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法律规定抵押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法律规定抵押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1.房屋抵押权存续期间,出卖人(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房屋的,不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即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
2.出卖人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时仍未履行消灭抵押权的义务,致使买受人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出卖人承担相应违约责任的,应予支持。
3.买受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经法院释明后仍坚持不变更的,对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但买受人同意并能够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二、抵押房屋买卖合同应该怎样解除
抵押房屋买卖合同应该如下解除:
1.买卖双方协商解除合同;
2.在约定的解除合同条件成就或者符合法定解除条件时,解除权人通过送达解除通知,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解除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三、抵押房屋买卖合同可以写违约金吗
抵押房屋买卖合同可以写违约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n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n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
抵押房屋能否进行买卖?抵押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481人看过
-
房屋买卖合同是否生效是依据法律规定的吗?
323人看过
-
民法典抵押权买卖合同关于已抵押的房屋是否有效?
422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买房子抵押是什么意思
89人看过
-
抵押的房屋可以卖吗抵押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496人看过
-
买卖抵押房屋的法律效果
98人看过
-
房屋买卖合同是否需要备案?根据法律规定如何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30在我国,房屋买卖合同需要经过备案章的程序。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商品房现售前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及符合商品房现售条件的有关证明文件报送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另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商品房预售人应按照国家规定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
抵账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有抵押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0房屋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后,转让抵押房屋的,抵押权人请求行使抵押权或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应予以支持。但抵押人清偿债务抵押权消灭,或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抵押权消灭的除外。
-
房屋买卖合同是否合法是抵押的合同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17有抵押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合法的。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担保物的,但是在债权人无法偿还债务时,需要保证人承担起债务。因此,保证人作为保证担保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做保证担保时一定要确认对方是完全可以信任的人,而且具有一定的偿还能力。保证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
抵押可以卖吗抵押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13抵押的房屋可以卖。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
请问抵押的房屋能否进行买卖?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何判断?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29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房屋被抵押给银行,在解除抵押登记之前或未取得银行同意,房屋无法办理过户登记。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时,需根据不同情况提交下列材料:(一)不动产权属证书(二)买卖、互换、赠与合同(三)继承或受遗赠的材料(四)分割、合并协议(五)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六)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