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呗欠款54000块是属于刑事还是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19:14:18 256 人看过

借呗欠款54000块是属于刑事责任还是民事责任要视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如下:从主观上可以判断。如果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而借贷大额款项,到期也没有偿还,这就符合诈骗罪的条件,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是发生特殊情况造成不能按期还款,这就是民事纠纷,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主刑只能种。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附加刑分为罚金、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民事义务应当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民事义务,就是违反民事义务。民事责任既是违反民事义务所承担的法律后果,也是救济民事权利损害的必要措施,还是保护民事权利的直接手段。

借钱不还的后果是借款人需要按照合同支付相应的违约金或罚息,引来官司。如果借款人不还钱,贷款机构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个人征信受到影响,借款人不还钱信用污点很快就会被上传到央行征信系统,这样想通过其他贷款机构贷款将会很困难。

一、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国家的刑罚种类分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一共五种。主刑是处罚犯罪的基本刑罚,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使用。2、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附加刑是处罚犯罪的从刑,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附加适用,对一项罪行甚至可以附加使用数个附加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8: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责任相关文章
  • 肇事逃逸属于民事还是刑事
    一、肇事逃逸属于民事还是刑事首先,只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逃逸才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没有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不需负刑事责任。交通肇事逃逸不一定都是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就不构成犯罪。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赔不赔如果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如果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三、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2.
    2023-08-24
    220人看过
  • 民法典拘役是否属于民事责任
    一、民法典拘役是否属于民事责任民法典规定,拘役并不是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拘役是属于刑事处罚种类之一,属于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条【民事义务与责任】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二、拘役主要的特点1、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但又必须实行关押的犯罪分子。
    2023-06-04
    244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是民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民事的构成主要有什么方面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
    2023-02-27
    258人看过
  • 扒窃属于治安还是刑事责任范围
    一、扒窃属于治安还是刑事责任范围1、扒窃属于治安处罚还是刑事犯罪,要依据扒窃财物的数额和扒窃的情节而定,如果扒窃数额达到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三)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四)自然灾害、事故灾害
    2023-06-11
    229人看过
  • 有期徒刑属于民事责任吗
    有期徒刑不属于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而有期徒刑,是指犯罪分子在触犯刑法后,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是一种刑事救济手段。《刑法》第四十五条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第四十六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2024-05-19
    88人看过
  • 欠钱属于民事诉讼还是民事纠纷
    1、欠钱不还属于民事案件,不用负刑事责任。2、如果有抵押,那按照合同约定,抵押物归对方,可以不用还钱。如果没有抵押,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不给,可能被司法拘留。一、欠钱法院能抓人吗如果债务人在借款后以各种理由拒不还钱的,债权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债务人,要求债务人还钱。法院不会因为欠钱不还而直接抓人,只有债权人起诉后,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判决后,债务人还是拒不履行财产申报义务,又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法院才会依照司法程序进行司法拘留。这是法院启动强制执行程序的一种,也可能采取直接冻结债务人账户财产的手段。二、老赖欠钱不还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遇到老赖欠钱不还的情形,债权人最有效的方法有:1.向法院起诉。收集证据,微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或持有效的借款凭证等,到欠款人或者借款地的法院起诉。2.申请支付令。如果借款人打了欠条,约定期满后对方再三抵赖不肯还钱,可以直接凭欠条到法院申请支付令。3.
    2023-04-02
    76人看过
  • 非法占用农田属于一般刑事责任还是重大刑事责任
    一、非法占用农田属于一般刑事责任还是重大刑事责任非法侵占农用地产权的行为为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一项。凡触犯本条款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一律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罚。非法侵占农用地产权罪具体表现为违背土地管理规章制度,未经合法许可擅自占用作为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耕地及林地等农用地,更改其原有用途,且数量巨大,最终导致这些珍贵土地资源遭受严重损害。《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最新司法解释是什么关于《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司法解释》加深其理解和准确适用可以表述为:当自然人或组织违犯了国家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他们擅自乱用耕地、林地以及其他农业用地,以改变上述土地原有使用方式和功能,并且此行为所涉及的面积达到了
    2024-07-08
    127人看过
  • 民事责任优先还是刑事责任优先
    民事责任优先。案情介绍:隔壁老王生产了一批假冒伪劣的洗发水,并将其出售给隔壁王小姐。王小姐使用后头发脱落,头皮受损,花去医药费10万元。后隔壁老王生产的假冒伪劣洗发水被工商部门查扣,并被工商部门罚款10万元。同时,隔壁老王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构成犯罪,被判决有期徒刑十年,处罚金10万元。经查,隔壁老王的房子价值10万元,此外没有其他任何财产,请问这10万元该给谁?给王小姐还是给工商部门罚款,或者给法院作罚金?虽然民法典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但是民事主体也要及时的向有关部门提交证据、提出申请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案中隔壁王小姐可以要求法院拍卖隔壁老王的房屋,将拍卖所得的款项优先赔偿给王小姐。但王小姐要积极向法院主张自己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七条【民事责任优先承担】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
