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婚生孩子再婚怎么办准生证手续
未婚生孩子再婚不用准生证。
准生证已经废除。目前我国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服务登记需要材料为:
1.证明身份的材料。例如,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结婚证;
2.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二、非婚生子女可以上户口吗
非婚生子女可以上户口。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上户口的权利是一种基本权利,因此非婚生子女也可以上户口。
家长可以先到户籍所在地或者生育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缴纳相关费用,并保存好缴费的收据,然后再上户口。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三、非婚生子女怎么继承遗产
非婚生子可以通过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来继承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二、三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二节 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 第一千零七十一条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n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
再婚生孩子需要什么手续,办准生证需要什么证件
246人看过
-
未婚妈妈怎么给孩子办准生证
152人看过
-
生了孩子未领证,如何办理离婚手续
150人看过
-
未婚生子分手怎么处理,未婚生子孩子归谁
458人看过
-
再婚办理准生证可以隐瞒生过孩子么
337人看过
-
未婚先孕怎么办理孩子的准生证
367人看过
-
未婚生子男女分手未办手续再婚犯法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11涉及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第二十五条规定: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及该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
-
未婚先孕再婚生小孩子怎么办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30因为你这个是属于非法生育孩子,孩子的出生日必须在两人去民政局合法登记结婚日前,并且去计划生育办公室领取准生证,否则就是违法。不管你是不小心还是法盲,反正你想要给孩子上户口就一定要过计划生育办公室这个关口,就必须要罚款,否则孩子就一辈子就是黑户口,不能享受国家给予的政策享受,比如免费打预防针,日后报名上学也是问题。 罚款的标准是,以两个人年收入高的那方为准线,三至六倍的罚款,就高不就低,也就是不考虑
-
准生证怎么办理?再婚需要什么手续?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5以下是对于再婚怎么办理准生证流程的回答,希望帮到你。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女方为初育的须年满二十五周岁,女方为再育的须年满三十,符合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条件,申请生育二胎的育龄夫妻应当在妊娠前到女方户籍所在地申请《生育证》,如果一方是离婚的还需要带之前的离婚协议或离婚证书,如果双方均有子女,相当要第三个孩子,不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没有办理准生证的权利
-
再婚家庭的孩子怎么办理准生证?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7一、本人申请,并填写《生育一孩申请表》(必须钢笔填写);二、夫妻双方必须到街道办事处、区、县(市)计划生育学校参加新婚和优生优育知识培训,领取结业证;三、夫妻双方所在村(居)委会或单位在《生育一孩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加计生办公章;(男方单位必须签署如下意见:XX同志,系初婚未生育,未领养过小孩,同意生育计划内一胎)四、申请人携以下证明、证件,报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审批:1、双方身份证2、双方
-
办理再婚准生证需要什么手续,夫妻双方各有孩子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09再婚,一方生育两个子女而另一方未生育过的,可经过申请,办理准生证,再生育一个孩子。例如:《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四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禁止违法生育、非法收养,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和病残婴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民计划生育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第十五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