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失犯罪刑事责任认定是什么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1、合理信赖原则
信赖原则认为,在合理信赖被害人或第三者将采取适当行为时,如果由于被害人或第三者采取不适当的行为而造成了损害结果,行为人对此结果不承担刑事责任(合理信赖不等于轻信能够避免)。
例如,汽车司机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驾驶汽车时,因合理信赖他人不会横穿公路而正常行驶,如果他人违法横穿公路被汽车轧死,该汽车司机便不承担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2、被允许的危险的法理
有的行为存在危险性,但该行为属于社会允许的范围。只要行为遵循了行为规则,都不应认定为轻信能够避免。即使最终导致了法益侵害,也不能追究行为人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例如,从事科学试验的人总是预见到了试验失败可能性、但只要遵循了科学试验规则,即使试验失败造成了损失,也不能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3、监督过失
由于业务及其他社会生活上的关系,在特定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形成了一种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监督者对被监督者的行为,在事前要进行教育、指导、指示、指挥,在事中要进行监督,在事后要进行检查;对自己所管理的事项,要确立安全的管理体制。进行这种监督与管理,是监督者的义务或职责。
如果监督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监督或者管理义务,导致被监督者产生过失行为引起了危害结果,或者由于没有确立安全管理体制,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监督者主观上对该危害结果就具有监督过失。司法实践,许多具体的玩忽职守罪表现为监督过失;现行刑法事实上也肯定了监督过失(参见刑法分则第135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第138条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9条消防责任事故罪等)。
(1)监督过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①因缺乏对被监督者的行为的监督所构成的狭义的监督过失。
狭义的监督过失,实际上是二人以上的过失竞合,即被监督者的一般过失与监督者的监督过失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例如,在外科手术时,医生对护士的行为有监督义务,如果因护士的过失导致事故的发生,医生同样应对这种事故承担监督过失的责任。
②由于没有确立安全管理体制所构成的管理过失。
例如,工厂负责人随意决定将贵重设备堆放在露天,由于雷电起火而烧毁了设备。该负责人主观上就存在没有确立安全管理体制的管理过失。
注意:监督过失并不是独立于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之外的一种过失,相反,监督过失仍然具有刑法所规定的过失的基本特征。
很多人为了追求刺激会做一些比较不安全的事情,但是他们的心理只是追求刺激,从未想过,要做一些违法或者是给社会和被人带来危害的事情,但是最后的结果确实是违法的,那么公安机关也会秉公处理,不过在处罚上会减轻处罚。
-
过失爆炸罪的犯罪责任怎样认定
220人看过
-
单位过失犯罪怎样认定,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谁来承担?
102人看过
-
刑事责任是否与过失犯罪息息相关?
482人看过
-
刑事责任是否是过失犯罪的唯一后果?
167人看过
-
刑事责任的单位犯罪认定
322人看过
-
犯罪过失的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77人看过
-
如何认定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四川在线咨询 2021-09-29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过失犯罪的认定:《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
-
犯罪过失对刑事责任有哪些影响,过失犯罪怎样才负刑事责任?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31一、过失犯罪的定罪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
-
什么样的过失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19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比如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事故责任过失是犯罪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11重大责任事故罪属于过失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此处的过失,是指应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因疏忽大意而无预见或已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产生此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
过失犯罪担心承担刑事责任了,职务过失犯罪不得担任责任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