1年的拘役,缓刑的考验期限最高也只能在1年以下、2个月以上的范围内确定。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三、被判死刑的缓刑考验期:两年。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
三、缓刑考验期与缓刑的区别
缓刑考验期和缓刑区别: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缓刑刑期是正在服刑的期间。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
-
最少的缓刑是几个月?
168人看过
-
能不能判缓刑几个月?
333人看过
-
2024最轻是缓刑几个月
477人看过
-
缓刑一个月报到几次
86人看过
-
妨害公务罪最少几个月起步
192人看过
-
几个月的缓刑可以批准?
485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拘役判刑起步几个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0一、最低的判刑,应该是法院认定被告有罪,但免于刑事处罚。 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这是我国刑法免予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 尽管免于刑事处罚,但当事人仍然是有罪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最轻的判刑。 二、其次,从刑罚轻重的角度出发,应当是单
-
轻伤二级量刑标准是几个月内起步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7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二级”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符合条件的,最低可以处缓刑。《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最少的缓刑是几个月?上海在线咨询 2021-09-28最少的缓刑也即最少的缓刑考验期。缓刑考验期是指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宣告缓刑的法律规定的期间。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因此,最少的缓刑期间要视情况而定:如果被判的主刑是拘役的话,此时最少不能低于2个月,如果被判
-
刑事案件几个月能判缓刑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30一、拘留:一般14天,最长37天; 二、批捕进入侦查阶段:一般2个月,最长7个月 三、移送检察院进入审查起诉阶段:一般是1.5个月,最长2.5个月 (如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则最长可达6.5个月) 四、法院一审:一般是1.5个月,最长2.5个月(不包括退回补充侦查) 五、法院二审:一般1.5个月,最长2.5个月。 因此从犯罪嫌疑人进看守所到下判决,一般是7个月左右,最长近16个月(也许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