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劳动能力丧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5 09:21:11 193 人看过

通常依据劳动能力丧失持续的时间和丧失的程度双重标准来区分。

1、按持续时间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

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或疾病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使机体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受到暂时的影响,但功能障碍恢复后仍可完成其工作;

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机体在损伤或疾病以后,尽管经过长期治疗,仍未能治愈,而呈顽固性与持久性,以致不能完成其本职工作或需要改变其原有工种。

2、按丧失程度分为:完全丧失和部分丧失:

完全劳动能力丧失:是指不能继续从事本职工作;

部分劳动能力丧失:是指不能从事通常的本职工作,但履行其他较轻工作而无损于健康。

劳动能力丧失的类型有哪些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损伤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或畸形,其受损伤的组织器官完全丧失或存在严重功能障碍而不能执行其应具备的功能,需有特殊的医疗依赖,需完全或大部分护理依赖,离开这种特殊的环境,受害者就会发生死亡或无法生活。例如,植物状态、高位截瘫、重症肌无力等。

(二)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损伤或疾病造成组织器官大部分缺失或明显畸形,使受损器官功能中等度以上障碍,需一般性医疗依赖及有时需要他人帮助,脱离这种环境有可能危及生命。例如偏瘫、中等程度的智力低下、频发性的癫痛等。

