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是指因不符合法定形式或取得的程序违法而不具有可采性的证据材料。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主要是指:
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7种证据以外的证据形式;
2、法定人员以外的人非法收取的证据材料。例如,商场保安人员主持的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
3、非经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例如非法搜查、扣押的物品,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法取得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的供述、陈述和证言;
4、未经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出示并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
我国证据的合法性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证据必须具有合法形式。
2、证据必须是由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和运用。
3、证据必须有合法的来源。
4、证据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以上对证据合法性的阐述是论述证据能力所必要的,即一件事实要成为刑事司法中定案的根据须具备相应条件经过一定的程序加以认定,否则不能成为法院定案的依据。
我国宪法、法律中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规范。
我国宪法第37条、38条和40条分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身自由、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特别是国家机关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予以剥夺和限制。我国刑事诉讼法根据宪法精神作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刑诉法第43条规定(新刑诉法第50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我国刑法第247条还规定了相应的制裁措施:“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规定定罪处罚。”遗憾的是,法律虽然明确禁止非法取证行为,但是对于非法取得的证据的效力并没有明确作出规定。
-
哪些证据属于非法证据
404人看过
-
如何判断民间借贷是否属于非法集资?
196人看过
-
诱供属于非法证据吗
389人看过
-
如何判断一个融资行为是否属于非法集资?
369人看过
-
非法取得的非法证据都属于非法取得的证据吗
339人看过
-
是否属于监察委员会管辖:关于非法拘禁案的判断
30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怎么判断是否属于非法集资,如何判断是否属于非法集资,有哪些方法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3判断是否属于非法集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鉴别,防范投资风险。首先可以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来判断回报率是否过高,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根据相关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可作为判断回报是否过高的参考。其次,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是否有国家规定的股权交易场所等,如果不具备发
-
于于证据三性判断是怎么样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6证据被誉为“诉讼之王”。认定事实应从证据三性入手,从形式和实质两方面判断,以利于正确适用法律。 一、合法性判断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 1、证据形式应当符合诉讼法的法定分类。 2、取证主体要适格,取证方法和程序要合法。 二、真实性判断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1、利害关系规则。如果证据与结果或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通常会影响
-
私募基金违法吗?如何判断是否属于非法集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8-23私募基金不违法。财浪投资教你如何辨别私募基金和非法集资: 1、根据募资方式判断:通常而言,非法集资是面向社会大众,私募基金针对的是特定的个体。 2、根据资金所有权关系判断:如果是非法集资,在办理委托手续时,资金的所有权会发生转变,因此大家要注意,如果发生资金从投资者账户转移到集资方账户,且出现所有权的转移,就可能属于非法集资。
-
怎么判断是否属于网络侵权2022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51.网络侵权须是侵权行为人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2.网络侵权须是以网络为媒介,或是与网络有着直接的关系网络侵权之侵权行为发生在网络这一虚拟媒介 3.网络的空间中,然而,其危害结果却直接或间接的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网络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其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4.该种侵权行为也是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 如果对方构成侵权,你可以在收集证据后向人民法院起诉。
-
非法取得的非法证据都属于非法取得的证据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06伪证不是非法取得证据。伪证是案件当事人主动提供的,而不是办案人员试图获得的,自然不是非法获得证据。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