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1 11:02:39 149 人看过

1、无人侵害

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遭受损害但是属于无人侵害的话,教育机构侵权责任时适用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比如说,如果一个5岁的幼儿园学生在幼儿园跑步突然摔倒受伤了,那么此时由教育机构承担责任,推定教育机构有过错,如果幼儿园能够证明自己没有错,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证明不了,仍需承担责任。

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遭受损害时属于无人侵害的话,教育机构承担过错责任。也就是需要受害人一方证明教育机构有过错,能够证明教育机构有过错,则教育机构承担相应责任。

2、有人侵害

(一)被学生侵害

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遭受来自自己同学的侵害,那么此时由学生的家长需要承担监护人责任以及学校由于监管不力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两者在承担责任时为按份责任。

(二)被教育机构工作人员侵害

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遭受了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侵害,比如说来自教职工的体罚、性侵、心理打击等。那么由教育机构承担责任,而此时教育机构承担责任为作为用人者的替代责任。

(三)被第三人侵害

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遭受来自教育机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的侵害,比如说“10·26重庆女子砍伤儿童事件”。那么此时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教育机构如果存在过错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1: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学校教育相关文章
  • 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包括哪些方面
    一、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包括哪些方面教育机构侵权责任划分为两种: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过错推定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过错责任。二、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讼时效期限侵权责任的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与其他的普通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一样的,并且都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1-18
    131人看过
  • 如何认定教育机构存在侵犯行为的侵权责任
    一、如何认定教育机构存在侵犯行为的侵权责任教育机构责任属于特殊侵权类型。教育机构侵权的案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从主体和对象上分析,哪些机构是教育机构,哪些人是教育机构应当承担监护责任的对象;教育机构责任的承担一般限于学生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且应区分学生是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内的人员人身损害,或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2.从条件上分析,哪些时间和地点教育机构对监护对象有监护责任;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中教育机构的责任时间段在于学生在教育机构学习、生活的期间。3.从过错责任上分析,教育机构在何种过错的情况下承担责任;4.从免责和减轻事由上分析,教育机构在何种情况可以免责、何种情况可以减轻责任。二、如何起诉教育机构1.民事起诉书。2.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法定代理
    2023-06-02
    99人看过
  • 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对被监护人的责任如何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学校虽然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但是由于未成年人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暂时脱离了其监护人的照管看护,而学校和老师对未成年学生有直接的教育看护关系。因此,学生在学校期间遭受损失或造成他人损失,学校和老师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当然这种责任仅限于学校和老师管护学生职责之内以及学校和老师有过错的情形之下,而对于学生脱离学校管护,如放学后离开学校就不是学校所能看管的范围。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承担的责任是补充责任,而不是连带责任,因为学
    2023-05-05
    73人看过
  • 学生被侵权是学校的侵权责任吗?
    一、学生被侵权是学校的侵权责任吗?不一定,学校在一定情形下具有侵权责任。根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1199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校园侵权行为责任承担如何界定?1、直接的责任形态和间接的责任形态。这是侵权责任的最基本的责任形态。这种判断的标准主要是责任是有行为人自己承担,还是有与其有特定关系的相关责任人或与种物件有管领关系的人来承担,如果是前
    2023-06-17
    96人看过
  •  教育机构是否需要为在校学生受伤承担责任?
    儿童人身损害事件中,有关责任人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并行不悖。即便责任人受到刑事处罚,学校等教育机构仍需承担民事责任。常见的儿童人身损害情形包括教职员工殴打儿童和体罚学生,以及儿童对儿童造成的人身损害。同时,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也可能导致儿童人身伤害,但教育机构通常可以免责。由于教育机构的过失导致儿童受到人身损害。如因教育机构的过错致使应该发现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或者发现后未及时采取措施彻底消除而发生儿童伤害事故者。此时,即便有关责任人承担了刑事责任,涉及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竞合,但两种责任并行不悖,不因有关责任人受到刑事处罚而免除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民事责任。2、因教职员的故意造成儿童人身损害。常见的此种情形是教职员工殴打儿童,体罚学生造成人身损害。3、儿童对儿童造成的人身损害。由于未满10岁,许多小孩完全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因此,时常发生一小孩将另一小孩推倒、抓伤,有时甚至于造成另一
    2023-11-12
    445人看过
  • 教育机构需要承担哪些侵权责任
    教育机构所应承担的侵权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若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之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遭受到来自教育机构内部员工之外的人为伤害,则应当由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加害方来承担侵权责任;然而,若教育机构在此过程中存有过错,便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2、若是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被教育机构的员工所侵犯,则教育机构需对此做出相应的法律回应,所承受的责任将被视为雇主的替代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4-08-10
    352人看过
  • 学校对学生教育监管责任是监护责任吗
    从《民法典》对监护的规定来看,对监护人义务的规定相当多,只在《民法典》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在学校对未成年人是否负有监护责任的问题上,不同的利益群体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问题是,社会往往把受害学生或受害他人作为同情对象而忽视学校权益的保护,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这显然是一个法律误区。(一)“学校监护论”的理论缺陷。监护责任“转移说”认为,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家长对学生的监护责任就像接力棒一样完全传交给了学校。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没有依据的。其一,监护主要体现为一种义务,而民事义务的转移要经过义务承受人(学校)的同意,不能以一方的意思表示自由转移。因此监护人不能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将其监护责任转移给他方。其二,未成年人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未成年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流动性大,故让监护责任随未成年人的转移而转移,那么监护就难以维持其稳定性,若未成年人到他人家里做客
    2023-06-19
    125人看过
  •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划分为两种: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过错推定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过错责任。1、教育机构的直接责任,这种责任应当是一种替代责任,因为学生在校园受到人身损害,一般是由于教育机构的具体教职工没有尽到职责,但是,其责任是需要由教育机构来承担的,不能由未尽职责的教职工来承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机构承担的是一种替代责任。2、第三人责任与教育机构的补充责任。在第三人侵权造成学生人身损害时,由第三人承担直接责任,教育机构在这个时候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这种补充责任与经营者未尽安保义务的补充责任是一样的。一、教育机构侵权行为的特征有哪些?(1)侵权行为是一种单方实施的事实行为。侵权行为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发生的,且侵权行
