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监外执行的程序: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
2、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应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报主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
3、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批准的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
一、哪些人可以监外执行
(一)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监外执行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要具备以下任何一种条件,就可以申请暂于监外执行:
1、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严重疾病不能是自残自伤的罪犯,而且如果保外就医时可能有社会危险性,则不得保外就医。
2、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
3、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此外,对于第一种情况,即罪犯犯有严重疾病的情况,需要由医院开具证明文件,此文件的开具单位必须是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通过对这些证明文件的审批通过,方可交予监外执行。当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规定的,还应当及时收监执行。
二、监外执行由哪个部门执行
1、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执行机关应当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严格管理监督。对于服刑中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原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服刑改造的情况通报负责监外执行的公安机关,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管理监督: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告知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必须接受监督改造并遵守有关的规定。
2、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及时收监。对于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裁定的同时决定对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该罪犯的收监,应当由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通知人民法院将该罪犯依法交付执行。如果罪犯是在执行过程中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监狱等执行机关收监。暂予监外执行过程中罪犯刑期届满的,应当由原关押监狱等执行机关办理释放手续。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原关押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
-
监外执行申请流程,监外执行申请最长多
223人看过
-
有过一次监外执行还能申请监外执行吗?
429人看过
-
暂予监外执行居住地会指定吗,怎么申请监外执行?
306人看过
-
什么是暂予监外执行,监外执行应该如何申请
127人看过
-
拘役能否申请监外执行?申请监外执行多久能办下来?
204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监外执行?申请监外执行程序有哪些?
482人看过
监外执行,一般指的是由于犯罪人具有法律所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况而暂时变换刑罚执行场地和执行的方式,监外执行是刑罚中的一种执行制度;一般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犯罪人,因为其具有不合适的收监执行的一些特殊原因,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则由... 更多>
-
监外执行申请书怎么写监外执行申请书怎么写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08孕妇监外执行申请的格式如下: 一、申请人的基本身份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二、申请事项,即请求人民法院暂予监外执行; 三、申请事实及理由,即孕妇怀孕在身,因照顾身体不能在监狱执行; 四、申请人的签名。
-
申请缓刑后如何进行监外执行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符合监外执行情形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暂予监外执行。这些情形包括:(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符合第二项规定情形,也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此外,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
-
怀孕监外执行人员申请监外执行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28批准机关应当自收到监狱、看守所提请暂予监外执行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以内作出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在五个工作日以内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送达监狱、看守所,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原判人民法院和罪犯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应当上网公开。不予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在五个工作日以内将不予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送达监狱、看守所。
-
监外执行最多多长时间?怎么申请监外执行呢?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29这个要看具体情形,特别是对因病的,法律没有硬性的强制性规定。 一、《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的监外执行的情形: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二、怀
-
监外执行罪犯要怎样申请管制或监外执行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30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本应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服刑,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形,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刑罚时,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执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