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诉讼中怎么样维护原告的权利
1.确保自己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在提起行政诉讼前,原告应该确保自己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例如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具备合格的原告资格等。如果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可能会导致法院不予受理或者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不利后果。
2.提供充分的证据:在行政诉讼中,证据是至关重要的。原告应该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例如书面证据、证人证言等。如果证据不足,可能会导致原告败诉或者在赔偿金额等方面受到限制。
3.委托律师代理:原告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自己的案件。律师可以帮助原告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提供法律建议和诉讼策略,帮助原告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4.申请保全措施:如果原告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且情况紧急,可以向法院申请保全措施,例如查封、扣押、冻结等。
5.提出上诉:如果原告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上诉可以由原告本人提出,也可以委托律师代理。
二、行政诉讼原告多人撤诉后还能起诉吗
行政诉讼案件原告撤诉后,满足条件的话,可以再行起诉。法院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因同一事实和理由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若事实发生了变化或出现了新的证据,则可以再行起诉。若准许撤诉的决定确有错误,人民法院可以撤销原准予撤诉的决定,对案件重新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
准予撤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原告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准予撤诉的裁定,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
三、行政诉讼原告怎么答辩
被告在法定期限内写出答辩状,原告有权要求看答辩状,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合理期限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对于被告答辨状有不实之处,原告应提供相应证据给法院。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n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
行政诉讼中被告的权益维护
462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是否允许原告撤诉权利
91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遗漏原告,原告该怎么办
85人看过
-
行政诉讼原告的诉讼权利及实现途径
186人看过
-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条件,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规定怎么样
133人看过
-
被告在行政诉讼中起诉,原告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445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原告的诉讼权利有哪些,原告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包括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5原告的诉讼权利包括以下几方面:(1)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2)有选择管辖权的权利,在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均有权管辖行政案件的时候,原告有权选择向其中一任何一个提起诉讼的权利。(3)有申请回避的权利。(4)有利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5)有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的权利。(6)起诉后有放弃、变更或增加诉讼请求的权利。(7)在诉讼中经过法院许可,有权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8)有权提供证据
-
离婚诉讼中的原告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03此外,婚姻解体对夫妻双方、子女均是一种伤害,不存在赢家,此其一;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庭评判的往往是民事纠纷的合法性问题,此为理性评价,民事纠纷的合理性问题往往让位于其次,此为感性的问题,此为其二。而作为当事人,往往注重的是个人主观上的感受。
-
怎样在行政诉讼中维权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十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第九十三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
-
如何认定原告诉讼权利,行政诉讼时原告因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14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指行政诉讼的身份条件,本质上是指起诉人与行政主体的行为或者不作为或者争议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利害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第十二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
-
请问怎样列明行政诉讼中行政上诉的原告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29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第二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选举代表人进行。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代表的当事人有效,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的诉讼请求的,应当经代表的当事人同意。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