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损害赔偿案件中的不真正连带债务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22:30:37 235 人看过

一、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含义和特征

不真正连带责任被认为是补充赔偿责任的理论基础,是指数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对于债权人负以同一给付为标的之数个债务,依一债务人之完全履行,他债务因目的之达到而消灭之法律关系①。

不真正连带债务在我国现行的民法领域尚无明文规定,但司法实践中需要运用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作为处理案件依据的情况日益增多,尤其是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表现最为突出,试举一案例进行初步分析:

钱某乘坐客运公司大巴返乡途中,李某驾驶大货车因超速与大巴追尾,钱某在事故中受伤,交警认定李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本案中,钱某与客运公司之间是客运服务合同关系,与李某之间是侵权法律关系,受伤后的钱某采取何种诉讼途径及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将对钱某的权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理论上,钱某有权选择同时起诉客运公司及李某或分别起诉客运公司和李某。如果钱某分别起诉客运公司和李某,极有可能得到两个胜诉的判决,获得双重赔偿。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民事赔偿适用的救济原则为填平损失,如一种损害获得两次以上赔偿,则构成不当得利。在两个判决都完全执行的情况下,其中钱某获得的一次赔偿所得应作为不当得利返还给对方,将哪一次获得的赔偿作为不当得利返还,这必然会在多个债务人之间产生纠纷,在处理不当时,极有可能会违反民法的公平原则。

那么钱某能不能因不同的法律关系先后分别起诉不同的债务人,在司法实践中由法院先审一案,中止另一案的审理呢?笔者认为,在不真正连带债务纠纷案件中,债权人丧失对其中一个债务人请求权的条件是其利益得到全部填补,如果将其中一案中止,债权人在另案中胜诉与否的结果不一定能成为该案审理的依据,如果债权人在另案中败诉,该案可以恢复审理,如胜诉,该案不能恢复审理,但胜诉裁判存在有可能无法执行的风险,如果胜诉案件的债务人无法履行法院判决,那么债权人的权利仍未实现,此时如果不能再恢复审理,债权人的利益就受到了损害。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要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没有理由予以限制,更不能在债权人先择一起诉后再起诉其他债务人时,以丧失诉权等为由不予受理或予以驳回。

笔者认为,在此类损害赔偿案件中,惟有将数个债务人作为一案中的共同被告,将案件一并处理,更有利于及时、全面地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

由于目前法律对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规定不多,仅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部分法条偶有涉及,因此有必要对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含义和特征作初步探究,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法律的救济作用。

构成不真正连带债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数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对债权人负有不同的债务

不真正连带债务中数个债务的发生原因各不相同,系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发生,既包括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如违约和侵权,也包括性质相同的同类法律关系,如都是基于侵权。

2、债权人对数个债务人均享有分别独立的请求权

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由于各项债务是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分别存在的,债权人对数个债务人均享有分别独立的请求权。

3、数个债务偶然联系在一起

不真正连带债务缺乏共同的目的,各债务人只有各自的单一目的,更没有主观上的相互联系,也就是说,各个债务人之间主观意思上并无联络,也并未共同实施某种行为,或者做出某种约定,数个债务发生密切联系,给付内容的同一,纯属相关的法律关系偶然地发生巧合。

4、数个债务人的给付内容为同一或基本上是相同的,且债务的清偿不分比例、份额。每个债务人均负有全部清偿的义务,而且一旦一个债务人清偿了全部债务,那么债权人的债权就得以全部实现,债权人无权再向其他债务人求偿。

5、在多数情况下不真正连带债务有最终责任人

所谓最终责任人,是指最后真正承担责任的人。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先向债权人偿付的债务人,有权向最终责任人求偿,但这种求偿并不是基于当事人的协议或者比例,而是基于特别的法律关系,因此,这种求偿不同于连带债务中的求偿关系。

