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关于依法治国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需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即可实现依法治国
B.依法治国仅要求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机关和官员的权力,而无需约束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C.依法治国要求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应将法律作为主要的、排他性的手段
D.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选项A错误。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坚持科学立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需要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切实做到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最后还需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选项B错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公民在享受权利与自由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合法权利与自由。
选项C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认同“法律万能”的思维偏向,而是主张要全面发挥各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地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和管理。
选项D正确。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关于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社会成员要知法、信法、守法、用法,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社会基础
B.依法治国需要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实践结合起来
C.实现依法治国的首要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快解决公共卫生保障、文化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现实问题
D.依法治国要求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要把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实践结合起来,突出依法治国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不同重点,发挥依法治国在不同时期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在当代中国,工作的重点仍是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以保障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会进一步完善。
3.某市实行电视问政,市领导和政府部门负责人以电视台开设的专门栏目为平台,接受公众质询,以此“治庸问责”,推动政府积极解决市民关心的问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社会主义法治是“治权之治”,电视问政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
B.电视问政体现了高效便民的原则
C.电视问政是“治庸问责”的有效法律手段
D.电视问政有助于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执法为民。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是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等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都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与愿望,为人民群众有效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与保护。“电视问政”关乎民愿,以电视为媒介体现广大人民的情感与要求,是社会监督的一种方式。质询、罢免乃至诉讼等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对于公职人员的监督属于有效的法律手段,电视问政显然不属于法律手段。
4.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执法为民的理念?()
A.某市公安局为派出所民警制作“民警联系牌”,悬挂在社区居民楼入口处,以方便居民联系
B.某省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推进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
C.某县政府通过中介机构以有偿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D.某区法院为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推行“网上立案”、“社区开庭”等措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执法为民。执法为民理念的要求我们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注重理性文明执法,执法切实做到便民利民的方式,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并坚持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政府有义务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府信息,而不是通过有偿方式进行对外公示。故选项C中的做法不符合执法为民的理念。
5.某市检察院运用电子设备双路监控,同步录音录像,监督检察官办案过程,推动理性文明执法。关于理性文明执法,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
B.有助于树立法治的权威
C.有助于实现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双重目标
D.要求执法机关从有利于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讲究执法方法。为此,可突破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要求办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执法为民基本理念。理性文明执法是人民群众对于执法活动的强烈要求。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从有利于人民群众出发实施执法行为,冷静应对处置各种矛盾和冲突,遵守执法程序,讲究执法方式,改善执法态度。但这些改善行为都是要以法律为框架的,不能突破法律规则和程序进行。
6.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
A.某市公安局对年纳税过亿的企业家的人身安全进行重点保护
B.某法官审理一起医疗纠纷案件,主动到医院咨询相关的医学知识,调查纠纷的事实情况,确保案件及时审结
C.某法院审理某官员受贿案件时,考虑到其在工作上有重大贡献,给予从轻处罚
D.某县李法官因家具质量问题与县城商场争执并起诉商场,法院审理后认为无质量问题,判决李法官败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
选项A、C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之一,选项AC均违背了该项原则。
选项B错误。该法官主动咨询相关医学知识,确保案件及时审结体现了司法高效原则。
选项D正确。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法院公正审理,没有因李法官身份特殊而徇私,故其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
7.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服务大局的理念?()
A.某市规定只有本地企业生产的汽车才可申请出租车牌照
B.某省工商局开展为本省旅游岛建设保驾护航的执法大检查活动
C.某县环保局为避免工人失业,未关停污染企业
D.某县法院拒绝受理外地居民起诉本地企业的案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服务大局理念。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局的基本特征,要求认识大局的根本性,坚持大局的统领性,适应大局的历史性和分辨大局的层次性。选项A、D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选项C中的做法也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大局,只顾及到眼前。选项B中“该省工商局开展为本省旅游岛建设的执法检查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各项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符合服务大局的理念。
8.关于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党的领导理念可以追溯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
B.应将党所倡导的政治文明充分体现在对法治实践活动的领导之中
C.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集中体现在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
D.党对法治事业的组织领导,主要是指党在宏观上把握好法治发展和运行的方向,而不是通过组织建设对法治实践活动进行监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
选项A说法正确。党坚持在法治事业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因此,党的领导理念可以追溯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
选项B说法正确。党对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就是要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及时地反映到立法之中,把法治实践活动自觉地纳入到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总体战略部署之中。
选项C说法正确。党的领导在法治事业中集中体现在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
选项D说法错误。党对法治事业的组织领导是实现党的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的必要方式和手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组织构造的重要特色。要加强法治机关党的组织建设,进而在法治实践中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2年)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的系统化的法治意识形态。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识形态属性,下列哪一说法不能成立?()
A.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B.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突破
C.为中国走独特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创造了理论前提
D.是建立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核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解析】选项A说法不能成立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是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始后才遵循的指导思想,而不是新中国成立时。
2.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全面发挥各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地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和管理。关于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B.在评价尺度上,要坚持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C.在法的作用上,要构建党委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纠纷解决机制
D.在法的成效上,要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与统一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核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
【解析】选项C说法错误。在深刻把握社会运行的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用法律手段强化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针对社会管理领域中的重点人群、重点活动、重点区域以及重点行业,建立起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与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社会纠纷的大调解格局和体系。据此可知,这里应为“人民调解”而非“党委调解”。