《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四条,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三)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9: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扶养相关文章
  • 什么样的情况是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经治疗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况是什么:(1)单肢瘫痪,肌力3级(2)两、三肢瘫痪,肌力4级(3)单手或足部完全瘫痪,肌力2级(4)双手或足部完全瘫痪,肌力3级(2)。慢性中度呼吸困难3。心功能长期处于Ⅱ级4。中度肝功能损害567,矫正视力≤0?05,矫正视力≤0?3.8,双眼矫正视力≤0?2或场半径≤30度,双耳听力损失≥91分贝。符合《职工伤残程度鉴定》5~6级的(1)单肢瘫痪,肌力2级以下(含2级)的(2)双、三肢瘫痪,肌力3级以下(含3级)的(3)双手或双脚全肌肉瘫痪,肌力2级以下(含2级)(4)完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5)中度运动障碍,无肢体瘫痪长期重度呼吸困难
    2023-05-02
    138人看过
  • 丧失劳动能力与伤残等级
    丧失劳动能力与伤残等级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所确定的被扶养人生活费是要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依据,而实务中常常对受害人作伤残鉴定,作劳动能力鉴定的几乎没有,如何根据伤残确定是否丧失劳动能力,目前无确切统一的规定,但工伤评残情形中有一规定可参照适丧失劳动能力与伤残等级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所确定的被扶养人生活费是要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依据,而实务中常常对受害人作伤残鉴定,作劳动能力鉴定的几乎没有,如何根据伤残确定是否丧失劳动能力,目前无确切统一的规定,但工伤评残情形中有一规定可参照适用,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十四条中规定"符合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上述规定中在工伤评残情形下适用,工伤评残和道路交通事故评残的机构不是完全统一,在目前对此无明确规定前提下,只可参照适用.相关文章·工伤职工被鉴定为5级
    2023-06-23
    485人看过
  • 能不能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丧失鉴定标准
    一、交通事故能不能做劳动能力鉴定交通事故中的检验、鉴定的证据在交通事故诉讼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事故责任的认定,还会影响交通事故索赔的数额。在交通事故中,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酒精含量检验、尸体检验、伤残鉴定、痕迹鉴定在评定伤残等级时,一并做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这样可最大程度维护权益。在鉴定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情况下,可以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根据抚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进行计算。二、劳动能力丧失鉴定标准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的伤残鉴定根据时间可分为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和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或疾病致使机体功能障碍,经一段时间的治疗痊愈后,其劳动能力可以恢复;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造成的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治疗仍不能恢复或仅能部分恢复。劳动能力的丧失根据其表现程度一般伤残鉴定可分为四种:(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损伤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或畸形,
    2023-02-28
    132人看过
  • 丧失劳动能力的几种情况
    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4.1.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3)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4)完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5)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4.1.2长期重度呼吸困难。4.1.3心功能长期在Ⅲ级以上。左室疾患左室射血分数≤50%。4.1.4恶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治疗无效。4.1.5各种难以治愈的严重贫血,经治疗后血红蛋白长期低于6克/分升以下(含6克/分升)者。4.1.6全胃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或小肠切除3/4。4.1.7慢性重度肝功能损害。4.1.8不可逆转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期。4.1.9各种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心、脑
    2023-03-17
    209人看过
  • 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是几级
    丧失劳动力分三种:(一)完全丧失劳动力一般一级到四级伤残为完全丧失劳动力如果伤病职工同时符合不同类别疾病三项以上(内含三项)“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条件时,可确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二)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一般五级到六级伤残为大部分丧失劳动力。(三)部分丧失劳动力一般七级到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力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单肢瘫,肌力3级。(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4级(3)单手或单足全肌瘫,肌力2级。(4)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3级。2、长期中度呼吸困难。3、心功能长期在Ⅱ级。4、中度肝功能损害。5、各种疾病造瘘者。6、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7、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3。8、双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半径≤30度。9、双耳听力损失≥91分贝。10、符合《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5
    2023-03-03
    131人看过
  • 劳动能力丧失有几种类型
    分类通常依据劳动能力丧失持续的时间和丧失的程度双重标准来区分。1、按持续时间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①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或疾病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使机体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受到暂时的影响,但功能障碍恢复后仍可完成其工作;②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机体在损伤或疾病以后,尽管经过长期治疗,仍未能治愈,而呈顽固性与持久性,以致不能完成其本职工作或需要改变其原有工种。2、按丧失程度分为:完全丧失和部分丧失:①完全劳动能力丧失:是指不能继续从事本职工作;②部分劳动能力丧失:是指不能从事通常的本职工作,但履行其他较轻工作而无损于健康。相关阅读: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形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3)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4)完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
    2023-04-28
    223人看过
  • 若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则其残疾程度为何?
    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4级以上残疾。相应的赔偿标准如下:职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保持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残疾等级享受残疾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止发放残疾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残疾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那里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完全丧失条件的标准: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3)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4)完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5)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长期重度呼吸困难。恶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治疗无效。各种难以治愈的严重贫血,经治疗后血红蛋白长期低于6克/分升以下(含6克/分升)者
    2023-07-04
    347人看过
  • 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办
    一、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办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l)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3)双手或双足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4)完全性(感觉性、运动性或混合性)失语。(5)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包括由于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或吞咽肌肉麻痹等,造成日常起居活动障碍,但在他人帮助下可以完成。二、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是劳动者由于非因工伤残或因病后,于国家社会保障法规所规定的医疗期满或医疗终结时通过医学检查对伤残失能程度做出判定结论的准则和依据。三、丧失劳动能力申请书该怎么写一、基本情况(一)“申请人”:填写申请鉴定人姓名。(二)“性别”填写“男”或“女”。(三)“出生年月”与二代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号码”填写应一致。(四)“身份证号”