二、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连带债务的区别

所谓连带债务,指数人负有同一债务,依当事人的明示意思或法律的规定,对于债权人各负全部给付责任的债务。不真正连带债务和连带债务的区别如下:第一、不真正连带债务中,数个债务的发生原因各不相同,一般多因法规竞合而发生。而连带债务的各债务的发生,通常基于同一原因,如共同合同、共同侵权行为。第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数个债务人之间不具有连带关系,他们只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发生对债权人为同一给付的债务,而连带债务的数个债务人之间通常从一开始就具有连带关系,共同向债权人负担全部给付义务②。第三、连带债务的各债务因有共同的目的,故债务人间发生主观上的关联。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则仅有单一的目的,各债务人间无主观之关联。第四、求偿权不同,连带债务中,一个债务人履行了全部债务,就超过自己应承担份额的部分,债务人享有求偿权;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一个债务人履行了全部债务,也可以向其他债务人求偿,但此种类似求偿之关系,不同于连带债务人基于主观上的关联,它是基于偶然存在于债务人间的个别法律关系③。五、分担份额不同,不真正连带债务中,由于债务人是基于不同的目的与债权人分别发生多个法律关系,各债务人均负全部履行义务,债务人间不存在债务份额的分担;而在连带债务中,因有共同关系,各债务人间必然有确定的债务分担问题。第六、请求权性质不同,就债权人而言,不真正连带债务,债权人所享有的请求权的性质,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同的;而在连带债务,请求权的性质完全相同。

三、不真正连带债务对损害赔偿案件的影响

由于不真正连带债务属于广义的请求权竞合的一种,在当事人进行诉讼时,因选择了其中一个请求权达到目的后,其它请求权因达到目的而消灭。因此在诉讼程序上,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请求权的行使对于债权人权利的实现会产生一定影响。

