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合同中容易出现的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0:12:39 339 人看过

那么购房合同中哪些条款容易出现陷阱呢?律师从五个方面为大家展开来讲。

一、定金条款或者定金合同。

购房者一定要注意:一般在购房初期,开发商或者中介机构都会为了保证交易完成而签订一份含有定金条款的购房意向书,定金条款要仔细看,因为如果由于您的个人原因导致交易不成,您可能难以拿回定金。所以,在购房过程中,凡是书面材料出现专业术语或者您含糊难以拿定的词汇要咨询清楚,以免上当受骗。

二、房屋面积。

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往往会在房屋面积上做文章,而且他们会在合同条款声明免责,所以一定要谨慎处理。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可以让开发商将公摊面积和套内面积分别明确地写出来,并且要求开发商在合同中附一张整栋楼或项目的公摊平面图。同时约定建筑面积不变而套内建筑面积发生误差时,以及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均发生变化时的处理方式。

三、违约责任。

注意购房合同的违约责任不对等,为自己可能的维权做准备。

四、房屋质量条款。

实践中许多购房合同纠纷,往往是由房屋质量问题以及相关物业服务问题引发的民事纠纷。出现问题后难以界定责任是诉讼中难以突破的问题,所以在购房合同中一定要事先约定清楚这些条款或者另外签订补充协议。

