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交枪可以免除处罚。凡是主动上交上述非法物品的,依法从轻、减轻免除或者不予处罚,逾期不交出的,一律从严查处,如果主动上交历史遗留枪支、弹药、民用爆炸物品、管制刀具、弩且未用于违法犯罪的,一律免于处罚。这里强调是历史遗留的。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等属于国家管制器具,也是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危险物品。
主动交枪是否属于犯罪
主动交枪也属于犯罪,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罪。主动将枪支上交公安机关,并如实说明情况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其中,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等恶劣情节的,予以免除处罚。非法持有枪支,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私自挪用、藏匿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1、要把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与未携带持枪证件而携带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显然也违反了枪支管理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未携带持枪证件的行为,由公安机关扣留其枪支、弹药,是不能认定为犯罪的;
2、要把该违法犯罪与在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依法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应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并没收其枪支、弹药,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但不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
通过谅解书能否避免刑罚?
402人看过
-
能否通过醉驾162来避免刑罚?
425人看过
-
电动车多年未交罚款,能否避免?
468人看过
-
是否会对主动退交枪进行处罚?
266人看过
-
破产能否避免行政处罚
110人看过
-
能否通过酒驾来避免醉驾?
167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能否通过缓刑避免监禁?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8根据中国的立法规定,针对担任国家公职的公务员,一旦被判有拘役、管制或缓刑的罪名成立,都应立即撤销其职务。此外,对于身处企业的员工而言,若被判有期徒刑缓刑,用人单位有权依据相关法规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是否解除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于事业单位的员工被判缓刑,也应依法责令其辞去公职。
-
能否避免被行政拘留处罚?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08如果行为人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他有权申请撤销拘留。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员,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将不予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是已满十四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是已满十六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八周岁,并且是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况;三是已满七十周岁的老年人;四是孕妇或正处于哺乳期的妇女,并且其所喂养的婴儿不满一周岁。
-
能否通过取保候审避免坐牢?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28取保候审与是否面临刑事指控及判决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因此,无法保证一定会无罪释放。在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前提下,侦查工作完成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公诉书,从而启动法庭审判程序。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开设赌场的行为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相应金额的罚金。若情节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也会接受罚金处罚。 《刑
-
能否通过保释来避免开设赌场罪?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201.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开设赌场罪案件,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在以下情形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
-
能否通过取保来避免遭受包屁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这些情况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