在上述案例中,钱某作为债权人对两个债务人客运公司和李某均有独立的请求权,如限其择一起诉,则侵犯其诉讼权利且无法律依据。实际上,债权人起诉时为避免遗漏当事人所带来的败诉风险,避免起诉后追加当事人所带来的时间拖延等麻烦,特别是在相关案情尚不明晰时,往往将所涉债务人一并起诉,对此选择,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尊重。因为若择一起诉的债务人诉讼时尚有履行能力,但在裁判生效后丧失履行能力或者被宣告破产,而其他未选择的或撤回诉讼的债务人保有或恢复履行能力时,则债权人合法权益不能得到维护。此时债权人若再行起诉其他债务人,又面临是否已超过诉讼时效等问题。其次,合并审理能够避免就债权人的诉讼请求做出相互矛盾的判决,维护司法权威,提高诉讼效率,避免因债权人先后诉讼,得到两个判决,而获得双重受偿的可能。另外,如某被告不应承担实体责任,法院在审理后可直接判决该被告不承担责任,由最终债务人承担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2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损害赔偿相关文章
  • 最新不真正连带债务举例
    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各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对于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灭,此时数个债务人之间所负的责任即为不真正连带责任。例如,甲委托乙保管一台彩电,乙在保管期间借给丙使用,丙使用时不小心摔毁,这样,乙对甲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与丙对甲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即构成不真正连带责任。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发生原因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发生原因具有偶然联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不真正连带责任中数个债务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由此产生数个各不相同的法律关系,各个原因和各个法律关系间互不依存,具有独立性。这里所说的各不相同的法律关系,既包括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如侵权和违约,也包括性质相同的不同法律关系,如数个独立合同的违约,或者数个行为的性质不同的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害。其次,这些原因是偶然联系在一起的,事先并无共同的约定或者共同的意思联络,不存在共同
    2023-03-10
    313人看过
  • 不真正连带债务是如何定义的
    一、不真正连带债务是如何定义的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指多个债务人就各自立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同一内容的给付,各自独立地对债权人负全部履行的义务,并因债务人的履行而因其使全体债务人的债务归于消灭的债务。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既能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充分实现债权,又能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免受连带债务重负。二、不真正连带债务效力不真正连带债务对外效力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对外效力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效果。1.债务原因各不相同,债务可因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不当得利等引起,即债务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关系而产生,而连带债务一般基于共同的原因产生。2.各债务系偶然间发生联系,债务人主观上并无关联,若债务相互间必然联系,则债务人具有共同的意思联络,形成共同侵权、共同违约等,各债务人之间承担的是连带债务而不存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一说。3.给付内容相同,但各债务人给付的数额往往不同,而连带债务给付的内容
    2023-10-23
    59人看过
  • 在校生实习受损害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在校实习生不能和实习单位之间形成事实或法律上的劳动关系,实习期间因职务受到伤害不应以工伤论,可参照雇员职务受害责任的有关法律处理。根据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法律意义上的实习基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实习人员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单位通过实践进行一定的专业训练,如律师、医师、专利代理人等。另一种是实习人员出于教学需要在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行为,如在校学生按教学计划规定进行的生产实习、临床实习、教学实习等。这种情况又有两种情形:一是实习人员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在这种情形下就可以推定实习人员放弃了学校在实习期内对实习人员的照管,学校不应该成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实习人员伤害的承担可参照雇员职务受害责任的有关法律处理。二是在校生实习。在校生实习期间受伤,实习单位和学校应如何承担责任,后面将详细阐述。在现实中还有一种特殊情况的实习,即学生已经正式毕业,但尚未正式就业,而在一些单位实习。目
    2023-06-07
    217人看过
  • 真正连带债务当事人的确定
    真正连带债务当事人怎么确定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连带责任】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一百七十八条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n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n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2022-11-10
    162人看过
  • 不真正连带债务具体有什么构成要件
    不真正连带债务具体的构成要件:1、多个债务须是基于不同原因而产生的。2、债权人对数个债务人均享有独立的请求权。3、数个债务人的给付内容为同一。4、数个债务偶然联系在一起。一、吸收犯和牵连犯区别是什么?(1)牵连犯的数行为触犯的是不同的罪名,吸收犯的数行为触犯的是相同的罪名。(2)牵连犯的数行为之间是牵连关系,是罪的吸收,所吸收之罪仍独立存在。吸收犯数行为间是吸收关系,所吸收之罪不再存在。(3)牵连犯的数行为表现为手段行为、目的行为和结果行为,吸收犯的数行为表现为预备行为、未遂行为、实行行为、中止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等。(4)牵连犯数行为的故意不是同一的,吸收犯数行为的故意是同一的。(5)牵连犯的数行为侵犯的直接客体必然是不同的,也不必作用于同一具体的犯罪对象,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侵犯同一或相同的直接客体,并且指向同一的具体犯罪对象。(6)牵连犯虽然是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犯罪
    2023-03-12
    212人看过
  • 不真正连带债务能否内部求偿的债务制度是什么?
