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国家基本粮田用途政策
我国现行的法律并没有农村人口口粮田的规定。口粮田指的是两田制的一种。两田制发起于山东平度农村,是将承包地分成口粮田和责任田。口粮田按人口平分,一般是每人0.4-0.6亩,只负担农业税;责任田按人口及按劳分配。或者以村委会名义进行招标承包,除了负担农业税,还要缴纳一定的承包费。
这种制度给地方政府较大的土地支配权,损害了不少地区农民的利益。1997年以后,中央政府不允许两田制的存在,地方政府逐渐收敛了两田制的推广。两田制在向全国推广过程中,由原来农民自愿实施,变成了强制推进,变成纯粹向农民征收更多承包费。
《民法典》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国家政策改变是指在政策评估与监测所获得的有关政策执行的效果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政策调整的原因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即政策环境及政策问题酉身的发展变化。主观原因是指人们对政策问题、政策方案、政策环境等认识的深化。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法[2018]1号)第3条要求:“妥善认定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效力,对有关政府违反承诺,特别是仅因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原因违约、毁约的,依法支持企业的合理诉求。妥善审理因政府规则调整、政策变化引发的民商事、行政纠纷案件,对于确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导致当事人签订的民商事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法支持当事人解除合同的请求。对于当事人请求返还已经支付的国有主体使用权出让金、投资款、租金或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依法予以支持。对企业家财产被征收征用的,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公平合理的补偿”。
所以,国家政策改变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
-
基本农田改变用途要哪些手续办理
278人看过
-
农民种田粮补政策
451人看过
-
口粮田的最新政策
435人看过
-
基本农田建大棚新政策
50人看过
-
土地用途变更:基本农田转为一般农田的手续
165人看过
-
户口本改名字国家政策规定
315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深圳基本农田改造政策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2地方政府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不得涉及基本农田布局调整,应当严格执行。该部要求各地在划定基本农田过程中,要依据《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规定严格执行;同时,严禁借基本农田划定之名,为城镇发展或建设占用需要,未经批准修改规划,擅自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应予保留的耕地划出;严禁地方借机随意调整基本农田布局。
-
我国基本农田的租用及补偿政策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15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对于基本农田征收土地,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其中,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应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则应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则是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每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
-
基本农田承包地的土地用途可以改变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7基本农田承包地的土地用途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你建鸡舍养鸡是不可以的。 但你所述的地是开荒地,或者是承包的山地等等情况是可以的。(但国家有强制性规定不能更改土地用途的规定除外,比如森林等) 根据国土资发[2007]220号文件规定,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的规划布局和选址,应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占有基本农田。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
-
国家养殖饲业基本国家政策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03根据《国家养殖补贴政策》政府对于企业或者个人申报的购进数量及品种进行补贴或者贷款优惠,国家养殖政策如下: 1、养羊补贴标准:300-499只规模补贴15万。500-699只规模补贴25万。700-999只规模补贴35万。1000只以上规模补贴50万。 2、养牛补贴标准:养殖奶牛300-499头规模补贴80万。500头-999头规模补贴130万。1000头以上规模补贴170万。养殖肉牛100-299
-
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0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五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