五、二手房买卖合同中所购房屋权属。

由于房地产合同涉及法律的方方面面,难免会存在一些陷阱和漏洞,希望大家在购房过程中,及时联系相关专业人士答疑解惑,以避免后顾之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4: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购房合同相关文章
  • 购房者警惕“无现金交易”戮穿中介骗钱陷阱
    吸引银行加盟提升房屋中介信用面对房产中介行业的诚信危机,京城一些大型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先后推出各自不同的新业务,以促进二手房中介服务市场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性,比如链家宝业与建设银行联手推出的“二手房交易资金托管”业务,以及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公司正在上海、北京等地与银行联手推出的“无现金交易”业务。虽然名称、内容均略有差异,但这些业务的核心内容相似,就是由银行介入房地产交易资金的监管,利用银行的良好信用来提升中介公司薄弱的信用体系,令消费者放心。链家宝业推出的“二手房交易资金托管”业务是率先出现的引入银行作为资金监管机构的尝试。而二十一世纪不动产机构最近推出的“无现金交易”业务,则将银行监管的范围大大拓宽了,从二手房买卖扩展到缴纳意向金、佣金、房屋租金等二手房交易市场上的所有支付环节。二十一世纪不动产中国公司市场部经理高学忠告诉记者,目前二十一世纪不动产在北京的部分加盟店正在安装银行的PO
    2023-06-10
    494人看过
  • 被拆迁人容易中的四个陷阱
    城市原有的格局已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若要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通过拆迁实现城市空间的延伸和功能的重新布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居住、生活环境也提出更高要求;城市中许多地方已成为旧城区,同时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原来的城市郊区以及农村集体土地也不得不被纳入征收范围,以上种种原因都导致了拆迁的发生。拆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举措,拆掉旧的,建设新的,按理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好事办不好,也就成了坏事。近几年,很多地方的拆迁已经陷入野蛮拆迁的怪圈,拆迁公司只考虑自己的任务,不考虑拆迁户的利益,地方执政者更加关注的是项目进度和执政业绩,在他们眼里被拆迁户的牺牲是应该的,于是很多捍卫自己权利的住户被扣上钉子户的大帽子,似乎维权成了没有大局意识的违法行为。然而事实上,被拆迁人在拆迁过程中往往是弱势的一方,众所周知拆迁方大多态度蛮横、补偿方案说一不二;停水、停电、围堵、挖路是家常便饭,各种
    2023-08-17
    246人看过
  •  警惕购房合同中的交付日期陷阱
    开发商与客户签订商品房合同时,常注明“交付日期”,但实际上并未交付,这是常见的陷阱。此外,拿到房门钥匙就等于实际交付,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陷阱。另外,“入伙通知单”上的日期即交付日期,同样需要注意。为避免这些陷阱,消费者在购房时应详细了解开发商的交房政策和流程,并要求在合同中注明明确的交付日期。常见的几种陷阱如下:1.开发商在未获得产权证的情况下,就与客户签订商品房合同,并注明“交付日期”。2、拿到房门钥匙就等于实际交付。3、利用“交付日期”中概念标准不清来拖延交房。4、“入伙通知单”上的日期即交付日期。拿到房门钥匙≠实际交付日期标题:拿到房门钥匙≠实际交付日期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房屋买卖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合同生效后,买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购房款,而卖方则应将房屋交付给买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买方在拿到房门钥匙后,并不代表房屋已经交付。这是因为,在房屋交付之前,卖方还有可能要求买方
    2023-11-10
    338人看过
  • 购房合同书的六大“陷阱”
    本文介绍关于购房合同书的知识,特别提示购房合同书中隐藏的六大陷阱,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需要注意防范陷阱,并且包括了二手房购房合同书,购房合同书样本,个人购房合同书,购房合同书怎么写,商品房购房合同书等内容,而且提供了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陷阱一计价方式与价款提示:合同第五条已经明确了出卖人不再向买受人收取该商品房房价款以外的费用,那么在合同中由开发商填写的内容上,凡是要求再另交水、电、气、有线电视、宽带等开通费、配套费的,我们都理直气壮要求划去。关于另交款项的,开发商一般放在第六条或者附件的补充协议中进行约定。陷阱二付款方式及期限提示:一般实行按揭都是由买受人提供相关资料,由开发商具体办理贷款手续。那么,就要在合同中对此进行明确,同时要明确因按揭手续迟延办理导致逾期付款的,买受人不承担逾期付款责任。按揭迟延一定时间(具体以能否超过自己承受限度为准)不能办理的,买受人有权解除合同。出卖人应将
    2023-06-05
    142人看过
  • 购房者需注意的购房合同陷阱
    购房者在购房时需注意的购房合同陷阱有那些呢?我们通过一个报道来具体说明。日前,镇江市民马先生致信本报,反映他在购买阳光世纪花园红雨苑叠加别墅时,开发商在合同中巧设陷阱,剥夺其知情权,给他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马先生于2004年11月3日与镇江市润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购买上述别墅。马先生于2005年10月2日接到开发公司交房通知书,验房时,他看出夹层和辅房层高有问题(合同上的标准层高应为2.9米),便没有同意接收房屋。随后,他请人对别墅进行了测量,发现该别墅一楼夹层层高只有2.43米,3楼坡顶房也有部分层高没达到2.9米,共计44.25平方米。马先生多次和开发公司交涉,可至今毫无结果。马先生认为,开发公司在合同中只注明了标准层高,但不包括前厅层高、夹层层高和辅房层高,也没有作明确注明,剥夺了他的知情权。购房合同中注明的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摊面积23.4平方米,但他买的是独立
    2023-06-10
    435人看过
  • 第四篇合同:警惕交易中的陷阱
    16、社会热点:租赁物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由谁承担?典型案例:陈某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从某出租公司租了一辆汽车,从事个体出租业务。宋某乘坐该车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经查,司机陈某负全责。宋某之妻要求陈某赔偿,可是陈某经济困难,没有实际赔偿能力。宋某得知该车是某出租车公司的,将出租车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出租车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出租车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吗?法律分析:出租车不应当对宋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陈某与出租车公司之前的关系是融资租赁关系。所谓融资租赁,是指租赁物由出租人出资购买,并将其租给承租人使用,同时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民法典》规定,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占有、使用租赁物向造成他人人身死亡或财产损失的,出租人不承担责任。据此,本案陈某作为融资租赁的承租人,在他使用汽车期间因重大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其责任应当自负。而公司并不实际支配汽车的运行,因
    2023-06-14
    337人看过
  • 购车合同陷阱包含哪些内容
    一、购车合同陷阱包含哪些内容(一)合同条文严重缺失。(二)双方违约责任不对等。多数合同对消费者违约责任规定得明确具体,而对自身的违约责任要么完全免除,要么变换字眼降低要求。(三)交车质量有问题只修不赔。(四)设置汽车所有权转移的“双保险”条件。(五)擅自扩大“不可抗力”的范围。其实,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以上条款中,经销商把厂家原因、船务运输等不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均列入“不可抗力”范畴。二、合同上没有写一式几份有效吗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最好一式两份,如果只有一份的,只要有双方当事人的签字也有效。合同生效应当具备以下要件:(一)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二)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