    一、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基本含义我国台湾民法学泰斗史尚宽先生认为:“不真正连带之债(德语,UnechteSolidaritat,UnechteGesmtschld),谓数债务人基于不同发生的原因,对于债务人负以同一给付为标的之数个债务,依一债务人之完全履行,其他债务人的债务因债权人目的之达到而消灭之法律关系。属于广义请求权并存之一种。”我国著名民法学者杨立新亦认为:“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指多数债务人就基于不同发生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同一内容的给付,各负全部履行的义务,并因债务人之一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人的债务均归于消灭的债务。不真正连带债务不履行的后果,就是不真正连带责任。”其他学者如王利明、孔祥俊等亦持相仿观点。二、法律特征:1、数个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对同一债权人负有依不同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数个债务。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当事人之间所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即不同,因而债务人所负的债务亦不同。例如,乙承租
    2023-03-20
    256人看过
  • 连带债务在雇员人身损害赔偿中的实际应用
    雇员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确认和承担——谈不真正连带债务的适用俞志银〖案情〗原告:陈利金(被上诉人)被告:林均旺(上诉人)被告:福建省漳平市象湖半华村民委员会(被上诉人)2002年9月,漳平市象湖半华村为修建一条村林业公路,该村委会与林均旺签订了承包合同,由林均旺承包该村林业公路建设工程。2002年9月18日,陈利金受村委会的指派,到石钟砻(地名)指报道路界线,上午10时许,林均旺雇佣的挖掘机驾驶员在作业时,将一棵野梨树推倒,砸到陈利金的颜面部,陈利金受伤正欲跑开,又被挖掘机铲下的大石头压伤,造成陈利金身体多处部位骨折。后经医院治疗,仍给陈利金留下伤残。为此,陈利金以村委会与林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村委会与林均旺赔偿医疗费等各项损失计56798.69元,扣除二被告已支付28600元,二被告应再支付原告人民币28198.69元,并赔偿其精神抚慰金5000元。〖判决〗福建省漳平市人民法院经审
    2023-07-02
    401人看过
  • 探究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要素是什么?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构成条件如下:1、数个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对债权人负有债务;2、债权人对于数个债务人均享有分别独立的请求权;3、数个债务偶然联系在一起;4、数个债务人的给付内容是同一的;5、在多数情况下不真正连带债务有终局责任人。连带债务的情形有哪些?成立要件1、债务人是两个以上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连带债务人必须同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是具有平等民事法律地位的民事主体。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连带债务的主体资格。在连带债务的产生原因中,有意定原因和法定原因两种。在意定之债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设立债的关系的主体资格,不能成为连带债务人。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虽可以订立同自己意识相符的债,但这些债的关系比较简单,而且标的额也不大。而连带之债属于债权债务关系十分复杂的债,根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意识发育水平是没有资格设立这种债的。在法定之
    2023-07-06
    372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刑事案件中的争议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不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在公安阶段检察院阶段法院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如果想让被害人出谅解书,愿意与被害人调解和解,那么这个时候被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简单点儿说就是私了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公了不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民法侵权能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时候,被侵权人可以请求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23-07-19
    120人看过
  • 浅谈连带之债案件的执行
    在执行实践中,连带之债案件的执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予重视。一、连带之债案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盲目执行,影响办案效率。在执行方法上,将连带之债案件等同于一般简单的债务纠纷案件,没有注意考虑连带之债案件的自身特点。如在因个人合伙方面发生的连带之债案件执行中,有的执行人员不理会债务的承担一般都有约定的特点,仅仅从各责任人都有全部清偿责任出发,采取与执行简单的债务纠纷相同的方法,盯着一个连带责任人紧抓不放,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视野狭窄,造成工作被动,效率不高。在执行对象上,急功近利,缺乏具体目标。比如在因担保而发生的连带之债案件中,即使被保证人有实际履行能力,但执行人员看到保证人比较容易执行,便舍难求易,吃软不吃硬,执行保证人结案。单单从具体的个案上看,案件顺利得以执结,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样做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司法权的强制力,淡化主债务人的法律意识,从国家法治的长远利益考虑,实质
    2023-06-13
    430人看过
  • 不真正连带债务诉讼时效中断的期限是多久
    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时效中断的期限是两年。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各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对于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灭,此时数个债务人之间所负的责任即为不真正连带责任。一、不真正连带责任到底是指什么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各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对于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灭,此时数个债务人之间所负的责任即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比如在产品责任中,生产者和销售者就属于不真正连带责任,受害人可以找销售者承担责任,也可以找生产者承担责任,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对方进行追偿。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基本含义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基本含义是多个债务人基于不同原因发生了同一内容的给付,各自负担全部履行义务,债务人之一履行完毕后全体债务人的债务均归于消灭。本质特性有:1、债务产生原因不相同;2、给
