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诋毁行为的表现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唆使他人在公众中造谣并传播、散布竞争对手所售的商品质量有问题,使公众对该商品失去信赖,以便自己的同类产品取而代之。
2、组织人员,以顾客或者消费者的名义,向有关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作关于竞争对手产品质量低劣、服务质量差、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情况的虚假投诉,从而达到贬损其商业信誉的目的。
3、在对外经营过程中,向业务客户及消费者散布虚假事实,以贬低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诋毁其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声誉。
例如,在房地产经营业务中,购房者在购房时,大都到各处询价比较,当一个购买者到甲房地产建设开发公司探知房子每平方米售价后,又来到乙房地产公司探询,乙公司的售房员得知此情况后,竟对该顾客谎称,甲公司的房子质量差,而且信誉不好,如果购买甲公司的房子肯定会有风险。类似这种为了竞争目的,编造、散布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常有发生。
4、利用商品的说明书,吹嘘本产品质量上乘,贬低同业竞争对手生产销售的同类产品。
例如,1992年某省洗涤剂厂在其所出售的洗衣粉产品包装说明上写道:“普通洗衣粉、肥皂均含磷、含铝,会诱发人体患老年痴呆症、组织学骨软化、非缺铁性贫血和助长肺病的发生等多种疾病”,并告诫人们以后再不要去买洗衣粉、洗洁净、洗头膏、香皂、肥皂等洗涤用品,还声称其生产的无磷、无毒洗衣粉无上述缺点,可放心使用。
5、利用散发公开信、召开新闻发布会、刊登对比性广告、声明性广告等形式,制造、散布贬损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虚假事实。
例如,在前些年的“郑州商战”中,某国有大型商场不断向郑州及外地新闻单位和名优产品厂家写信,声称郑州某商业单位如何如何不讲商业道德,希望这些单位或厂家不要再与该商业单位发生业务往来。这种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的行为,构成商业诽谤行为。又如,某日用化学品厂在电视台发布一则广告,用对比的手法宣称:用其他各种洗衣粉或洗涤剂30分钟也洗不掉的污斑,用了该厂生产的洗洁剂仅5分钟就洗干净了。而事实并非如此。这属于片面夸大并歪曲事实的比较性广告,其行为已构成了对他人的洗涤产品商誉的侵害。
商业诋毁行为是一种损害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它不仅给竞争对手的名誉造成损害,而且会给竞争对手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它不但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欺骗了其他经营者与消费者,最终必然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商业诋毁与其他权利行为的界限
对商业诋毁进行规制,是为了避免商业主体通过不恰当的言论打击对手,进而谋取不正当的竞争利益、破坏市场秩序,但如果规制过窄又可能损及言论自由,甚至妨碍正当的市场活动。
此外,在内容真实的前提下,应当确认同业监督的价值。虽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未对同业监督作出解释,但学界普遍认为检举与监督事实的真实性是首要考虑因素。也就是说,商业言论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如果内容虚假,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应当认定为商业诋毁。同时,检举人与同业者还要注意权利行使方式:向政府行政机关正常举报不会构成商业诋毁,遇到问题应该依法依规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而不是随意在社会上散布。
域外规制商业诋毁的做法
一、德国
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禁止行为人通过诋毁和诽谤的方式,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商业信誉。
在规定诋毁商誉行为构成要素上,德国法有4个方面的特点。
1.行为主体
不限于经营者,拓展到实施商誉损害行为、造成损害的任何人。
2.行为方式
只要求行为人进行恶意主张或传播,不要求虚假事实,也不要求实施捏造和散布行为。
3.行为对象
规定为他人的营利业务,企业主或领导人本人,他人的商品或者工业给付。
4.法律责任
以成文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实施商业诋毁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日本
1.民事责任
日本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是一部民事特别法,对实施商业诋毁的民事主要责任作了细致规定。故意或过失实施商业诋毁行为,造成其他经营者在营业上的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院可以根据被害人的请求,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害,并在赔偿损害的同时采取恢复被害人信用的必要措施。
2.行政责任
以民事手段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不适应反不正当竞争需要时,应当加强行政手段。日本《不当赠品及不正当表示防止法》规定了商业诋毁行为的行政责任。
三、英国
英国的商誉权保护制度主要是通过判例建立起来的。在1901年的国内税收专员诉穆勒一案中,法院将商誉称之为形成习惯的吸引人的力量,抑或企业的良好名声、声誉和往来关系带来的惠益和优势。英国通过多年的判例形成了独特的商誉保护规定,不仅允许就诋毁竞争对手及其商品、营业、服务的行为提起诉讼,对诋毁营业场所的行为同样可以起诉。
英国侵权法上的诋毁行为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毁损名誉或者诽谤,主要针对原告;第二种是即损害性欺骗,针对的主要是原告的商品或服务。划分不同类型的诋毁行为,并按照两种不同情形起诉,一方面可以更加专业地处理诋毁纠纷,另一方面可以按照不同诋毁情形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
四、美国
有美国联邦商标法之称的《兰哈姆法》对经营活动中的商业诋毁行为作出了系统规定。根据《兰哈姆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对于他人的商品、服务或者商业活动进行虚假宣传的人,应当承担责任。
美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基本上由联邦贸易委员会予以制止。联邦贸易委员会主要采取行政处罚和行政裁决方式进行处理,前者涉及行政责任,后者涉及民事责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五条规定了散布损害性虚假陈述的2个要件:行为人明知有重大过失、陈述足以损害他人或社会上所承认其相当于利益的表征。
-
商业诋毁纠纷属于什么纠纷类型
420人看过
-
怎么样才可以构成商业诋毁信誉呢
59人看过
-
诋毁属于诽谤罪吗
98人看过
-
商业诋毁纠纷怎么处理
476人看过
-
商业诋毁的概念
328人看过
-
法律上什么是商业诋毁行为?
363人看过
商业诋毁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更多>
-
刑法中诋毁商业信誉属于什么案件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14《刑法》关于诋毁商业信誉的立案标准如下: 1、要求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 2、若诋毁行为是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或者造成他人公司停产、停业六个月以上、破产的。即使没有第一条的情况也可成立此罪。 3、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
-
商业诋毁可以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31、行为主体的特定性——经营者 2、行为人主观目的性——贬诋竞争对手 3、行为侵害客体的特殊性——商誉 4、行为的客观表现——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捏造是指无中生有、假造事实;散布是将捏造的虚伪事实扩散传播。
-
对商业诋毁处罚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06诋毁商业信誉的处罚标准: 1、诋毁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侵害商业信誉罪的,对单位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业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
什么是诋毁商誉行为,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商家是否构成诋毁商誉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8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 诋毁商誉的行为要点如下: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新闻单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如通过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使用户、消
-
诋毁他人已经属于什么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17诋毁他人,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侮辱罪、诽谤罪。 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手段恶劣;侮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如被害人不堪侮辱自杀的,因受侮辱导致精神失常的;多次实施侮辱行为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