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的债务,分为共同债务和一方债务。其中,夫妻共同债务是指用于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即用于家庭生活的债务;相反的,一方债务是指用于个人发展或者消费的债务。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都有清偿的义务;如果是一方的个人债务,由其个人进行清偿,配偶没有清偿义务。
如何判定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大致有以下两步:
1、首先,要看债务是夫妻共同负债的,还是只有夫妻一方个人负债。毫无疑问,夫妻共同负债的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个人负债的可能属于个人债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夫妻一方举债,另一方事后进行了追认的,此时不论债务用途,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其次,在夫妻一方单独举债的情况下,能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主要要看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比如用于家庭日常开销,这种情况即使是个人负债,也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如果没有用于共同生活、经营,只是用于其中一方的个人事务,比如:个人生意的经营或者个人挥霍等,此时属于个人债务,配偶没有清偿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一、单方举债的举证责任
夫妻离婚单方举债的,原则上由举债方举证。也就是说举债者认为属于共同债务,而另一方认为属于举债者个人债务,应当由举债者承担举证责任,如果举债者不能证明属于共同债务,则应当认定为举债者个人债务。
对于举证责任分配和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则可有例外,如下:
(1)互相认为是另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都应举证。
(2)举债方认为是夫妻另一方的个人债务,另一方主张是共同债务,由主张是另一方个人债务的举债者承担举证责任。
-
如何界定离婚债务,离婚后的债权债务怎么划分
391人看过
-
如何准确界定婚前债务和婚后债务
129人看过
-
夫妻离婚债务举证为一方债务如何界定责任
438人看过
-
离婚时共同的债务如何处理,如何界定夫妻共同债务
459人看过
-
婚后债务如何界定,哪些债务是婚后个人债务
55人看过
-
界定个人债务如何进行界定呢
62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张家界离婚债权债务律师如何收费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9(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标的额费率 10万元以下的部分(含10万元)6% 10-50万元的部分(含50万元)5% 50-100万元的部分(含100万元)4% 100-500万元的部分(含500万元)3% 500-1000万元的部分(含10
-
如何对婚前的债务进行界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6对于婚前债务的界定:该债务应当是债务人在婚前个人行为产生的债务,该债务应当由债务人自行偿还,但是如果该债务在婚姻有用于家庭生活的,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
债务离婚应怎样界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28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
如何界定破产债务人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1债务人的破产财产,是指破产宣告后,依法可供债权人清偿分配的破产企业的财产。破产财产认定如下: 1.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2.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 3.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包括在破产程序结束时尚未到期的、应由破产企业将来行使的财产请求权等; 4.已作为担保物的价款超过其所担保的债务数额的,超过部分也属于破产财产。
-
债务和债权人应如何界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281、债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等。债务则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税费、应付债券、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等。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