    2023-03-08
    343人看过
  • 不真正连带债务纠纷有什么类型
    司法实践中常发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纠纷主要有下列类型:(一)因一人侵权行为与他人债务不履行竞合而产生例如,某甲将自己的手包(内装项链等)交乙保管,乙因不慎,致包被丙所窃,乙因无法返还保管物,对甲负债务不履行之责任,丙因盗窃保管物负侵权责任,二者构成不真正连带债务。此种情况下,需分析各债务人主观过错程度及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在此种情况下的债务不履行必为疏忽大意的过失,而侵权行为则出现故意、过失两种情况,如盗窃、故意毁坏等。在故意的情况下,因主观恶性远大于债务不履行。又因故意侵权的损害结果与损害行为有必然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债之不履行(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则有偶然的和间接的联系。故此,故意侵权的侵权行为债务人为终局责任人。在过失的情况下,因其主观恶性与债务不履行相近,具有同等过错。因此,债务人之间对损害有同等的责任,无终局责任人。(二)合同上的债务竞合例如,张某的母羊丢失,多次寻找不见,
    2023-05-02
    165人看过
  • 不真正连带债务有哪些特征表现
    一、不真正连带债务有哪些特征表现不真正连带债务有哪些特征表现1.债务原因不同;2.债务是偶然联系的,债务人主观上没有联系;3.支付内容相同,但债务人支付的金额往往不同,连带债务支付的内容和金额相同,如共同侵权人的侵权责任;4.债务人承担独立的清偿义务。连带债务,是指具有连带关系的多数债务人所承担的债务。根据连带债务,任何一个连带债务人都有义务向债权人履行全部义务。经债务人中一人作出全部履行后,债即消灭。二、承担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情形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常见种类有:1.一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与他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发生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2.数个独立的侵权行为因偶然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3.一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与他人的侵权行为发生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4.因合同上约定的损害赔偿债务与其他债务不履行行为或侵权行为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5.合同上的债务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2023-09-03
    286人看过
  • 不真正连带债务需要满足哪些构成要件
    构成不真正连带责任,需遵循如下要素条件:首先,各项债务必须源于各自独立的原因造成;其次,各债权人都应享有针对各个债务人的个别独立求偿权利;再次,若干债务人的给付义务具有相同或重叠的内容;此外,各债务间的关联关系应属偶然,绝非必然;最后,在大部分状况下,应有最终责任方承担赔偿责任。在不真正连带责任关系中,鉴于每笔债务皆因独立的事件而产生并各自存在,因此各债权人有权就其相对于每位债务人所产生的债务主张个别分离且单独的求偿权。《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九条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务人未履行的份额范围内向其追偿,并相应地享有债权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其他连带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可以向该债务人主张。
    2024-08-11
    364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那个不真正连带债务若干程序问题探析的事?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1
      关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本质,通常认为,不真正连带债务是广义请求权竞合(或广义请求权并存)的一种。也有观点认为,不真正连带债务就是广义请求权竞合。还有观点认为,不真正连带债务发生纯系因相关法律关系偶然竞合所致。债权与债务是针对不同主体而言的,债权与债务之间,以及请求权与债务之间既不存在种属关系,也不存在等同关系。第一种观点主张不真正连带债务是广义请求权竞合的一种,认为广义请求权竞合与不真正连带债务存在
    • 连带债务与不真正连带如何区别?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2-07
      1、债务发生的原因不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数个债务的发生原因各不相同,一般是由相关的法律关系竞合而产生。而连带债务的各债务的发生,通常基于同一原因,如基于同一合同约定,或基于共同侵权行为。 2、主观目的不同。 3、法律效力不同。 4、法律要求不同。 5、债务人的责任分担不同。
    • 不真正的债务引起的不真正连带之债纠纷案件中如何认定双方事实关系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3
      1、债务原因各不相同,债务可因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不当得利等引起,即债务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关系而产生,而连带债务一般基于共同的原因产生。2、各债务系偶然间发生联系,债务人主观上并无关联,若债务相互间必然联系,则债务人具有共同的意思联络,形成共同侵权、共同违约等,各债务人之间承担的是连带债务而不存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一说。3、给付内容相同,但各债务人给付的数额往往不同,而连带债务给付的内容和数额都是相同的
    • 不真正连带债务怎么形成?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类型有哪些?有哪些类型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不真正连带债务怎么形成?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类型有:(一)因违约行为与侵权行为竞合而生。这类案例最为常见,文初题即是,再如寄存财物被盗、托运物品途遇交通事故被毁、入住宾馆被害。(二)因合同上的债务竞合而生。如甲的牛走失,多次寻找不见,甲便与乙、丙分别订立了两份寻牛合同。基于这两份合同,乙、丙对甲各负寻找走失牛的债务,乙、丙分别因两个独立的合同而承担不真正连带债务。(三)因合同上的赔偿债务与他人侵权之债
    • 不真正连带债务可不可以内部求偿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2
      不真正连带债务肇端于德国,后来被法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继受.这种制度虽然与连带债务有着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但通过分析其概念、效力和内部求偿之法律依据,可以发现,它其实是不同与连带债务的一种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这种制度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有鉴于此,有必要在我国相关立法中以明确条款规定不真正连带债务,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这种制度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