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法律之一,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一个多月来,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强行乞讨难取证、租房登记难落实、足球流氓难监管、宠物扰人标准缺失等。本版从今天开始推出透析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中新问题系列报道,通过与读者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以及一线执法者的感受,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流动性较大乞讨行为瞬间完成难以取证
拘留警告罚款效果不佳起不到震慑作用
乞讨对象相对不确定无人愿意出面证明
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对执法手段规定不明
报道策划张鑫采写本报记者周崇华
叔叔,阿姨,大哥,大姐,行行好,给点零花钱吧?
去、去、去,没钱。小小年纪不自食其力,满大街乞讨,像什么样子!
走开!再不走,我叫警察啦。
叫吧!警察把我们带走,救助站把我们领走,大不了拘留几天,还管吃管住呢
这是4月18日晚9时许,记者在宁夏自治区银川市一家酒店门口看到的几个少年乞丐强行乞讨的一幕。
大量流浪乞讨人员涌入城市
据银川市民政部门介绍,自2003年新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办法)出台后,由于救助办法强调自愿救助的原则,且不能强制收容,这使得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从四面八方涌入城市。仅银川市每年就有近千名流浪乞讨人员出没于繁华街道、宾馆酒店、商业网点、公共场所,甚至居民住宅小区流浪乞讨。3年来,银川市救助站就为近三千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了食宿、电话咨询和返回原籍车票等救助服务。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难取证
面对满大街的流浪乞讨人员,无论是治安警察、巡警和交警,似乎都很无奈。
据银川市公安局凤凰北街派出所值勤民警介绍,按照刚刚颁布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而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以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这个规定虽然赋予公安机关管理流浪乞讨人员的职责和处罚的权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乞丐根本不理会法律规定的拘留、警告和罚款处理。即使对他们依法实施了行政拘留,也收不到应有的处罚效果。有的乞讨人员还巴不得把他们拘留起来,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所还得给他们管吃管住。于是有些民警为了省事,干脆劝说警告,让他们离开管段了事。至于那些胁迫、诱骗、利用乞丐乞讨的人,由于他们的流动性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更是难以举证。拘留15天、罚款1000元对他们来说也起不到震慑作用。
很多街头乞讨人员经常聚集在十字路口,交警部门为此也十分头疼。一位交警告诉记者:每过一两天,我们就会接到110关于市民举报街头乞丐的指令,我们只能加大巡逻密度,只要一发现乞讨人员站在交通要道讨钱就立即上前驱赶,但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驱赶。
银川市公安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我国,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救助办法在内的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中,对流浪乞讨人员都缺乏明确的执法手段,这已成为流动人口管理中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治安管理盲区。由于难以举证,一些流浪乞讨人员强讨强要,形成职业团体;有的非法组织唆使和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很大隐患。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法规
宁夏大学法学教授贺凤峻告诉记者,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流浪乞讨明确规定为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为,但在执法过程中,确实存在取证难的问题。证据的采集是治安处罚的主要前提和依据。但是,由于流浪乞讨人员流动性大,被强行乞讨的人又相对不确定,这两个不确定因素直接决定了对流浪乞讨人员难以取证。即使确定了乞讨人员和被强行乞讨人员,又有谁愿意或者又有谁能够证明这些乞讨人员实施了强行乞讨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而在多数情况下,被乞讨或被强行乞讨的人们都出于善良和同情之心,几个毛票、几块钱甚至几十块钱给了也就给了,根本不当回事。
贺凤峻为此建议,地方应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比如,规定将繁华街道、交通要道设定为禁止流浪乞讨人员出没或禁止乞讨行为的区域,实行分类救助和管理,完善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制度。对那些违法违规又不愿接受政府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在流浪乞讨人员中,除了一些确实是生活所迫无着落的外,很多乞丐强行乞讨的行为,实际上带有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甚至敲诈和抢劫的性质,司法部门应对这种采取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强行乞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江苏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300人看过
-
哪些流浪乞讨人员怎么处理?
183人看过
-
怎样区分拐骗乞讨罪与组织残疾人乞讨罪
345人看过
-
乞讨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吗
485人看过
-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情形有哪些
492人看过
-
国家出台新规规范流浪乞讨人员专用车票管理
415人看过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
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与一般组织乞讨罪的区别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1-06-26《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构成治安违法行为,将被“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将组织乞讨罪的规定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二者存在以下差异:一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保护对象为任何人,而非仅限于残疾人或者未成年人。而组织乞讨罪明确要求,只有
-
流浪乞讨人员死亡,民政部门是否可以作为原告对流浪乞讨人员量刑?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4民诉法第108条的规定:“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008年6月17日法研(2008)80号规定:“检查院或者民政部门不能代替死者或者近亲属提起民事诉讼”,2010年12月9日关于侵权行为导致流浪乞讨人员死亡,无赔偿权利人或权利人不明的,民政部门能否提起民事诉讼的复函及(2010)民一它字第23号进一步明确法律没授权民政部门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的不应受理,已经受理的应
-
组织未成人乞讨的,构成组织儿童乞讨罪吗?能取保候审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2您的朋友以牟利为目的,组织未成年人乞讨的,构成组织儿童乞讨的,一般会被处以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拐骗儿童罪;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
-
-
强迫聋哑人乞讨受理标准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12017年12月中旬,35岁的聋哑人马某伙同32岁的聋哑女子张某,唆使同是聋哑人的杨某探求聋哑残疾人停止乞讨为其取利。同年12月17日,本年2月25日、3月9日,杨某以引见工作为由,先后3次将熊某等9名残疾人骗至西安,构造其停止乞讨以取利。其间,完不成乞讨任务就遭训斥、威胁,期间,两名被骗者也变成了从犯。 2018年12月5日上午,莲湖区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因5名被告人均系聋哑人,一名手语翻译全程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