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仲裁时效是否能够中断?
能够发生中断。仲裁时效发生中断的意思是,在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内发生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过权利、向国家有关部门请求过救济或者用人单位之前同意履行义务的情形时,过去的仲裁时效清零,这些情形消灭后开始重新计算1年仲裁时效。
仲裁时效中断是指在仲裁时效进行之中,申请仲裁,权利人要求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使得原来以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事由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起算的一种法律现象。
二、经济仲裁庭开庭程序有什么?
(1)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是否到庭,并向首席仲裁员报告仲裁庭准备就绪,然后宣读仲裁纪律。
(2)首席仲裁员核对当事人身份以及委托代理权限;宣布案由;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告之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3)开庭调查,依申请人、被申请人以及其他仲裁参与人的顺序,询问有关产生纠纷的事实;出示有关证据;询问其他证人。当事实调查完结时,征求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如同意,即时进行调解,如调解成功即可宣布休庭、开庭结束。哪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则组织双方辩论。
(4)如再次调解不成。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当事人陈述完毕后,应暂时休庭。
(5)休庭时仲裁庭对合同纠纷进行评议,并做出裁决意见。
(6)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结束,致此开庭即告完结。
三、经济仲裁的特点是什么?
1、仲裁机构属于民间的组织,其成员多为各行业专家,由于民事纠纷和商事纠纷往往涉及专业知识领域,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仲裁员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
2、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解决争议的方式,使双方更容易接受仲裁,自觉执行裁决;
3、仲裁程序相对简单,不仅耗时少,而且成本低,与诉讼制度相比,对当事人更有吸引力;
4、仲裁一般不进行公开审理,有利于保护当事人不愿泄露的商业秘密。
经济仲裁的时效是能够发生中断的,经济仲裁开庭后,需要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是否到庭,然后告知仲裁员,宣读仲裁纪律,在庭审期间,需要询问产生争议的事实,出具相关的证据,调查完成后,会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不同意调解的,会下达仲裁裁决书。
-
劳动仲裁是否能够获得经济补偿?
93人看过
-
经济仲裁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353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是否能够重启?
225人看过
-
经济仲裁能够口头提出仲裁请求吗?
351人看过
-
经济仲裁时效起算点
122人看过
-
经济仲裁能够单方面发起吗?
135人看过
-
中断经济仲裁时效是怎么回事?辽宁在线咨询 2023-10-31经济仲裁的时效是可以中断的,中断之后仲裁时效清零,再次申请经济仲裁的时候,需要重新计算诉讼时效,经济仲裁是由仲裁机构作出的,实行的是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书下达之后产生法律效力,不接受上诉。
-
什么是经济仲裁经济诉讼时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20经济仲裁经济诉讼时效主要指的就是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能够得到支持胜诉的规定。主要就是我们国家关于仲裁方面的时效,主要就是适用于诉讼方面的时效规定,也就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三年内。
-
经济仲裁时效的问题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07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
-
企业裁员是否能够有经济补偿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7能有经济补偿 如果您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
-
单位是否能够进行经济性裁员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6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