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最新司法解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9 05:00:49 161 人看过

单位犯罪,系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团体等各类单位在实施某些特定的危害社会行为时,依据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相应刑事责任的违法状态。单位犯罪的成立需以单位作为实施主体为前提条件,若无此实质基础,则不会产生与之相关的自首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20: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侵犯著作权司法解释最新
    一、侵犯著作权司法解释最新第二百一十七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第二百二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二、侵犯著作权罪怎么判刑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具有
    2021-11-09
    288人看过
  • 赌博罪司法解释(最新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最新)公通字[2010]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为依法惩治网络赌博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现就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关于网上开设赌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等传输赌博视频、数据,组织赌博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开设赌场”行为:(一)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的;(二)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的;(三)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并接受投注的;(四)参与赌博网站
    2023-04-28
    273人看过
  • 最新赌博罪司法解释2024
    法律综合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49次会议、2005年5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34次会议通过)法释[2005]3号为依法惩治赌博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聚众赌博”:(一)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二)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三)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四)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第二条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开设赌场”。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周
    2024-01-19
    119人看过
  • 网络诈骗罪新司法解释最新
    一、网络诈骗罪新司法解释最新网络诈骗罪新司法解释最新是如果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故意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构成诈骗罪,一般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二、诈骗罪钱还了还要坐牢吗诈骗罪还钱了还是需要坐牢的。诈骗还钱属于民事赔偿行为
    2023-04-26
    279人看过
  • 行贿罪最新司法解释未遂构成犯罪吗?
    一、行贿罪最新司法解释未遂构成犯罪吗?行贿罪未遂的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因为行贿罪的定罪立案标准是行贿人员行贿的金额较大,如果金额较小的,就算是行贿既遂的,也不能以行贿罪对其进行处罚,但是如果金额较大,构成行贿罪的,人民法院应当对其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认为区分行贿罪既遂与未遂时,应分不同情况来处理。对为今后获取不正当利益而预先给付财物的,以是否给付财物为既遂、未遂的区分标准;对先已获取不正当利益,然后给付财物的,以是否获取不正当利益为行贿罪既遂、未遂的区分标准。因为受贿人是否为行贿人牟取了不正当利益,表明了是否侵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而且这一标准也能够不放纵那些先为行贿人牟取不正当利益而事后行贿的犯罪。1、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
    2023-04-13
    100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单位犯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挪用资金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刑法第272条规定,公司、企业人员挪用本单位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资金的使用权。行为人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单位失去对该资金的控制和支配,必然影响公司、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损害股东、债权人、公司企业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本罪侵犯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资金即属于公司、企业经营管理的款项,一般指处于货币形态的公司所有资金,主要包括货币、国库券、公司企业的股票、支票、债券、外汇券和外汇额度。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
    2024-01-26
    268人看过
  • 司法解释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是什么
    为依法惩治单位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对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司法解释单位犯罪最高司法机关对于单位犯罪颁布了大量的解释、批复。这些司法解释对统一单位犯罪案件的处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其中缺乏理论支撑,又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归纳起来,这些缺陷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否定标准设置不当(二)单位犯罪的形态结构认识不清(三)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数额
    2023-06-12
    425人看过
  • 最新刑讯逼供罪司法解释
    一、最新刑讯逼供罪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9.9高检发释字[1999]2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刑讯逼供案(第247条)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手段残忍、影响恶劣的;2、致人自杀或者精神失常的;3、造成冤、假、错案的;4、3次以上或者对3人以上进行刑讯逼供的;5、授意、指使、强迫他人刑讯逼供的。二、刑讯逼供罪与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界限两者在主体、主观方面故意、客观方面以及侵害的对象上都相近或相同,因此极易混淆,实践中必须严加区别。1、两者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的犯罪目的不同。本罪是以逼取口供为目的,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是以压服被监管人或泄愤报复等为目的。2、两者侵犯的客体都是复杂客体,即公民的人身
    2023-06-19
    342人看过
  • 最新招摇撞骗罪司法解释
    一、招摇撞骗罪含义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均可构成本罪。二、招摇撞骗罪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冒充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人员;二是此种国家机关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低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职务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是指以假冒的身份进行炫耀、欺骗,关键在于骗,如骗取金钱、爱情、职位、荣誉等,从而获得非法利益。3、本
    2023-04-12
    264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司法最新解释
    一、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释是怎样挪用公款罪司法最新解释如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四)其他严重的情节。第六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
    2023-05-25
    471人看过
  • 最新司法解释环境污染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第三百三十八条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四)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五)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
    2023-04-27
    308人看过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最新司法解释
    根据刑法第417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禁止犯罪活动,向犯罪分子通风报告、提供便利或帮助其逃避处罚,且情节严重,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情节严重包括向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和犯罪集团通风通报,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通报,或向犯罪分子通风通报,提供便利,造成严重后果等。根据刑法第417条的规定,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禁止犯罪活动,但向犯罪分子通风报告、提供便利或帮助其逃避处罚,且情节严重,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情节严重是指向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和犯罪集团通风通报,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通报,或向犯罪分子通风通报,提供便利,造成严重后果等。 帮 助 犯 罪 分 子 逃 避 处 罚 罪 最 新 量 刑 标 准 是 什 么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法律条文或者案例。但是,根据我所了解的,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为犯罪分子提供帮助、支持、协助其逃避处罚的行为
    2023-09-04
    131人看过
  • 单位犯罪司法解释(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法释〔1999〕14号第一条刑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有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第二条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第三条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1年1月21日,法〔2001〕8号(一)关于单位犯罪问题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是单位犯罪。高憬宏、杨万明主编:《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培训教材(实务卷·刑事审判篇
    2024-01-25
    184人看过
  • 最新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最高院解读
    一、《解释》的制定背景和经过(一)关于制定背景第一,制定《解释》是贯彻党中央系列部署,健全公司治理、加强股东权利保护的迫切需要。第二,制定《解释》是依法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法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就是要妥善处理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等利益冲突,尽可能避免公司僵局,为实现公司治理法治化,促进公司持续稳定经营提供司法保障。第三,制定《解释》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第四,制定《解释》是统一适用公司法,妥善处理公司治理和股东权利纠纷的迫切需要。二、《解释》的主要内容《解释》包括27条规定,涉及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五个方面纠纷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问题。(一)完善决议效力瑕疵诉讼制度。(二)依法强化对股东法定知情权的保护。(三)积极探索完善对股东利润分配权的司法救济(四)规范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和损害救济。
    2023-06-19
    43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单位犯罪?司法解释如何规定单位犯罪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20
      我国关于单位犯罪的司法解释早在17世纪英国的《刑法》中就有规定,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问题的研究。
    • 关于最高法院单位犯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14
      最高法院单位犯罪的司法解释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问题的研究,关于单位犯罪的司法解释早在17世纪英国的《刑法》中就有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单位犯罪问题的司法解释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4
      现在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1999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69次会议通过)法释〔1999〕14号为依法惩治单位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对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刑法 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
    • 单位犯罪中的单位认定的司法解释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9
      1、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一般来说,公司实施的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对犯罪起指挥、组织、决策作用的人员,主要是公司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等,也就是人们观念中的公司高管。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因此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范围主要有: (1)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
    • 犯单位诈骗罪有没有刑法司法解释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0-30
      单位诈骗的,应当按照诈骗罪对参与诈骗的自然人进行处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由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危害社会的行为。 成立单位犯罪需要刑法的明确规定,刑法规定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所以单位诈骗的,不设单位诈骗罪,应当按照诈骗罪对参与诈骗的自然人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