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等等。
一、如何判断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主要指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法定情形下,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118人看过
-
不同情形下的劳动合同解除
314人看过
-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情形,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321人看过
-
什么情形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277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适用情形有哪些,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357人看过
-
解除劳动关系违法无效的情形
417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违法解除合同怎么赔偿?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5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合大家都知道合同必须双方都要达到一致的意见用法律规定格式书写合同,这样合同才能真正意义上生效。签订之后,双方都要按照规定的义务或者权利去行驶来保障合同的实施。海华永泰盖晓萍律师解析。 一、违法解除合同怎么赔偿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的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 (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
-
员工存在哪些情形,单位不能解除合同?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06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存在以下情形,单位不能解除合同,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合同。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6、法律、行
-
违反公司规定制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4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并且没有经济补偿。单位没有违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包括哪些情形,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6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包括: (1)即时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种种情形)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以欺诈、
-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什么情形如何解除劳动合同?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191、劳动合同期满。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已经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保障,劳动者不再具备劳动合同意义上的主体资格,因此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只要劳动者依法享受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3、劳动者死亡、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当劳动者死亡、因下落不明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作为民事主体和劳动关系当事人,无法再享受权利和承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