    2023-05-03
    286人看过
  • 针对购房合同“陷阱”的对策
    (一)选择一家很有实力和信誉很好的开发商签定合同,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查、核实开发商和该房地产项目的有关证照、资质及这些证照是否在有效期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是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认定的,资质越高,说明其开发能力越强,承担风险及责任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某一个开发企业没有开发资质或者资质很低,则有可能会由于后续资金不足和组织设计施工的经验欠缺等,出现延期交房甚至楼盘烂尾等问题。(二)通过走访法院等其他机构来了解开发商的信用情况、是否涉及诉讼等等然后,才针对自身的风险起草谈判提纲和销售人员进行协商,签订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补充协议,将各个要求明确具体规定好,并约定高额违约金。在整个购房过程中,购房风险在调查之后有的就已经消除,其他的风险通过买卖合同对开发商的约束来消除。(三)签约时对开发商无法取得预售证导致预售契约无效的罚则进行约定。如约定开发商双倍返还定金等
    2023-06-22
    201人看过
  • 租房中容易有哪些陷阱?要如何避免?
    租房须防范中介公司的以下陷阱:设置合同陷阱、隐瞒房屋真实情况、赚取不合理高低差价、合同未履行完毕时要求将钱交给代理人、假冒房东、收取中介费以外的杂费。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条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九百六十四条中介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但是,可以按照约定请求委托人支付从事中介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准备搬入租房要做哪些准备?1.确认门窗等状况良好,所有的钥匙都可以正常使用。2.准备一个文件夹,将所有的租房文件、账单,租房合同、天然气安全证书复印件、水电气等的账单以及维修联系电话,记录所有和租房有关的事项,等等一切和租房相关的文件都要完整妥善的保管好。3.搬入新的租房之后要记得确认你们的重要文件地址如银行账单、学校通讯等地址已全部更新到
    2023-06-28
    420人看过
  • 买房时容易遇到什么陷阱
    1、广告陷阱为了卖掉房子开发商往往会在售楼广告中(包括沙盘、售楼书等)对绿化、会馆、学校、幼儿园、游泳池、健身房、车位、超市、容积率、楼房间距等配套设施做美好的描述,但对于这种承诺又不写在合同里。结果当出现规划变更、绿地变停车场、房屋底下有大水泵、道路开通遥遥无期等情况,买房人要求有一个说法时,开发商却以规划变更已经通过规划部门批准为由推卸责任,或以合同约定不清搪塞,消费者一般很难得到补偿。房地产开发商或代理商就是利用购房者想当然地以为广告内容都会写入合同的心理,瞒天过海。2、销售陷阱,内部认购,加大买房者风险正当买房人认为自己得到了便宜之时,开发商其实也借此机会筹到了资金。更糟糕的是,内部认购的商品房是在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的,其销售行为是不合法的,因此,一旦出了问题,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3、制造假象,在房子数量、户型、朝向等推出和价格的制
    2023-06-02
    318人看过
  • 新版购房合同VS八大购房陷阱
    10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当前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详尽剖析并发布了点评意见,同时警示消费者,商品房买卖合同要警惕九大陷阱:虚假宣传不负责,购房签约先交钱,面积误差设陷阱,一房二卖搞欺诈,模糊标的好圈钱,认购定金难归还,单方扩大解约权,减免责任巧设计,违约责任不对等。针对购房合同中存在的其中八大陷阱,均可利用新合同草案巧妙规避。虚假宣传陷阱:有的房地产公司在广告宣传中多有夸大不实之处。规避依据:新合同草案将签订合同前的广告、宣传资料中的所有图片、资料数据、说明等,如果是具体明确的承诺依据,就可以作为附件写入合同。购房签约先交钱陷阱:广州市某房产公司规定:“在乙方交清首期房款以及本条第5款所列的有关综合费用时,甲方应与乙方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在签认购书时,购房者已交付了定金,提供了立约担保,该条款实际上颠倒了签约与付款的顺序。规避依据:新合同草案要求开发商先到国土房管
    2023-06-10
    243人看过
  • 怎样才能在购房合同中避免陷阱?
    签订购房合同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一)、开发商是否有五证,关系到买方能否取得房产证;(二)合同应使用标准合同文本,不得随意与开发商签订合同,以免发生纠纷;(三)确认房屋的建筑面积和质量;(四)确认违约责任,不要求买房承担不公平责任。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姓名和住所;(二)目标;(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格或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网签购房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网签时一定要审查开发商是否具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有了预售证,则通常开发商也具有了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等。这是买房能否办房产证的关键。2、网签时一定要采用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标准房屋买卖合同文本,并按照文本中所列条款逐条逐项填写,千万不能马虎。3
    2023-07-12
    383人看过
  • 房产交易中的陷阱及对策
    (北京www.51peichang.net:)“售楼书”陷阱售楼书是开发商所做的宣传广告,购房者大都是先被售楼书中所描绘的完美户型、美妙的环境、先进的配套设施及高水准的物业管理等所吸引。可入住后却发现广告中的“美丽的承诺”没了踪迹,本该是绿油油草地的地方变成了冷冰冰的停车场。应对绝招:要从法律上确保售楼书及其他广告内容具有法律效力,就一定要将其内容明确的写到商品房销售合同中,这样才能确保和约束开发商将售楼书中的承诺变为现实。这是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若没有加入在合同中,购房者则很难追究他的违约责任,只能由工商管理部门追究其虚假广告的行政责任。“样板房”陷阱在售楼书的诱惑下,肯定要去看样板房,可是样板房在精致的装修掩护下很难反映房屋的真实情况。如多边角的房屋开发商会用角柜、弧形墙面等来过渡不合理空间,并且样板房的管线由于装修豪华极易被忽视。应对策略:购房者要坚持到现场看一下,
    2023-04-22
    399人看过
  • 购房中的六大陷阱揭露
    商品房相对其他商品的最大特征就是期房销售,也正是因为产品不是现成的,导致可设陷阱的空间很大,让人防不胜防。购房者要顺利买到放心房,就需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猪八戒的灵敏嗅觉、唐僧的通天灵性,还要有一套绝伦无比的防陷绝招。第一大陷阱就是“只准结婚,不准离婚,将爱情进行到底”。落不落订,主动权在你置业者的手中,落了订,你就不得不订预售契约,订了预售契约,你就不能不交购房款。反正从落订那天起,你就娶定了那套房子————哪怕它一而再再而三推迟“婚期”,哪怕它“花容月貌”变“残花败柳”。笔者采访中了解到,置业者关于这方面的官司差不多遇打必输。所以购房者一定要特别珍惜落订的权利。对付这一陷阱的绝招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所谓“青山”又分为“小青山”(《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大青山”(现楼),怎样才可以放松呢?现楼容易理解,为什么见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也可以放松呢?按现行规定,发展商要想拿到预售许可
    2023-06-10
    294人看过
换一批
#购房指南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购房合同本质上是房屋买卖双方就交易行为达成的一致合同,是双方的共同的意思表示。购房合同的内容主要是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例如买方何时付款,卖方何时交房等。购房合同的作用是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交易顺利的情况下,双方凭借购房合同办理过户手续,... 更多>