3.某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时按星座设定招聘条件,称:“处女座、天蝎座不要,摩羯座、天秤座、双鱼座优先。”据招聘单位解释,因处女座和天蝎座的员工个性强势,容易跳槽,故不愿招聘,并认为按星座招录虽涉嫌就业歧视,但目前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对此,应聘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的下列哪一做法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
A.将《劳动法》“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的规定直接适用于本案,形成判例,弥补法律漏洞
B.根据《劳动法》的平等就业原则,对招聘单位进行法治教育,促使其改变歧视性做法
C.应聘者投诉缺乏法律根据,可对其批评教育或不予答复
D.通知招聘方和应聘方参加听证,依据国外相关法律规定或案例,对招聘机构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核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理念。
【解析】选项B正确。“公平正义”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禁止对任何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实行法律上的歧视与不公正的对待。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时按星座设定招聘条件是构成了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属于这是一种就业歧视,也违反了劳动法的平等就业原则。因此,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要求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要求,对招聘单位进行法治教育,促使其改变歧视性做法。
4.关于公平正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人类一切法律都维护公平正义
B.不同的时代秉持相同的正义观
C.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D.严格执法等于实现了公平正义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核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理念。
【解析】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平正义的实际内容及其实现方式和手段具有重要差异,人类社会不存在普适于一切国度、完全相同一致的公平正义的标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既借鉴了人类社会在追求公平正义实践中所形成的某些共同经验,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反映公平正义精神的内容确定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原则,同时又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实际状况出发,对公平正义的含义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诠释,体现了人类文明、理性与中国国情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个体特殊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髙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价值追求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高度统一。
5.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之一,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根据各社区实际居住户数、区域面积大小、管理难度等情况,将社区划分数个网格区域,把党建、维稳、综治、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信访等社会管理工作落实到网格,形成了“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专群结合、各方联动、无缝覆盖”的工作格局,以此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和社会矛盾多元调解机制。关于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创新社会管理,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社会管理创新主要针对社会管理领域的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
B.大调解格局是一种社会矛盾多元调解机制
C.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建立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
D.社区网格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一样,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核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
【解析】选项D说法错误。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不包括社区网络。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司法机关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司法审判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自觉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成效显著。关于法治服务于大局,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服务大局是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B.服务大局是法治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政方针
C.服务大局是把法律作为解决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唯一手段
D.服务大局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属性及重要使命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核服务大局的基本理念。
【解析】选项C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认同“法律万能”的思维偏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论中片面、绝对化的“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区别。法律只是手段之一而非“唯一”手段,要克服过度依赖司法、过多依靠裁判的偏向,把有限的司法资源运用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比如,建立起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与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社会纠纷的大调解格局和体系。
7.某地公安、检察机关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平台“微博”、短信和QQ,提醒“微信”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微友”,以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关于执法机关的上述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A.执法机关通过网络对妇女和网民的合法权益给予特殊保护,目的在于保证社会成员均衡发展
B.执法机关利用网络平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
C.执法机关采取利民措施,寓管理于主动服务之中,体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
D.执法机关从实际出发,主要是为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自己的社会主张和利益诉求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核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理念。
【解析】便民利民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在法治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要在不损害实质性法律利益和不违反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人民群众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各种便利,不断改革和完善各种执法程序和执法手续,科学、合理地设置执法流程,减少当事人成本和诉累。
选项C正确。本题中,公安机关能动履行职责,提醒人们提高警惕,避免不法侵害。反映了执法人员司法机关通过能动的执法与司法,寓管理于主动服务之中,用主动、热情和高效的服务,践行着体现了执法为民的基本理念。
8.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体现为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党中央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作为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
B.党的地方组织决定相关层级司法机关的案件处理
C.司法机关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D.党对国家法治事业的发展作出总体战略部署并推动决策实施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核党的领导在法治事业中的集中体现。
【解析】选项B说法错误。党要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特别是注重维护司法的权威,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故不能以党代司法机关作出案件处理决定。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识形态属性—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159人看过
-
司法考试历年真题之刑法主观题
307人看过
-
司考历年真题解析:法律职业道德多选题
191人看过
-
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真题解析(多选题)
359人看过
-
司法考试真题解析——经济法
337人看过
-
司考历年真题之刑法不定项选择题
92人看过
-
-
美国考试: 历年真题的著作权规定是怎样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10历年真题有著作权。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依法享有著作权。而真题属于作品。
-
合同的效力—司考真题答案解析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5甲、乙之间的下列哪些合同属于有效合同?() A.甲与丙离婚期间,用夫妻共同存款向乙公司购买保险,指定自己为受益人 B.甲将其宅基地抵押给同村外嫁他村的乙用于借款 C.甲将房屋卖给精神病人乙,合同履行后房价上涨 D.甲驾车将流浪精神病人撞死,因查找不到死者亲属,乙民政部门代其与甲达成赔偿协议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合同的效力。 选项A正确。甲、丙夫妻存款属于夫妻共同共有财产。虽然购买
-
夫妻共同债务—司考真题答案解析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06黄某与唐某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约定财产平均分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全部由唐某偿还。经查,黄某以个人名义在婚姻存续期间向刘某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婚房。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刘某只能要求唐某偿还10万元 B.刘某只能要求黄某偿还10万元 C.如黄某偿还了10万元,则有权向唐某追偿10万元 D.如唐某偿还了10万元,则有权向黄某追偿5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B错误。
-
遗弃罪司法考试真题是如何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301.主体: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义务来源不限于亲属法的规定,还包括基于职业、业务所产生的义务、基于法律行为与先前行为产生的义务。例如,孤儿院、养老院、精神病院、医院的管理人员等等。不仅包括不提供经济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等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而且包括对处于危险境地的人不予以救助(如不救助他人生命、身体)的行为(扩大解释)。 2.对象: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3.经被害人有效承诺的遗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