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中有明确规定,该《意见》第10条:“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财物,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84)法办字第112号《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规定的精神处理。”第11条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这是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处理同居财产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
一、如何进行同居财产的分割
同居虽然没有得到法律的承认,但是在一些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同居虽然没有结婚,但他人认为已是夫妻关系,同居期间取得财产应按共同财产分割。同居财产在分割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步骤,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全部财产进行清点和估算。先确定哪些是属于私人财产,哪些是属于共同财产。然后估算出共同财产的价值,并经双方认可。
2、确认每一项财产的产权,即搞清每一项财产应该属于谁。为了共同生活,以及在开始共同生活后,双方会共同购置或拥有一些财产。最常见的有家具、家用电器、房产、汽车、银行存款、股票、期货、债券、艺术品、古董、名贵宠物和花卉等。在共同购置这些财产时,如果双方当时没有做任何约定,从理论上讲,应该这样确认产权:以谁的名义登记、落户的,产权就归谁(如房产、汽车、银行存款、艺术品、古董等)。如果不需要登记的,原则上由谁购买、使用、照顾、保管就归谁。如果是双方共同购买、使用或照顾、保管,而且是不可分割的(如家用电器、家具、宠物等),则应通过协商,决定由一方完整地获得该财产;而另一方则获得相应的价值补偿(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债权、股权、期权、其他财产的所有权、实物等)。不适用上述原则的,则由双方协商解决。
3、对财产进行合理的分割。因为产权所反映的状态,并非为合理或真实的状态,双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产权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分割。
-
同居者分割财产的法律依据是如何的
433人看过
-
离婚财产分割依据哪条法律
283人看过
-
法律依据婚外情怎样分割财产
413人看过
-
法院财产分割依据的原则
96人看过
-
离婚时如何依据法律分割财产?
232人看过
-
民法典财产分割有什么依据?
374人看过
对于当事人双方同居期间所得财产,首先可以依照双方的约定处理。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同居财产一般按共有财产处理。解除同居关系时,当事人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财产的分割方案,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法院会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割。 对于当事人在... 更多>
-
法律依据有哪些关于同居财产分割问题海南在线咨询 2023-01-15同居财产分割一般会按照同居财产来分割。不过在分割财产前,男女双方要先确定,该部分财产是同居双方的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 同居共同财产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未婚同居期间共同财产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分割协议,协议不成可由人民法院进
-
子女分割父母的财产有哪些法律依据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7-15遗产继承的优先顺序为:公证遗嘱>非公证遗嘱>法定继承人其中,如果存在多份公证遗嘱或多份非公证遗嘱时,时间最晚的遗嘱有效。所以,只要父母留了遗嘱或者是在生前做出了财产分割的决定,那么就不存在由法律来判定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了。除非子女能证明父母在做财产分割或留遗嘱时处于以下情况: 1、被迫状况; 2、神志不清楚;才可以起诉遗嘱无效,要求由法定继承人继承。
-
丈夫出轨有哪些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23丈夫出轨的话夫妻共有财产一般也是均等分割的,其实出轨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财产的分割,民法典当中也只是模糊的提到法官应该照顾无过错方,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无过错方可以因对方出轨的这种行为,跟当事人索要一定数额的精神损害赔偿金的。
-
法律依据有哪些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效力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3离婚财产的分割协议,其本身属于离婚协议的一部分。因此,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必须要在办理离婚登记后,经民政部门予以备案,方可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同时,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内容,其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内容应当合法,不能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否则该协议中相应的条款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
2022年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平均分割有哪些法律依据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3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一千零八十七条。前述法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双方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