    #购房合同
    相关咨询
    • 买二手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陷阱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01
      1、房屋手续是否齐全, 2、房屋已出租, 3、合同约定不明确 4、物管费用有拖欠有些售房者在转让房屋时,其物业管理费,电费长期拖欠,且已欠下数目不小的费用,买方不知情购买了此房屋,所有费用买方有可能要全部承担。
    • 购房合同有哪些陷阱 如何防范购房合同陷阱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1
      购房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陷阱比较多,但是常见的主要就是三种,具体包括别商品房认购书套牢陷阱、定金陷阱以及“没收”条款陷阱。要想签订的购房合同可以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那么最好事先就是有意识的采取措施来防范这些可能出现的陷阱。
    • 购车合同中的陷阱,怎么办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3-10
      1、合同条文严重缺失,在购买汽车时,车价是大部分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但等谈好价格,约定了提车时间,要签订汽车销售合同时,却没有多少人会仔细研究合同内容。可一旦在提车、交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合同恰恰是责任认定的关键。 2、双方违约责任不对等,多数合同对消费者违约责任规定得明确具体,而对自身的违约责任要么完全免除,要么变换字眼降低要求。如某合同规定:“买方在接到卖方提车通知后七日内须与卖方办理交接手续
    • 中介房产买房出现哪些陷阱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25
      一、中介,中介人挪用房费的坏习惯很难改变房费交给中介人。现在在二手住宅交易中,买卖双方必须当面交付房费。中介人只履行监督职能。一些中介人经常用各种方法说服客户将房价交给中介人,但房价交给中介人后,中介公司因各种原因延长交易时间,占有,挪用客户房价为公司获利,一些中介人占有客户房价两三个月,给买卖双方带来很大不便。另外,买卖双方在二手住宅交易过程中,资金通过中介支付的话,小中介关门破产是非常危险的。
    • 居间合同中出现的潜在陷阱有哪些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27
      口头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极易相信那些冠冕堂皇的许诺,以为对方许诺的东西就是真能得到的东西,宁可相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不愿怀疑对方的诚意。可是,这种口头合同是最靠不住的,因为并不是人人都是君子,如果碰上对方是小人,那些许诺就会变成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格式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按国家有关法律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