    2021-10-09
    84人看过
  • 面对劳动能力丧失,社保怎么办?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个体参保人如果鉴定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可以按月领取病残津贴,如果是城镇职工,男50女45周岁的,可以办理病退,年龄不足的,办理退职。交不够年限的是可以一次性补交满的,具体的你可以到你做在的社保中心咨询了解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凡有下列情况之一且治疗无效者:1、一眼有或无光感或一侧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出,另一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32°(或半径20°)、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32°(或半径20°)。《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2023-07-06
    177人看过
  • 老人丧失劳动能力证明怎么写
    一、老人丧失劳动能力证明怎么写本人或家属持医院诊断证明及相关病历到街居民科进行登记;街居民科工作人员持本人提供的医院诊断证明、病历及相关的检查资料到区劳动局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进行申报;(按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规定本人不得随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申报)居民科工作人员向当事人反馈初步诊断意见,凡不符合鉴定条件的通知当事人并退回本人提供相关材料;具备鉴定条件的待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通知并准备3张一寸照片。按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安排,本人如实填写丧失劳动能力人员鉴定表。根据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通知,在规定时间内交纳鉴定费。组织鉴定:按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安排,由居民科工作人员带需做劳动能力鉴定的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到区劳动局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鉴定通知,居民科工作人员将鉴定结果通知本人,按区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规定,无论鉴定结果如何不退鉴定费。本标准中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因损伤或疾病造成人体组织
    2023-06-07
    101人看过
  • 丧失劳动能力损害赔偿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鉴定的情况分析。《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第二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
    2023-04-17
    315人看过
  •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误工费规定是什么?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误工费规定是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特点:1、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其损失的误工收入会因人而异。2、计算的依据各不相同。因行业和岗位的不同,以及受害人是否就业的不同,收入方式的不同,对于误工费计算的依据,也是因人而异。3、具有一定的推绎性。一般而言,应当以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前某一时段,能够正常工作、劳动可能取得收入作为参照或者依据。而对于该时段的可能收入,也只能根据一定客观数据,在排除对其收入产生不利或者有利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推算。一、时间计算是怎么样的?1、非持续性的误工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3、受
    2023-04-02
    425人看过
  • 什么是法定情况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应符合以下条件: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极其严重的智能损伤;双眼无光感或只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确的;小肠切除90%;肝切除后原位肝移植;其他。一般一级到四级的残疾是完全丧失劳动力。如果受伤职工同时满足三种以上不同类型疾病(含三种)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则可确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哪些: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3)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4)完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5)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2、长期重度呼吸困难。3、心功能长期在级以上。左室疾患左室射血分数50%。4、恶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治疗无效。5、各种难以治愈的严重贫血,经治疗后血红蛋白长期低于6克/分升以下(含6克/分升)者。6、全胃切
    2023-08-05
    305人看过
  • 老公是因为劳动能力丧失而提出的离婚
    老公丧失了劳动能力能离婚。离婚自由,离婚是双方的权利。如果不能协议离婚,可以提起诉讼离婚。一、两地分居怎样离婚离得婚小三出轨两地分居老公出轨,女方可以与男方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协议离婚需要双方签订离婚协议书,诉讼离婚需要准备相关证据和起诉状到法院起诉。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二款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二、婚后一方残疾了能离婚吗夫妻一方有残疾可以离婚。我国遵循婚姻自由原则,即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夫妻一方有残疾同样可以离婚,可以选择协议离婚或者是诉讼离婚,离婚方式根据当事人的情况来定。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
    2023-06-23
    463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词条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扶养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劳动能力的丧失,劳动能力的丧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怎么分类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4
      劳动能力的丧失是指损伤或疾病所致原有劳动能力的下降或完全丧失。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的时间可分为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和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或疾病致使机体功能障碍,经一段时间的治疗痊愈后,其劳动能力可以恢复;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造成的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治疗仍不能恢复或仅能部分恢复。劳动能力的丧失根据其表现程度一般可分为四种:(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损伤造成人体
    • 丧失劳动能力的判定依据,丧失劳动能力的标准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丧失劳动能力的判定依据4.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XXX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 (3)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4)完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 (5)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XXX长期重度呼吸困难。XXX心功能长期在Ⅲ级以上。左室疾患左室
    • 劳动者确认劳动能力丧失或者部分丧失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5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是享受调岗,而是向企业申请安排适当工作。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一般就是依据工伤伤残等级的5-6级,劳动者可以选择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补发伤残津贴。劳动者也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关系,领取一次性工伤赔偿金。
    • 职工发生事故,丧失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如何进行劳动鉴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6
      职工发生事故,丧失劳动能力需要评残,由职工单位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及历次病、伤、残医院治疗的原始病历。属因工伤残的,需持工伤事故调查报告及有关材料;属职业病的,需待卫生部门授权的职业病防治所(院)提供的诊断资料;属精神病的,需持精神病院的诊断资料;其它情况的,需持有说服力的证明等报劳动鉴定委员会。劳动鉴定委员会将申请及附件材料认真审定,对资料不全或情况不明的不予受理;对符合条件的,统一安排鉴定,
    • 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有哪些??什么样的程度会导致劳动能力全部丧失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23
      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有哪些呢?(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外伤致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损害,造成器官大部分缺失或畸形,伴有轻度功能障碍,生活能够自理,能参加一般性劳动,对医疗等无必须的依赖性。例如一眼缺失、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等。 (二)小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外伤致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损害,造成器官部分缺失或轻度畸形,伴有轻度功能障碍或无功能障碍,无任何医疗依赖。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能参加大多数劳动,对某种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