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具结书签过要开庭才可以判。认罪认罚依旧需要开庭。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辩护人等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具结书有异议怎么处理
1、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其认罪认罚有异议而不签署具结书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1)人民检察院应当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情况,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异议情况如实记录。提起公诉的,应当将该材料与其他案卷材料一并移送人民法院。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认罪认罚有异议而不签署具结书的,不影响从宽处理。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六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下列事项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一)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三)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四)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事项。人民检察院依照前两款规定听取值班律师意见的,应当提前为值班律师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一百七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三)其他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形。
-
认罪认罚具结书是不是要判了
243人看过
-
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可以改吗,相关法律规定
266人看过
-
在检查院签认罪认罚告知书就算,签了认罪认罚吗
155人看过
-
签了认罪认罚告知书,就等于认罪吗对吗
440人看过
-
检察院认罪认罚签了到法院开完庭可以改吗
71人看过
-
认罪书签了就等于认罪了吗
89人看过
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对待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做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纠正其错误行为,以防误入歧途。 预防未成年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唯有凝聚全社会力量,完善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干预、守牢法律底... 更多>
-
认罪认罚具结书可以通过立案侦查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05一般来说,法院在签署结算书后,将酌情从宽处理。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认自己的罪行,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和犯罪没有异议,并签署结算书。根据中国第七十二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其中18岁以下、怀孕妇女、75岁以下的,应当宣告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认罪认罚具结书到底签还是不签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041.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近年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根据法律规定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各阶段,但实践当中主要体现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并据此给与当事人从宽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事实以及其他情节提出精准的量刑建议,经法院审理,量刑建议适当的通常都会采纳。 2.这要区分案件情况进行判断,对于嫌疑人而言签署认罪认罚如果能够提前确定一个理想的刑期,建议积极的去签署,若无法在此阶段落实相
-
结案认罪认罚不签字可以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29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 (三)其他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
-
认罪认罚具结书能签吗,会不会减刑?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9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从宽分为实体上从宽和程序上从简两方面。对认罪认罚案件,属于基层法院所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审判。对于基层法院管辖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在审理当中,被告人对程序适用提出异议的
-
当庭开庭可以处理认罪认罚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13认罪认罚不一定是当庭宣判。一般情况下,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如果是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