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的行为,如果涉及的数额较大,则属于刑事案件,如果数额较小的话,可能就一般的治安管理事件而已。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可知,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一、伪造公章签订合同有效吗
伪造公司印章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伪造公司印章签订合同是属于合同诈骗的行为,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合同诈骗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为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个人或单位;
4、主观方面为故意。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二、合同诈骗100万判刑几年
合同诈骗100万,应当对其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同时对其处以罚金或没收其财产,具体的判处刑期还应当结合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予以判定。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合同诈骗其表现形式有如下五种: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
三、推迟供货算合同诈骗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看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最关键时看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时候有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推迟供货说明行为人本身是有履行合同的意愿的,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及时履行而已。这种情况连民事欺诈也难以成立,应该是属于一种违约行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赔偿给其造成的损失。因此,推迟供货不属于合同诈骗。在实务中这种行为相对来说比较好鉴别,比较难鉴别的是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行为。民事欺诈同样是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骗取他人财物,但民事欺诈同样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但主观故意,也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
诈骗属于刑事案件吗诈骗如何立案
292人看过
-
3000元手机诈骗案件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298人看过
-
空白合同是否属于合同诈骗
447人看过
-
诈骗案例:被骗一千元是否属于诈骗?
451人看过
-
诈骗立案:诈骗是否属于立刻受案范围?
190人看过
-
口头合同诈骗是否属于原有合同诈骗类型?
182人看过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
诈骗案属于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赔偿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2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修正)》第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
贷款中介收费是否属于诈骗案件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27贷款中介收费的,不属于诈骗,因为中介人的工作是促成合同成立,而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用为目的,以欺诈的方式诈骗他人财物,并且数额较大,会构成诈骗罪。
-
刑事诈骗报案点三千元属于多少案件?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011,被骗达不到法定3000元的立案标准,公安部门是不会进行立案的。你可以让派出所以治安案件处理,实在无法解决的,建议走法院诉讼这条路。 2,《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刑事案件罪名中的诈骗合同是否有效河南在线咨询 2022-12-061、既然在刑事上构成诈骗罪,说明是违法的,所以,合同就是无效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