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卫生部、公安部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患者如何既做好自身的保护工作,又理性的维权自己的权利呢?
1、如果发生了医疗损害,患方或家属对诊疗过程存在疑虑或认为存在医疗事故,建议患者立即复印并封存患者的病历,然后请专业的医疗纠纷律师和医学专家进行分析,看医方存不存在法定的违法情形,是不是医方的诊疗过错造成了患者的损害后果。如果不存在过错,那么患方就可以对此不必疑虑,进行下一步的诊疗或安心生活,给医护人员应有的尊重。如果存在过错,患方再决定或调解,或诉讼的纠纷解决道路。
2、如果患者已经在院内死亡,家属对死因存在疑问,或死因不明,建议患方立即要求进行尸检,以查明患者死因;
3、对于医院拒绝收治患者入院治疗导致患者病情延误或死亡的,建议患者直接携带挂号单据等凭证,咨询专业律师以作法律分析;
4、特别提醒患方的是,患者具有复印并封存病历的法定权利。对于在封存、复印病历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患者也可以马上请律师予以协助,而不要直接和医务人员起正面冲突;
5、在不具备专业医学和法律知识,同时又没有复印、封存病历、仅仅是凭直觉怀疑医院有过错的前提下,不建议患者或家属贸然找当事医生或与医院直接谈判,或贸然参加无法律专业人员协助、患方不明就里的调解和医疗事故鉴定。原因是患方不明医院是否存在过错,过错的依据是什么。面对医院这样的专业机构,无法掌握谈判的主动权,还可能被引导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言行,并可能留给对方改变证据的时间。
相关法律规定:
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的;
(二)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
(三)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医疗机构的;
(四)侮辱、威胁、恐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
(五)在医疗机构内故意损毁或者盗窃、抢夺公私财物的;
(六)倒卖医疗机构挂号凭证的;
(七)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行为。
在卫生部、公安部出台《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等情况下,患者应防止和避免直接与医院或医生起正面冲突,而是在律师的指导下首先做好证据的存留和固定工作,并在明确医方是否存在过错、过错大小、跟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之后,再选择一条理性的维权之路。
-
患者如何应对医疗纠纷,遇到医疗纠纷患者家属应该怎么做
165人看过
-
民法典患者遭遇医疗欺诈应如何理性维权
212人看过
-
医患纠纷患者杀人新闻患者如何维权
360人看过
-
维护医疗纠纷患者权益的方法
265人看过
-
医疗纠纷维权患者存好证据
174人看过
-
如何保障医疗纠纷患者权益
93人看过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服务、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医疗美容、病历书写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可由医患双方协商进行处理;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可以申请行政调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还可... 更多>
-
如何维权,在医疗纠纷诉讼中,患者如何维权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10患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医疗侵权纠纷中,由于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所以患者在主张自身的权利时,只需要证明一下几点便可以。首先,患者要到法院起诉医疗机构,必须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要对自己受损害行为提供证据,在什么时间受到什么伤害提供证据,即作为原告的患者的损害与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事实因果关系,这些事实可以通过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时的挂号、交费单
-
-
患者遭遇医疗欺诈如何做到理性去维权?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8患者若遭遇医疗欺诈,可以适用的理性维权方式包括可以先与医疗机构协商,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协商不成的,患者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举报,或者通过仲裁、诉讼的方式理性维权。
-
医疗纠纷如何应对最优保护患者权益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3患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医疗侵权纠纷中,由于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所以患者在主张自身的权利时,只需要证明一下几点便可以。首先,患者要到法院起诉医疗机构,必须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要对自己受损害行为提供证据,在什么时间受到什么伤害提供证据,即作为原告的患者的损害与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事实因果关系,这些事实可以通过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时的挂号、交费单
-
2022年医疗纠纷患者具体怎么维权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291、医疗纠纷患者可以通过自愿协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的方式维权。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 2、法律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第二十二条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