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名顶替工作查出来什么罪?
可能构成诈骗罪。对诈骗罪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在很多偏远地区,这种顶替参加工作的思想仍然存在,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从事的一些行为,应该以历史的眼光进行考量,不宜片面理解认定为犯罪。
名顶替上班一般不会判刑,但是劳动合同无效。冒名顶替他人上班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存在欺诈,劳动合同应当无效。但是劳动者如付出劳动,应当支付劳动报酬。
二、冒名顶替的婚姻是无效婚姻吗?
婚姻双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构进行结婚登记。如果被人顶替结婚,这种行为虽蒙骗了婚姻登记机构,但婚姻登记是存在瑕疵的。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撤销结婚登记的,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一年之内,可以主张撤销的诉讼请求。
因此,婚姻缔结是大事,结婚要求是两个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受任何人干涉。无效的婚姻包括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前者为自始当然无效,后者则需经诉讼程序,从宣告撤销起丧失婚姻的效力。冒名顶替结婚,婚姻登记行政行为存在瑕疵,依法予以撤销。对当事人在婚姻登记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情形,尤其是被他人冒名登记结婚的情形,申请人可通过行政诉讼途径由法院来审查民政机构婚姻登记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三、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侵犯对象是他人接受的教育,工作、待遇的权利。冒名顶替是一种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不论是在被冒名者不知情的状态下冒名者侵害被冒名者的入学、入职权利,还是被冒名者与冒名者串通进行冒名顶替行为。
(二)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通过假冒他人的姓名,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档案、户籍等代他人或窃取他人的利益,享受他人应当接受的教育及取得的学籍,工作,身份及待遇。如:获取被冒名人已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三个方面的特定资格。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要是掌握教学,学籍管理,户口管理的相关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冒名顶替工作会构成诈骗罪,要追究刑事责任,冒名顶替而缔结的婚姻是无效婚姻,办理婚姻登记手续时,婚姻双方的当事人必须携带相关材料,亲自到婚姻登记机构办理。如果存在冒名顶替结婚的情况,该婚姻登记是无效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撤销婚姻登记。
-
我国什么叫冒名顶替罪?
250人看过
-
冒名顶替会认定为什么罪
197人看过
-
怎么判定冒名顶替罪
471人看过
-
构成冒名顶替罪什么意思?
256人看过
-
冒名顶替参加工作如何定性
405人看过
-
冒名顶替可能涉嫌什么罪
425人看过
-
什么是冒名顶替罪,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08冒名顶替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新罪。《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取代他人取得的高等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的,按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第一次冒名顶替罪入刑,进一步维护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取代他人取得的高等教育入学资格
-
冒名顶替作假证明犯罪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而通过冒名顶替作虚假证明等方式帮助犯罪分子逃脱法律制裁的行为已经涉嫌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
冒名顶替工作违反劳动法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01、冒名顶替上班是违反劳动法的,属于欺诈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冒名顶替会成为是什么罪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3冒名顶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时有发生,冒名顶替的有的是同车的证人,冒名顶替经常涉及到伪证罪以及包庇罪两种罪名。 1、《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的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2、《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的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湮灭
-
冒名顶替工作是什么罪,法律上的具体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14冒名顶替工作的,一般是会构成冒名顶替罪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行为人实施了冒名顶替他人上班的行为的,此时是属于我国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此时即使是和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的,也会是被认定为劳动合同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