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有什么区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2 19:44:25 110 人看过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具体如下:

(1)从认识因素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认识程度有所不同。在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必然性;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假如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还执意为之造成该结果,那么合理的认定是行为人对该结果持希望态度,具有直接故意。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7日 19: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如何才能准确地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分: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7-08
    134人看过
  • 犯罪的故意有哪些类型?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一、犯罪的故意有哪些类型?我国《刑法》第14条第1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根据这一规定,所谓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犯罪的故意是罪过形式之一,是故意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故意犯罪是在故意心理支配下实施的犯罪。犯罪故意包括两个要素,即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实施危害行为的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的要素,才能认定他具有犯罪的故意而构成故意犯罪。犯罪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二者不同之处在于:(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
    2023-04-13
    69人看过
  • 间接故意会比直接故意罪轻吗
    从法律上讲,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都属于故意犯罪。从法律的规定上看,如犯罪杀人罪的只要构成故意犯罪,无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在量刑上没有区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6-14
    292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故意伤害罪是有间接故意的。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一、被判轻伤派出所不愿意批复检察院怎么办?对于构成轻伤的案件,派出所和解后不能不报检察院,轻伤构成犯罪的,检察院仍然可以起诉。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二、酒后致人轻伤如何处罚酗酒伤人致轻伤,涉嫌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致人重伤的,则要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三、殴打他人致心脏病发作死亡如何定性殴打他人致心
    2023-02-10
    458人看过
  • 直接故意的程度怎么区别
    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些条款对特定犯罪主体——未成年人、不完全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设定了法定的从宽处罚原则。之所以对这四类特定主体从宽处罚,原因在于,较其他犯罪主体而言,这四类犯罪主体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特殊状况,导致了其意识或意志能力的减弱。并且,他们的意识或意志能力只是在程度上的减弱,并没有完全丧失,所以,立法只是规定对他们从宽处罚而不是强制性地免除其刑罚。也就是说,由于这四类主体意识或意志能力在程度上的减弱,立法赋予了他们较轻的刑事责任;四类主体的意识或意志能力减弱的事实影响了立法对于他们行为的规范评价。但是,这四类主体以
    2023-06-03
    416人看过
  • 醉驾罪中,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醉驾间接故意的情况:一、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二、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的危害结果。区别:一、认识因素有所不同;二、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三、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四、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杀人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且不反对这种结果的发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和接受态度上不同,直接故意杀人对结果的预见既包括必然发生也包括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只能是预见到结果的可能发生。同时,直接故意杀人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抱有无所谓的放任态度,不积极追求,但也不加防止,而听之任之。另外,从犯罪形态来看,直接故意杀人存在着未遂,而间接故意杀人却不存在未遂。应
    2023-07-23
    51人看过
  •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1、在心理状态上不同。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没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2、在认识因素,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认识程度有所不同。直接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必然性。间接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一、故意杀人如何判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
    2023-03-25
    296人看过
  • 间接故意和打击错误的区别
    间接故意和打击错误二者的不同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一、本质不同(一)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二)打击错误打击错误是事实错误的一种。所谓打击错误,也称打击失误、行为偏差、方法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意欲侵害的某一对象实施侵害行为,由于失误而导致实际侵害对象与其本欲侵害的对象不一致。二、范围不同间接故意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1)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2)为了实现
    2023-06-12
    60人看过
  •  区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从犯罪主观要件出发
    这个素材主要探讨了认识因素、意志因素以及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于故意犯罪的影响。其中,认识因素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而意志因素则包括明知的可能和必然。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于两种故意的定罪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这些结论对于刑事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认识因素存在差异,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而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存在明显差异。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危 害 结 果 发 生 的 主 观 差 异素材1中提到,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危害结果在犯
    2023-09-16
    327人看过
  • 直接投资是什么意思,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一、直接投资是什么意思直接投资的意思是投资者直接开厂设店从事经营,或者投资购买企业相当数量的股份,从而对该企业具有经营上的控制权的投资方式。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永久利益意味着直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并对企业经营管理施加相当大的影响。直接投资可以采取在国外直接建成分支企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股权的形式。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如下:1.直接投资离不开间接投资,而间接投资是直接投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同属于投资者对预期能带来收益的资产的购买行为,但二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直接投资是资金所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合一,是资产所有权和资产经营权的统一运动,一般是生产事业,会形成实物资产,间接投资是资金所有者和资金使用者的分解,是资产所有权和资产经营权的分离运动。3.直接投资以进入外国的
    2023-06-19
    143人看过
  • 区分直接故意的程度
    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些条款对特定犯罪主体——未成年人、不完全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设定了法定的从宽处罚原则。之所以对这四类特定主体从宽处罚,原因在于,较其他犯罪主体而言,这四类犯罪主体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特殊状况,导致了其意识或意志能力的减弱。并且,他们的意识或意志能力只是在程度上的减弱,并没有完全丧失,所以,立法只是规定对他们从宽处罚而不是强制性地免除其刑罚。也就是说,由于这四类主体意识或意志能力在程度上的减弱,立法赋予了他们较轻的刑事责任;四类主体的意识或意志能力减弱的事实影响了立法对于他们行为的规范评价。但是,这四类主体以外的其他普通
    2023-04-25
    483人看过
  • 犯罪故意的直接故意
    刑事责任年龄
    应这样认定犯罪故意: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触犯刑法、危害社会的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故意的成立包含两个因素:1、认识因素,是指对所有犯罪事实完全知道,如果没有认识到所有犯罪的客观事实事实,就不可能成立故意;2、意志因素,表明犯罪行为人对法律感召的态度。一、怎么判教唆罪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实施了教唆行为,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不成立共犯,但教唆犯仍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必须有教唆故意。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一般来说,教唆犯认识到自
    2023-03-04
    65人看过
  • 犯罪主观方面: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定义与区分
    1、在心理状态上不同。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没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2、在认识因素,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认识程度有所不同。直接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必然性。间接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犯罪主观方面的问题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必须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共同犯罪的故意包含两个层次:第一,要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还要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在与自己一道共同实施该种犯罪。各个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共同犯罪行为结合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二,要有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各共同犯罪人是经过自己的决定,决意与他人共
    2023-07-16
    385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有何区别
    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分最主要的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地区分,简单来说,判断二者区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行为人是否积极做出了预防行为,如果做出了,一般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如果没有做出,则为间接故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3-06-03
    25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故意的直接与间接的间接有什么区别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25
      故意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经济犯罪案件中,有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03
      根据你的陈述,犯罪的主观要件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仍然希望结果发生的心里状态,直接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可以分为既遂,未遂,预备和中止。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仍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里状态,间接故意以危害结果的发生为必要条件,经济犯罪一般都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使一种预见到结果发生并且放任的行为,
    • 犯罪的故意有哪些类型?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14
      我国《刑法》第14条第1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根据这一规定,所谓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 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吗,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10
      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一种。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 如何理解刑法规定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间接故意以及间接故意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5
      (一)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二)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