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自首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自首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相对从宽是我国刑法对自首所实用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自首,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相对从宽是我国刑法对自首所实用的基本原则。
自 首 犯 的 刑 罚 优 惠 规 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犯可以获得刑罚的优惠。那么,什么是自首犯以及如何获得刑罚优惠呢?
首先,自首犯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其次,对于自首犯的刑罚优惠规定,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对于自首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综上所述,自首犯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首犯可以获得刑罚的优惠,具体表现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自首犯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因此,自首犯可以获得刑罚的优惠,具体表现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
刑事诉讼期间制度的作用
298人看过
-
关于刑事诉讼权利告知制度
373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有哪些辩护制度
213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为什么要回避制度
460人看过
-
缓刑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中的涵义
475人看过
-
刑事诉讼第15条从宽处理制度是怎样的?
73人看过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
新民事诉讼法制度之分析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0(二)设立执行审查裁决机构和明确异议诉讼审理机构笔者认为,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205条第3款的规定,人民法院执行局应设立执行实施、执行审查裁决和综合协调三个内设机构,真正实行执行实施权和执行审查裁决权分离,赋予执行审查裁决机构对执行程序中执行异议的审查和裁决权。对事实清楚,简单明了的执行异议,可由裁决法官独任并书面进行审理;对重大案件或者案情复杂的执行异议,应由裁决法官组成合议庭公开听证审查,有特殊
-
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制度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6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
刑事诉讼法有哪些证据制度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19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办案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
-
-
那个刑事诉讼辩护制度的问题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01.自行辩护自行辩护,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针对指控进行反驳、申辩和解释的行为。 2.委托辩护委托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委托律师或其他公民担任辩护人,协助其进行辩护。 3.指定辩护指定辩护,指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其辩护人,协助被告人进行辩护。 (二)辩护人的范围 1.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