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关于物权转让的规定是什么意思
在《民法典》中,关于物权转让的规定主要涵盖了不动产物权和动产物权的变动规则。
1.第二百一十四条明确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时间,即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在依法应当登记的情况下,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2.第二百一十五条区分了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的概念,指出当事人之间订立的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对于动产物权,《民法典》也做出了相应规定。
1.第二百二十四条指出,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动产的物权变动以交付为生效要件。
2.第二百二十五条至第二百二十八条还规定了特殊动产(如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变动规则,以及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等特殊情况下的物权变动规则。
二、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条件
不动产物权变动基于法律行为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须有不动产变动的意思表示。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自然离不开意思表示这一要素。
(2)在物权契约之情形,根据债权形式主义,发生债权的意思表示即为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在不动产物权抛弃的情形,也必须为抛弃的意思表示。
2.须有不动产物权登记。
(1)不动产物权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手段,具有权利表彰及宣示功能。
(2)在形式主义法制下,登记被采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如不登记,当事人纵订有契约,在法律上仍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3.须以书面作成。
(1)不动产价值巨大,其物权的移转或设定关系当事人利益较大,因此书面形式可以促使当事人缔约时审慎衡酌,避免轻率决定,并作为证据保存。
(2)书面形式也便于登记实务上的操作,提高登记的正确性。
三、书面形式与登记要求
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
1.书面形式的要求是确保交易双方对交易内容有明确的认知,避免口头协议可能带来的纠纷和不确定性。
2.登记要求则是为了确保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性和公信力,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
1.不动产物权变动需要满足书面形式的要求,并且需要进行登记。
2.在进行不动产物权交易时,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签订后及时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手续。这
-
民法典关于抵押财产转让有什么规定
378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债权让与是哪些规定
145人看过
-
债权转让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的
391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新民法典关于改名字的规定是什么
479人看过
-
关于民法典物权编规定的占有保护
268人看过
-
民法典上的转继承是什么意思
257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合同法债权转让是什么意思,债权转让的必备条件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15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或合同权利的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在全部让与时,受让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合同关系的新债权人,原债权人脱离合同关系;在部分让与时,受让人作为第三人将参加到原合同关系之中,与原债权人共同享有债权。此时,合同权利人一方已由一人变成数人,合同之债成为多数之债。债权转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有效:(一)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二)债权的转让人与
-
关于民法典规定地役权转让的问题?澳门在线咨询 2023-05-18根据法律规定,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是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此外,地役权也不得单独抵押。土地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的,在实现抵押权时,地役权一并转让。
-
民法典关于抵押权如何转让是怎么规定的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29抵押权应当与债权一同转让,不得离开债权而单独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于2021.1.1实行)第四百零七条: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民法典规定的事权转让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18根据尚未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基金份额、股权、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知识产权、以及应收账款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
民法典规定法律上的标的物是什么意思广东在线咨询 2024-08-30标的物是指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是商业买卖合同中的特定名词,即买卖合同中所指的物体或商品。在法律的概念上,标的物和标的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在房屋租赁中,标的是房屋租赁关系,而标的物是所租赁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