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放火罪如何定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1 14:02:10 107 人看过

对放火罪应这样定性: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现行《刑法》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故意放火罪处罚是怎样的

1、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

(1)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

(2)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

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本法第115条的法定刑处罚。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0: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为盗窃而放火应如何定性?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何某于某日凌晨2时许蒙面翻墙进入百花家具厂,欲盗窃该厂厂长葛某家中财物,但见葛家有人无法下手,遂在该厂刮灰车间点燃蛇皮袋后大喊救火,趁葛某救火之机潜入葛家,盗得人民币2400元,欲逃离时被抓获。二、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构成抢劫罪。何的放火行为是一种除暴力、胁迫之外的其他对人身的一种强制方法。第二种意见认为何的行为应定盗窃罪。何夜潜家具厂放火,其主观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第三种意见认为何的行为应构成盗窃罪和放火罪,进行数罪并罚。第四种意见认为何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放火罪,且是牵连犯,以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应以放火罪的法定刑处罚。三、分析意见:第一,此案以抢劫罪定性不妥。1.何实施放火的行为地点在刮灰车间,而取得财物的地点是葛家,且何葛二人始终未在同一场合相见,由于当场是构成抢劫罪的必备要件之一,因而何某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2.本案中被告人行为侵害对象是不特定多数
    2023-04-10
    295人看过
  • 放火罪是犯有故意杀人罪还是放火罪?
    放火罪既不是行为犯也不是结果犯,而是危险犯。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为既遂。放火罪只要有故意使对象物燃烧、引起火灾的行为,足以造成危害后果的危险,但不需要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放火罪。放火罪是行为犯还是危险犯放火罪不是行为犯,而是危险犯。公民只要实施这种危险的行为,那么不需要造成严重后果,在实施过程中已经构成了犯罪。如果在犯罪之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属于结果加重犯。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因此与行为犯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行为人在放火之后又进行救火,那么就不构成放火罪,而构成破坏财物以及故意伤害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
    2023-07-07
    82人看过
  •  放火犯如何被定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放火行为已经构成了放火罪,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则应当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放火行为导致了他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应当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放火行为已经构成了放火罪,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则应当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放火行为导致了他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应当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放 火 罪 怎 样 量 刑 ?放火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放火罪的量刑主要取决于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手段、犯罪的主体以及是否有其他从重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罪分为四个量刑档次。其中,犯本罪,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3-09-06
    237人看过
  • 未成年故意放火如何处理?
    一、未成年故意放火如何处理?如果该未成年人未满十四周岁的,不构成犯罪,但其监护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已经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则构成放火罪,根据《刑法》规定,可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但因其属于未成年人犯罪,在具体量刑时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未成年放火的,如果情节较轻,年龄尚小,应当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放火导致严重后果,未成年人年龄在十四岁以上的,法院会追究其刑事责任,乃至判刑,当然,对未成年人犯罪,要从轻处罚。对不足十四周岁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由监护人教育。二、未成年人犯罪处理原则有哪些?1、从轻处理原则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岁是一
    2024-01-20
    367人看过
  • 故意放火引起火灾是失火罪吗
    不会构成失火罪,而是放火罪。失火罪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本罪主要特征:(1)主观上只能由过失而构成。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2)客观上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失火行为。失火罪构成客体要件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由于火的燃烧须依附于财物,没有财物的燃烧,火势就难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因此单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情况是罕见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做饭不照看炉火,安装炉灶、烟囱不合防火规则,在森林中乱烧荒,或
    2023-04-17
    235人看过
  • 放火罪刑法第几条放火罪该如何认定
    一、放火罪刑法第几条【刑法条文】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人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放火罪该如何认定?关于放火罪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从理论上说,界限不难区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某种放火行为是一般放火行为,还是构成放火罪,有时发生意见分歧。(二)放火罪的既遂与
    2023-03-25
    438人看过
  • 放火骗取保险金应如何定性
    钟某租用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场地开了一家酒店,并为酒店财产投了意外事故保险。后因经营不善,负债累累,无力支付租金,被迫关门。为还债,钟某决定放火烧毁酒楼,以骗取高额保险金。3月27日深夜,钟某将汽油倒在地上后点燃,将酒楼烧毁。钟某放火后在向保险公司索赔中,语言露出破绽,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报案引起案发,钟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本案在处理过程中,对被告人钟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无异议,但对于钟某构成一罪或数罪,应如何定性,出现意见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钟某在公共场所实施放火,足以使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且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其行为已构成放火罪。同时,钟某放火的直接动因和根本目的是骗取保险金,客观上钟某又到保险公司索赔,构成保险诈骗罪。前者是方法行为,后者是目的行为,两者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属于牵连犯。根据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应择一重罪放火罪处罚。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钟某的行为既构成放火罪,又构成保险诈
    2023-06-15
    149人看过
  • 放火罪属于过失犯罪吗放火罪该如何认定
    一、放火罪属于过失犯罪吗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放火罪该如何认定?关于放火罪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从理
    2023-04-01
    495人看过
  • 如何判定过失放火罪?
    过失放火罪的量刑标准:1、过失放火的行为尚未造成严重的后果,量刑一般为三年到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2、过失放火的行为导致了他人重伤或死亡的结果,或者是使公司财产受到了严重的损失,量刑应为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或死刑;3、已年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放火罪的,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过失放火罪处罚标准过失放火罪的立案标准为:1、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
    2023-06-30
    368人看过
  • 故意放火罪谁来立案
    故意放火罪由公安机关负责立案《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对故意放火罪进行了规定一、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根据《刑法》一百一十四条、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本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五条规定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
    2023-02-28
    97人看过
  • 何乃民律师:纵火罪和故意放火判几年?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br>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br>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br>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br>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br>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br>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br>,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br><br><br>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br>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r><br><br>刑法纵火罪判几年构成纵火罪的,最低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可判处死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2023-08-08
    402人看过
  • 如何判断故意放火罪犯是否适合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且有属于(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能适用缓刑。刑法规定故意放火是不是就能判缓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故意放火罪如果属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能判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2023-07-04
    138人看过
  • 故意放火和失火罪怎么样划分
    一、故意放火和失火罪怎么样划分故意放火和失火罪在主观方面的区别为故意放火在主观上含有直接故意,而失火罪不含有;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放火罪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即可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怎么样认定故意犯罪中的故意故意犯罪中故意的认定: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即认定为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
    2024-02-03
    77人看过
  • 失火罪与放火罪如何界限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一)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3)主体要件处罚年龄不同,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4)主观罪过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司法实践在认定这种案件中,有时会发生过失犯罪转化为故意犯罪的情况
    2023-05-01
    18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以放火罪故意伤害他人罪如何定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8
      以放火的方式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行为,如果其目的是针对特定的人,放火不会或不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危险的,不认定为放火罪,按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处理。 如果出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他人的目的而放火,放火行为也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如何定性,理论上存在一定争议,根据《刑法》按放火罪处理。
    • 什么是放火罪,故意放火和失火罪的区别在哪里,放火罪和失火罪如何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8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意放火和失火罪的划分如下: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在哪里实际上很好划分,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二者的主观方面不同。当然,其犯罪主体也略有差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构成失火罪。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与放火罪相比,失火罪判的轻多了。
    • 放火罪如何认定放火罪如何进行认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23
      纵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并且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 故意纵火判几年故意放火定什么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7
      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 如何认定放火罪怎么认定放火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13
      一般放火行为根据造成的结果定罪量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罪的认定,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