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欺诈的具体行为
国家计委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认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
(一)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二)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三)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四)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五)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六)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七)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八)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九)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
(十)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十一)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十二)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十三)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对价格欺诈的处罚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一、什么是价格欺诈行为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二、消费者遇到欺诈后怎么办
(一)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二)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
弄虚作假骗取中标刑事立案标准?
77人看过
-
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立案标准
376人看过
-
2021年山东省虚假宣传案件立案标准
320人看过
-
房企涉及虚假宣传罪立案标准
387人看过
-
虚假诉讼5万元可以判刑吗,虚假诉讼立案标准
91人看过
-
虚假广告罪立案标准和犯罪构成
197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散布虚假信息罪立案标准宁夏在线咨询 2024-03-24散布虚假信息罪立案标准如下:1、达到造成3人以上轻伤或者1人以上重伤的;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3、造成县级以上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4、妨碍国家重大活动进行的;5、造成严重情节可立案。
-
2021年虚假宣传罪立案标准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5虚假广告罪立案标准,法律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
-
虚假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陕西在线咨询 2024-03-25虚假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每个地区的立案追诉标准不一样,具体地区有相关追诉标准的,应当按照地区标准立案追诉;2、个人以假合同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3、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假合同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如何认定虚假诉讼立案标准?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8在相关的法律中是有规定的。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
-
虚假诉讼与非法案件的立案标准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15虚假诉讼,是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07条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虚假诉讼,仅限于民事诉讼领域,旨在打击滥用诉权、捏造、伪造证据,利用司法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行为,而不是限制普通人的诉讼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