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害了4名同学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学生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归案。众多媒体在详尽地报道了马加爵如何杀人、为何杀人、怎样逃亡、怎样被捕之后,也都归于平静,马加爵三字不再有人提起,人们似乎只在等待这一震惊全国的高校恶性案件的司法结局。
然而,马加爵一案给我们心灵造成的震撼却是难以平息的。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仅仅因为吵架就有预谋地连续杀死4名同学,其行为背后深层的心理原因、社会原因无疑是值得探究的。联想去年浙江大学农学系学生周一超因对自己参加的公务员考试录取工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遂报复杀人,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是否属实,几次将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喂熊、泼熊,导致数只黑熊、棕熊重伤。我们不禁要问:被社会视为栋梁视为希望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青少年的成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青少年教育中忽略了什么?
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
毫无疑问,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时期,压力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及感情等诸多方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方俐洛指出,大约有1/4~1/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经过几近残酷的高考搏杀,冲过独木桥的新生们精疲力竭却又雄心勃勃地走进了大学校门。当兴奋期过后,考上大学的成就感渐渐降温,有的人开始发现大学校园并非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学习紧张、生活枯燥、远离亲友、人际关系不再简单易处。于是许多人开始感到恍惚、迷惘,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产生了抑郁和焦虑心理。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而不是出于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求.到了大学后,自学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没有了教师的耳提面命,没有了家长的陪伴督促,外在的压力骤然减轻,很多人为让自己彻底放松,开始挥霍时间和精力。当发现自己成绩下降,甚至考试挂了红灯时,不少学生开始感到了压力,焦虑和抑郁心理随之而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节奏快、更新快、竞争强等特点正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每个人。这些特点在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这种快节奏、强竞争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压力同样是巨大的,他们在为学业奋斗的同时,还必须为明天的就业和发展谋划,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一些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就难免出现抑郁和焦虑心理。
几乎所有的高考生都曾经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衣食住行均被家长和学校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到了大学,自我服务则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当有人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厌倦嘈杂的宿舍、拥挤的食堂,甚至欲求嘘寒问暧而不可得,只能黯然神伤时,不良心理油然而生。
此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令许多大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中学时代,学生们埋头苦学,相交较少。而到了大学,就必须与同学吃住在一起。如此近距离地与他人特别是与竞争对手相处,对于那些不善交往的人而言,也是难以适应的;同时,完成从尖子生到普通学生的角色转换也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压抑;而青春期的感情困惑,恋爱带来的情感震荡,也不可避免地会使一些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对于一些贫困大学生而言,坦然面对与其他同学的经济落差,战胜自卑心理,更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咨询专家指出,大学阶段承受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为人格的自我中心,容易变得孤僻、内向和脱离群体,易于沉迷网络、录像等。这种人格禁不起挫折,报复心强。马加爵案警示我们,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十分迫切。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建设一个宿舍、年级、学校、社会的网络管理体系,及时为那些可能爆发心理危机的同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专家也提醒大学生,一旦出现郁闷、焦虑等症状,要及时倾吐,或倾听心理咨询专家的意见,千万不要憋在心中,自己钻牛角尖。同时建议一些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友圈子,多听朋友老师的建议。
专家同时指出,一个学生如果真的压抑了,一点小事会在他的心里被不断放大,对此,他自己是难以自助的,必须依靠心理医生解决其心理问题。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育机构的管理者都应该转变观念:并不是精神病人才需要看心理医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有相当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当地震、火灾、空难等公共危机发生时,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都会同时参与救助,以保障受助人员的身心健康。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社会上对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意义的认识不足。而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则由于投入较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以人员的配置为例,在发达国家,通常为1000-2000名学生配一名心理咨询师。而在我国,即使是高校心理咨询开展较好的北京、上海等地,也远远达不到这个配置比例。此外,咨询教师本身素质如何保证、如何加强培训和队伍建设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切实承担起职责
尽管马加爵、周一超、刘海洋这样的人只是大学生中的极端个例,但他们在遭遇挫折时亮出的冷冰冰的锤子、刀子却令我们真切地看到学校教育中的缺失。
专家指出,健全人格的培育主要是教育问题。相应地,社会评价指标也不应光看学历、知识,还要考察其人格,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方俐洛介绍说,人格形成的关键年龄是3岁、7岁、13岁和18岁,除3岁前在家外,其它都与社会教育有关系。所以教育应切实担负起责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是多元的,要教学生们学会尊重差异,学会欣赏独特性。现在不少国家都在提倡全纳教育,即个体间无优劣之分,只是个性差异而已。这种教育理念应从小教育、渗透。冷漠和敌意让人产生逃避感。当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孤立、排挤和歧视时,则容易行为冲动。学校还要教会学生乐观面对困境,要自信、愉悦地接纳自己,同时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哪些途径可获取有效帮助,以此来提高他们面对挑战的能力。中小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是我们应该正视的另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一直在围着高考指挥棒转。在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家庭甚至社会都把成绩看作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尺度,把升学当作教育的唯一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心智成熟、有助于形成健全人格的人文教育在许多学校则形同虚设。应试教育使教育成了冰冷冷的强制性义务,知识成为奴役人的工具。应当清醒地看到,丧失了人文精神,即使经过训练成为高度科学化的人,也不可能是真正完整的人,而是精神不健全的、被异化的人。像马加爵、周一超这样残忍的杀人凶犯,除了人格上的障碍、心理上的变态之外,更主要的是他们缺乏起码的生命意识,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这与应试教育这种唯一选拔人才的机制和人文精神的丧失有很大的关系。
-
马加爵故意杀人案案情回顾
116人看过
-
马加爵的性格障碍
221人看过
-
马加爵辩护律师:马精神有问题归案属自首
359人看过
-
出国留学的心理危机
212人看过
-
从丰田看企业危机管理
386人看过
-
要理性留学避免心理危机
215人看过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
从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受侵害案件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6受侵害有很多方面。可能构成很多不同的罪。比如,绑架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等等。请具体化一些。我国传统和司法实践中一般用的是四要件说,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一般都是被侵害的法益。这个一般不用说,因为只有侵犯了法益才会被立案。没有讨论价值。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活动的外在表现,比如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犯罪主体,就是犯罪人。主观方面就是犯罪人
-
大学学生出现心理疾病会不会自行退学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7第二十三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一)因病经指定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二)根据考勤,一学期请假、缺课超过该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者;(三)因某种特殊原因,本人申请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第二十四条学生休学一般以一年为期(因病经学校批准,可连续休学两年),累计不得超过两年。第二十五条休学学生的有关问题,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一)休学学生,原来享受专业奖学金、定向
-
怎么看待大学生起诉父亲增加生活费的问题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4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只规定到子女十八岁,严格来说,大学期间父母是没有义务一定要给子女抚养费的,如果因为这个起诉的话,法院支持的可能性不大。
-
-
大学生在学校打架大学生受伤案例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9起诉校方要求赔偿,民事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方可在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同时请求进行人身损害伤残鉴定,赔偿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