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及虚假出资罪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涉及虚假出资罪会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虚假出资罪的构成要件
虚假出资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
三、虚假出资罪的追诉时效
虚假出资罪的追诉时效是10年。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n(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n(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n(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n(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虚假出资行为有哪些及虚假出资的法律后果
142人看过
-
虚假宣传会面临的后果有哪些
182人看过
-
虚假出资及减资行为的法律责任与后果
370人看过
-
信用卡虚假交易所面临的法律后果
202人看过
-
虚假出资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
323人看过
-
酒驾被查到后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458人看过
-
股东虚假出资涉及哪些民事责任?广西在线咨询 2023-01-24股东虚假出资需要承担的责任有以下几点: 1、虚假出资股东应对公司承担侵权责任; 2、虚假出资股东应当对已出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3、虚假出资股东应向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虚假出资的举证责任是: 1、谁主张谁举证,由提出虚假出资主张的当事人举证证明; 2、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收集证据的,可依法申请法院调查收集。 实践中单位虚假出资主要表现为: (1)以无实际现金或高于实际现金的虚
-
虚假宣传会面临怎样的后果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02虚假宣传会面临的后果是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虚假宣传的经营者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明知或应知的广告经营者,同样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
如果涉及非法集资,会涉及什么方面的罪刑呢?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8集资诈骗罪的主要特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此种犯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刑法第176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都属于非法集资类犯罪,但二者之间的犯罪构成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社会危害性相差悬殊,因此在判处的刑罚上有较大差别,根据刑法第199条的规定,犯集资诈骗
-
虚假诉讼涉及的法律条文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22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
-
如果诉讼证据造假,会面临哪些后果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4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对单位存在上述行为的,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出具一纸“收入证明”,看似简单,但如果缺乏诚信,给员工开了假证明,最终将“引火烧身”。因此,用人单位一定要增强法律风险意识,即使最终用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