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审开庭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第二审法院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2.对上诉案件,一般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认定的事实与第一审认定的没有变化,证据充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应当开庭审理。
3.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将传票和通知书分别送达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以及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翻译人员。
4.公开审理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5.开庭审理的案件在合议庭主持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程序进行。通常须经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宣判等阶段。
6.第二审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二、开庭后等待二审法庭判决书需要多久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的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并下判决书。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的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三、二审的新证据包括哪些
二审的新证据包括: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注明证据的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书证应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但需经法院与原件核对无异议后加以注明;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提交视听资料必须真实。
-
合同纠纷庭审时该注意哪些问题
490人看过
-
法官开庭审判时会问哪些问题?
359人看过
-
卖二手房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留意的陷阱
50人看过
-
二审不开庭审理的弊端问题有哪些
106人看过
-
庭审质证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348人看过
-
二审法院审理案件注意哪些问题
172人看过
-
打官司庭审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21打官司庭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法庭秩序和发言技巧。 在庭审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的秩序,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法官主导整个庭审的过程,法官会引导当事人去完成庭审的各个阶段,而当事人所要做的就是配合法官去查明案件的事实。当事人要严格遵守法庭的秩序遵从法官的指引,没有法官的同意不能随意发言,更不能在对方发言的时候突然插话打断对方,因为随意发言或插话都会扰乱法庭秩序,导致庭审无法顺利进行。
-
二手房买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手房买卖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4一、二手房买卖需要注意的问题:1、房屋手续是否齐全房产证是证明房主对房屋享有所有权的惟一凭证,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交易时对买受人来说有得不到房屋的极大风险。房主可能有房产证而将其抵押或转卖,即使现在没有将来办理取得后,房主还可以抵押和转卖。所以最好选择有房产证的房屋进行交易。2、房屋产权是否明晰有些房屋有好多个共有人,如有继承人共有的、有家庭共有的、还有夫妻共有的,对此买受人应当和全部共有人签订房屋买
-
合同纠纷庭审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12合同纠纷庭审应注意以下情况:一是开庭时携带身份证原件,避免法院无法核实身份,导致庭审无法继续。二、携带法院送达的传票,自己的民事诉讼,了解自己的诉求和理由。三是对自己起诉状中的内容需要有证据支持,携带证据的原件,如果没有提交,可能面临败诉风险。第四,注意庭审纪律,按时出庭。第五,如果需要和解,需要有底线。第六,如果涉及合同违约,需要积极准备对方违约的证据和我们催告的证据。
-
取保候审后需开几次庭,开庭时都需要注意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26取保候审后,法院开了庭,后公安局又传唤犯罪嫌疑人,说明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已经由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法院再审理。 法律链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三)由于申请回
-
行政复议一般要开庭审查行政复议审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28行政复议不开庭的,因为只有法院才需要开庭的,但是行政复议需要审查。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