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是否是肇事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4 09:23:48 51 人看过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负全部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取得受害方谅解,还可能判缓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是否会坐牢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可能会坐牢,如果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7月20日 09: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肇事者由于自身原因将人撞伤了,并且对被害人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直接驾车而逃的行为,对于肇事者的肇事情节的严重性来给肇事者定罪处罚:(1)对于肇事者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交通事故,并且没有很好的认错行为,直接逃走,导致其受害者死亡,对于这样的案件,只要肇事者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实自己并不知道逃走了以后,被害人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造成死亡的话,或者是,肇事者并没有逃走,而是对被害者进行了救助,但是由于受伤太过于严重,被害人依旧死亡的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确认,肇事者并不具备主观条件或者是客观条件的故意杀人的罪名,这种情况都按照交通肇事来给肇事者定罪并处罚。(2)假如由于被害人的伤势非常地严重,甚至于,就算肇事者对被害人进行了及时且有效的抢救,但是肇事者依然不能够救助成功的话,在这样的情况下肇事者并没有实施救助,而是想要逃掉罪责然后驾车跑掉了,而且,被害人最终被确定了死亡,这样的话,只能够成交
    2023-08-18
    204人看过
  • 二次肇事致人死亡是否是逃逸致人死亡
    一、二次肇事致人死亡是否是逃逸致人死亡对于二次肇事造成他人死亡的案件,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逃避责任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案例。两者在法律层面上有着明确且严格的区别。具体来说,逃避责任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通常是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犯罪嫌疑人为了规避法律制裁而选择逃离现场,从而使得受害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最终导致死亡。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的逃避行为直接引发了受害者的死亡结果,因此,法律对于此类情形作出了相应的严惩规定。如果仅仅是二次肇事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那么这其实是肇事者在先前的交通事故后,由于再次违反交通法规或者其他安全标准,进而致使另外一名无辜人员死亡的现象。尽管这同样构成了严重的违法行径,但是它与逃避责任导致他人死亡在本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判断二次肇事造成他人死亡究竟是否等价于逃避责任而导致他人死亡的问题时,必须依据事实根据来深入剖析肇事者的违规行为是否满足逃避责任导致他人死亡所
    2024-04-15
    248人看过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案情简介】1999年8月8日清晨,龙海颜厝镇的颜某兄妹准备骑摩托车到漳州市区卖鸭子。感觉天气有点凉,妹妹回家取衣服,而哥哥自己骑着摩托车先行出发了。当日5:40许,妹妹骑着摩托车往漳州市区方向行驶。途经漳州大桥附近路段时,发现哥哥躺在地上,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摩托车倒在一旁,而现场没有其他人,不过在距离摩托车不远处,还停着一辆的农用运输四轮车。惊恐不已的妹妹,在一名路人的帮助下报了警。事故发生后,龙海交警大队立即赶往现场。经现场勘查初步认定,停靠在324国道广东往漳州方向车道上的农用运输四轮车,正是肇事车辆,而肇事司机不见踪迹。经鉴定,哥哥因机动车挤压伤,致颅底骨折、左腿股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脑功能、心功能衰竭死亡。警方根据遗留在现场的车辆信息,初步锁定肇事嫌疑人陈某,但此时陈某早已不知去向。之后,警方将其列为网上在逃人员进行追逃。直到2015年7月31日,永春县公安局
    2022-11-03
    100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定罪量刑一样吗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定罪一样,同属于交通肇事罪,但量刑标准各有不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6-12
    279人看过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冒名顶替罪,是否构成犯罪?
