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是合理的吗?
是不合理的要求,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规定,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二、针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取决于哪些因素?
(一)精神受到损害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手段、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过错程度、原因力比例;
(四)原错判罪名、刑罚轻重、羁押时间;
(五)受害人的职业、影响范围;
(六)纠错的事由以及过程;
(七)其他应当考虑的因素。
三、如果双方针对精神损失赔偿协商不一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一)在受害人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发布相关信息;
(二)在侵权行为直接影响范围内的媒体上予以报道;
(三)赔偿义务机关有关负责人向赔偿请求人赔礼道歉。
四、哪些情况属于需要支付精神损害赔偿的严重情况?
(一)无罪或者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六个月以上;
(二)受害人经鉴定为轻伤以上或者残疾;
(三)受害人经诊断、鉴定为精神障碍或者精神残疾,且与侵权行为存在关联;
(四)受害人名誉、荣誉、家庭、职业、教育等方面遭受严重损害,且与侵权行为存在关联。
正常情况下刑事案件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不给予支持的,因为当事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申请只能是在民事诉讼案件中,如果是刑事案件的那么根据法律规定是允许提起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的诉讼申请的,即使提起相关的诉讼申请,法院也是不会对这项诉讼申请给予通过的,一般情况是会给予驳回的处理决定。
-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能否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335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否接纳精神损害赔偿(下)
211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否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421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论文]浅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
317人看过
-
浅谈刑事附带民事和解及精神损害赔偿/王长君
457人看过
-
综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张要伟
286人看过
-
精神损害可以申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9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法院不会支持的。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支持民事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09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法律问题,一个是刑事案件,一个是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可能会造成民事侵权,这也是在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可以附带民事诉讼的缘由,附带民事的诉讼中是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是考虑到被告人承担了刑事责任,大部分没有其他经济负担能力,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加重了犯罪人的负担,不利于改造,有可能还无法实现赔偿责任。其实,在刑事附带民事中,你也可以不附带民事诉讼,而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这样就可
-
刑事附带民事是否赔偿精神损失是怎样的啊??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里明确界定了附带民事诉讼只能因遭受“物质损失”而提起,在立法层面排斥了对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请求的可能。对于物质损失如何定义,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在司法解释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包括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预期必然遭受的损失。”在理解“预期必然遭受的损失”时
-
精神损害抚慰金高还是刑事附带民事附加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28张××(女),河北卢县人,在天津打工,经他人介绍与李××(男)相识后恋爱,于2000年5月非法同居。同年7月中旬,李××与好友林×(男)共同吃晚饭,晚饭后林×提出去歌舞厅,被李××拒绝。李××将此事告诉了张××,张××因前夫有外遇而与之离婚,故对此事深感疑虑,并怀疑李××有外遇,为此二人发生争吵。争吵中李××提出此事可向林×了解情况。7月22日上午,张××给林×打电话,要求当面核实此事,因李××外
-
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并提起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5对医疗费部分凭医院票据能够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不能支持。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2)17号]批复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在该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03年5月2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此做出答复,根据该批复的精神,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在刑事案件审结后以另行提起的民事赔偿诉讼中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