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对于失火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导致死亡3人以上;
2、重伤10人或者死亡、重伤10人以上;
3、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4、烧毁30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50万元以上;
5、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防护林、特种用途林10公顷以上;
6、人员伤亡、烧毁户、直接财产损失虽不足规定数额,但情节严重,使生产、教学、生活受到重大损害的。
二、失火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1、客体要件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
其次,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仅有失火行为,未引起危害后果;
或者危害后果不严重,不构成失火罪,而属一般失火行为。
最后,上述严重后果必须是失火行为所引起,即同失火行为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这一特征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根据。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具有从事某种业务身份的人员,在执行职务中或从事业务过程中过失引起火灾,不构成失火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既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致使火灾发生;
也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由于轻信火灾能够避免,结果发生了火灾。
失火罪不同于放火罪,前者属于过失犯罪,而后者则是故意犯罪。
因而,刑法中对放火罪的处罚自然也就比对失火罪的处罚要重得多。
通过对失火罪的认定,我们发现,如果是因为一些自然灾害从而引发火灾的话,由于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就不能以失火罪论处。
-
刑法对于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既遂量刑标准的最新规定
307人看过
-
最新法院检察院对过失爆炸罪的量刑标准
336人看过
-
法院对于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
234人看过
-
失火罪犯罪既遂的刑法量刑原则
411人看过
-
失火罪既遂量刑标准细分,失火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369人看过
-
法院对构成放火罪既遂该如何量刑
478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法院对于盗窃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最新盗窃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81、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法院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2、法律依据: 1)《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
2017年新刑法失火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31刑法失火罪既遂的判罪标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罪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失火罪既遂判刑最新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7失火罪既遂判刑最新规定: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罪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中国对失火罪既遂的判刑标准?,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01中国对失火罪既遂的判刑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罪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放火罪未遂怎么量刑,最新放火罪未遂的量刑标准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6根据《刑法》114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刑法》114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