    2023-08-08
    396人看过
  • 如何判定民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
    第一,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从承担责任的内容上不同。刑事责任是除了涉及财产以外的,主要涉及的范围是责任人的生命和人身自由;而民事责任主要涉及到的范围是责任人的财产利益;第二,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从人身自由限制上有不同。刑事责任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自由权利,而民事责任通常不会限制一个人的人身自由权利;第三,两者从产生的基础来有所不同。刑事责任是责任人违反了刑事法律相关规定所产生的责任类型,而民事责任则是责任人违反了民事法律相关条例所产生的责任类型。从法律角度而言和社会责任出发,无论涉嫌是民事还是刑事或者行政,作为中国公民都应当尽力去避免。《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
    2024-04-18
    353人看过
  • 信用卡逾期是刑事责任还是民事责任
    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仅属于民事案件。信用卡逾期,没有达到不定的数额,不构成犯罪,仅属于债权债务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民事案件的管辖范畴;2、既属于民事又属于刑事。信用卡逾期达到一定数额,持卡人存在恶意透支的情形,属于刑事案件,行为人既要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承担刑事责任。一、信用卡欠10万分期逾期被催收要坐牢吗仅被催收并不会导致刑事处罚。如果信用卡持卡人超过还款期限,并经债权人(银行)催告后仍不主动偿还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起诉债务人,要求债务人偿还到期债务。此类纠纷属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一般不会牵涉到刑事处罚。但是如果债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属于恶意透支,达到一定数额的,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罪。二、参与合同诈骗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参与合同诈骗要承担责任如下:1、侵权民事责任。侵权一般是指行为人因过错侵犯他人财产和人身,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
    2023-03-06
    328人看过
  • 非法行医属于民事还是刑事?
    由于非法行医与医疗纠纷的性质不同,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和条件也有很大差别。从本质上讲,非法行医与其他普通伤害是相同的,但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分析,非法行医无论手段如何恶劣,仍然属于过失犯罪。即非法行医者对发生的伤害结果应该预见,因累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非法行医者对伤结果的发生不是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而是持不定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非法行医者,还是靠诊疗营利,而是打着诊疗的旗号,或直接骗取钱财,或兜售伪劣“药品”,或在病人身上实施明知有毒或有害的措施,此时已不属于单纯的非法行医,应按故意犯罪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信用卡欠款属于民事还是刑事通常是民事责任,但如果是恶意透支,才可以作为刑事案件处理。对信用卡欠款的起诉通常属于民事案件。但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期限或者期限透支,经发卡行两次催促超过3个月仍未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属于刑事案件。《中华人民共和
    2023-07-15
    58人看过
  • 不当得利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根据不当得利的数额确定。一、得利是事实行为吗不当得利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事件,要根据主观是否有认知的故意。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二、工资多发了不退会有什么后果呀工资发多的部分属于不当得利,劳动者应当返还给公司。拒不返还不当得利的,会构成侵占罪。侵占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捡到钱不还算违法吗1.捡钱不还最起码违反民事法律规定,不管多少,那是不当得利,应该返还。如果拒不归还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2.数
    2023-06-19
    130人看过
  • 债务问题属于民事还是刑事
    债务问题属于民事,因为根据现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债务问题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发生的关于财产的民事法律关系,影响的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标的是财产,这是符合我国民法的管辖的关系,民法的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方面的关系和财产方面的关系。因此,债务关系应该属于民事。一、怎样解决个人债务纠纷个人债务纠纷可以通过协商、第三方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法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二、连带债务成立1、债务人是两个以上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连带债
    2023-03-24
    227人看过
  • 盗窃坐牢属于民事还是刑事
    盗窃坐牢属于刑事,只有刑事犯罪才会坐牢。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4-29
    216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民事责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民事责任以民事义务为基础,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 (2)民事责任以恢复被侵害人的权利... 更多>

    #民事责任
    相关咨询
    • 深夜砸门入室属于刑事责任还是民事责任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7
      人家都赔偿你了就没必要再报警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 欠钱不还付刑事责任吗还是属于民事责任的应该如何区分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1
      以下情况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照法律予以处罚,严重者或将坐牢: 1、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
    • 认识的朋友借钱不还欠钱是民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2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欠钱不还负法律责任吗存有疑问,其实,欠钱不还主要负民事责任就目前来看,借款属于民事纠纷,你可以去法院起诉你朋友,要求法院判决其承担还款的民事责任,如果法院判决生效要求其还款,他拒不履行,可能要承担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罪的刑事责任,最高可以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 贷款逾期未还是否属于刑事责任?
      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03
      根据未能偿还贷款所引发的法律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可以归入民事或刑事范畴。若该笔贷款是按照法定程序和规范办理的,但依然无法按期清偿,则此类行为属于民事争议,无需涉及刑事法律责任。然而,如果在申请贷款的环节中存在提供不实资料或采取欺诈手段等不当操作,则有可能触犯签订合同诈骗罪或骗取贷款罪等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
    • 谣言属于法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1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下称《解释》)公布。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转发谣言刑事责任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