    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冒名顶替罪,是否构成犯罪?构成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构成包庇窝藏罪。一般事故前提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况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这按包庇罪、妨害公务罪定性。二、冒名顶替罪触及的刑法罪名有哪些冒名顶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时有发生,冒名顶替的有的是同车的证人,冒名顶替经常涉及到伪证罪以及包庇罪两种罪名。《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的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的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
    2024-01-21
    190人看过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一定承担刑责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负刑事责任,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一、酒后驾车酿成交通肇事罪刑法有哪些规定酒后驾车酿成交通肇事罪刑法的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二、醉酒驾驶撞死人逃逸是什么罪名?行为人醉酒并且无证驾驶撞死人逃逸的判刑标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三、交通事故醉驾重伤二级该怎
    2023-03-15
    133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这在刑法理论界存在非常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包括交通肇事在内的犯罪行为,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中引起作为义务的先行行为,因为行为人犯罪后只有义务承担刑事责任,而没有义务防止结果发生。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交通肇事犯罪行为可以成为先行行为。笔者认为,对于犯罪行为能否成为先行行为应当区别对待。首先,在故意犯罪中,由于可能导致的危害结果正是行为人所追求的或者是行为人为追求其他结果所放任的,要求行为人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其犯罪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结果的发生,实际上就是要求行为人停止实施他渴望实施的某种行为,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不可期待的。因此,故意犯罪行为不能作为引起行为人实施某种特定的作为义务的先行行为。其次,在过失犯罪中,因为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是自以为能够避免而未能避免,或应当预见而未能预见的,他并非追求或放任其行为的危害结果的发生。从逻辑上说,
    2023-04-25
    385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受害人的死亡必须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造成的。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却是因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由他人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死等;就不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再者,必须是行为人逃逸行为在前,而伤者因行为人逃逸而死亡的结果发生在后,两者之间存在这个顺序关系。如果交通事故发生时伤者当场死亡,则不能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适用《刑法》第133条规定的第二种量刑幅度予以处罚。一、有什么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条件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条件:(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2)被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3)被害人死亡是由于逃逸行为而造成的,被害人的死亡除交通行为导致外,未介入其它的因果关系和条件。二、喝酒
    2023-06-26
    355人看过
  • 意外交通肇事死亡事故是不是算犯罪?
    一、意外交通肇事死亡事故是不是算犯罪?驾驶人因为意外造成交通肇事死亡的,属于犯罪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行为是不是等于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行为不等于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
    2024-01-21
    313人看过
  • 无证驾驶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事故罪
    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交通事故罪,而是规定了交通肇事罪。无证驾驶撞人致人死亡的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处罚如下:1、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证驾驶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无证驾驶不可构成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关键包含四个条件:(1)驾车追逐竞驶,过失致人重伤,危害其它买车人安全性的;(2)200ml血液中有80mg及之上乙醇;(3)从业游客运送、校巴等工作中,严重超载或超速行驶;(4)运送危险物品,威胁道路安全。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危险驾驶罪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即危险驾驶的行为危及到了公共安全,给公共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即对不特定且多数人的生命、身体或者财产的危险;2、客观要件。
    2023-07-21
    146人看过
  • 山路驾车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的情况下,造成的他人死亡的行为。本罪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1)客观上发生了致使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2)行为人实施了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另外,这里的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
    2024-05-04
    121人看过
  • 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肇事者是否会被吊销驾照
    一、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肇事者是否会被吊销驾照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当事人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的,涉嫌交通肇事罪,会被吊销驾驶证。吊销驾驶证的情形如下:(1)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3)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4)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2024-01-28
    248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是否适用于所有交通事故致死案件?
    撞死人并不必然导致交通肇事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担处罚的法律基础。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虽然行为人有违章行为,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在时间上不存在先行后续关系,则不构成本罪。交通肇事罪一定是过失犯罪吗?交通肇事罪是否为过失犯罪还需要根据犯罪人员的主观方面来进行确定,如果表现为过失或者疏忽大意过于自信导致的话,那么就属于过失犯罪,否则就属于故意的行为。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
    2023-07-06
    120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是否存在漏洞?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标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处理(一)未介入肇事者本人其他加害行为即交通肇事后单纯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二)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按照解释第六条规定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三)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在逃逸过程中介入肇事者的加害行为,如拖着伤者逃逸故意到车轧人,将受害人抛入水中,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对此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对肇事者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
    2023-07-07
    16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倒车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倒车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3
      倒车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根据高法2000年11月15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第一百三
    • 交通肇事死亡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01
      驾驶车辆肇事致人死亡的,需要区分以下情况来确定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1、故意撞人的,构成故意杀人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过失撞人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构成交通肇事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不符合下列条件的,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全责要不要判刑,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故意犯罪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8
      关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全责要不要判刑的问题: 《刑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对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而言,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并不积极追求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是驾驶人应当预见到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驾驶行为可能会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但是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到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驾驶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6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属于交通肇事罪法定加重情节,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
    • 发生交通事故, 因逃逸致使当事人死亡, 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致人死亡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3
      答:应当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