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立案登记制与立案审查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16 21:21:28
444 人看过
立案登记制和立案审查制的区别具体如下:
(一)立案审查制的定义立案审查制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法院对诉讼要件进行实质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其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主体资格、法律关系、诉讼请求以及管辖权等。
(二)立案登记制的定义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仅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除了意见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
(三)立案登记制与立案审查制的区别
1、诉讼起点不同。立案审查制下,诉讼起点是法院决定立案时。立案登记制下,诉状提交给法院时,诉讼就开始了。
2、立案条件不同。立案审查制下,各级法院对当事人起诉能否立案的审查尺度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立案登记制下,当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处理。
3、对当事人起诉权的保障不同。立案登记制下,法院一律接收诉状,当事人依法无障碍行使诉权,体现了对当事人起诉权的充分保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立案审查制和立案登记制的区别
269人看过
-
立案登记制与立案审查制的区别是什么,立案登记制有什么特点?
230人看过
-
立案登记制与审查制的区别与联系
240人看过
-
立案登记制和审查制有什么区别
387人看过
-
立案登记制与立案审查制有哪些不同
410人看过
-
立案登记制和立案审查制的区别及其实际应用
28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立案审查制和立案登记制有什么不同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2(一)立案审查制度的定义立案审查制度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法院对诉讼要求进行实质性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其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主体资格、法律关系、诉讼请求和管辖权。(二)立案登记制度的定义立案登记制度是指法院不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实质性审查,只检查形式要求。除意见规定不予登记立案规定不予登记立案外,一律接受,并出具书面凭证。起诉状及相关证据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应当当当场登记立案。(3)立案登记制度
-
立案审查制与立案登记制的定义及两者之间在司法诉讼立案有什么区别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8(一)立案审查制的定义 立案审查制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法院对诉讼要件进行实质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其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主体资格、法律关系、诉讼请求以及管辖权等。 (二)立案登记制的定义 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仅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除了意见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
-
立案登记制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立案审查制度是怎样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7立案登记制:当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处理。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做出决定是否立案登记。立案审查制:法院要对诉讼要件进行实质审查后再决定
-
什么是立案登记制?立案程序是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9立案程序 (一)实行当场登记立案。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实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补正。起诉、自诉和申请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内经补正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登记立案。 (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的
-
哪些案件适用立案登记制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071、有五类案件适用立案登记制。《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第二条规定:登记立案范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登记立案:(一)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二)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诉讼,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