    2023-04-11
    106人看过
  • 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范围
    一、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范围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范围如下:1.责任范围在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及其他教育设施、生活设施中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2.责任期间未成年人在校学习期间,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课间休息时间以及午饭休息期间等,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均负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3.责任区域未成年人的父母等监护人送其到教育机构后,教育机构在特定区域内(学校管辖范围内)和特定时间内(入校门起至出校门止),负有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二、教育机构的责任是怎样的教育机构责任,特殊侵权责任的一种。教育机构对在其机构内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人身损害时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在中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过错推定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
    2023-06-07
    206人看过
  • 在教育机构受伤谁的责任
    一、在教育机构受伤谁的责任在教育机构内受伤,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教育机构需要承担责任。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教育机构需要承担责任。但是,教育机构能够证明自己已经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依法不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二、在教育机构受伤可以到哪里举报在教育机构受伤,可以向当地的教育部门、政府其他职能部门投诉,或者拨打当地投诉电话,向教育局反映情况,以及写信举报,或者登录当地教育局的官网,进行网上投诉。三、在教育机构受伤怎么赔偿在教育机构受伤赔偿可以提出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2024-03-29
    124人看过
  • 在教育机构内受伤的教育机构需要承担责任吗
    1、因教育机构的过失致使儿童遭受人身损害。如因教育机构的过错致使应该发现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或者发现后未及时采取措施彻底消除而发生儿童伤害事故者。此时,即便有关责任人承担了刑事责任,涉及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竞合,但两种责任并行不悖,不因有关责任人受到刑事处罚而免除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民事责任。2、因教职员的故意造成儿童人身损害。常见的此种情形是教职员工殴打儿童,体罚学生造成人身损害。3、儿童对儿童造成的人身损害。由于未满10岁,许多小孩完全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因此,时常发生一小孩将另一小孩推倒、抓伤,有时甚至于造成另一小孩残疾。当然,游戏中也常发生小孩受伤致残的情形。4、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而引起的儿童人身伤害。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育机构既无故意、又无过失,除非法律有例外规定,通常可以免责。一、弃婴入户的全部步骤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收养查找不到
    2023-04-01
    103人看过
  • 学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学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如下:1.无过错责任原则。《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2.过错责任原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二、学校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学校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如下内容:1.适用对象是在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谓其他教育机构,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参加的舞蹈、音乐、外语等专项辅导班等。2.损害行为发生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幼儿同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即在这些单位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时间和地点。3.损害必须是由在这些单位学习、生活的其他无民
    2023-04-25
    164人看过
  • 2024民法典的在教育机构内第三人侵权时的责任分担有什么规定
    一、民法典的在教育机构内第三人侵权时的责任分担有什么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零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二、教育机构侵权责任以受害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为标准区分当受害人
    2023-12-04
    454人看过
  • 教育法规定学校应该对受教育者进行什么样的教育
    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该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一、学生监护人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小学生监护人职责有:1、监护人的职责就是要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抚养、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教育;在被监护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因此,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是监护人的法定义务和职责。2、监护人有义务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并对其民事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有义务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有义务配合学校对其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有义务教育子女不单独外出,不做有危险的活动,如游泳、滑冰、爬山等;有义务将子女的身体异常情况和不正常情绪通报学校,避免发生意外。3、有义务做好子女在脱离学校和家庭期间,
    2023-03-26
    441人看过
换一批
#办事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学校教育是一种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它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等。... 更多>

    #学校教育
    相关咨询
    • 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2-08
      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形式包括直接担责和承担补充责任。 具体而言,教育机构的直接责任,这种责任应当是一种替代责任,因为学生在校园受到人身损害,一般是由于教育机构的具体教职工没有尽到职责。 但是,其责任是需要由教育机构来承担的,不能由未尽职责的教职工来承担。 第三人责任与教育机构的补充责任。在第三人侵权造成学生人身损害时,由第三人承担直接责任,教育机构在这个时候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 教育机构侵权第三人的责任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28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教育机构的过错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侵权法是怎么规定学校侵权责任的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20
      侵权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 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22
      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是:如果教育机构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是由第三人造成损害的,教育机构仅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 教育机构侵权学校上诉状该怎么起草呢?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9
      上诉人:(填写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住址,因何案羁押于何处) 被上诉人:(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或被告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原告人或被告人,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则不列被上诉人)(姓名等基本情况) 上诉人一案,人民法院年月日(年度)字第号刑事,现因不服该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写明上诉人不服原审裁判,要求第二审人民法院部分或全部撤销原裁判,或者要求变更原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