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的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什么规定
1.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有哪些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尚未生效,须经权利人追认才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权利人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如果权利人拒绝追认,则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起无效。包括两种情况: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分情况。
(1)法定代理人实施的,有效
(2)独立实施的,纯获利益的行为有效;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行为有效;其他行为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有效;其他行为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无效。
注: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2.狭义的无权代理
狭义的仅指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在中国,无权代理一般指后者,即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所进行的代理。
注: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注意
1.相对人无论是否善意均可行使催告权。
2.只有善意相对人才可以行使撤销权。
3.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民法典中关于第三人欺诈行为是怎么规定
176人看过
-
民法典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何认定,相关法律规定
474人看过
-
法律上规定的什么是民事欺诈行为?
197人看过
-
民事行为有效的民法典规定
278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第三人欺诈和第三人胁迫的相关规定
483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被撤销的民事行为有效力吗
264人看过
-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具有效力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17民法中的欺诈,一般是指行为人故意欺骗他人,使对方陷入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具体而言: 第一,欺诈系由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实施,而相对人因此欺诈行为陷人错误判断,并进而作出了意思表示。 第二,欺诈的构成并不需要受欺诈人客观上遭受损害后果的事实
-
民法典规定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立的遗嘱的效力怎样?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2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后来取得了完全行为能力,当时所立的遗嘱仍然是无效遗嘱。
-
法律上规定的什么是民事欺诈行为,具体的规定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20欺骗他人使其错误处分财产的违法行为就是欺诈行为,这种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予以撤销,情节严重的欺诈行为还会构成诈骗罪,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民法典规定合同欺诈行为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16合同欺诈行为有哪些 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包括: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合法的,行为人通过订立、成立、履行合同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另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本质是非法的,行为人的行为破坏了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使相对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
民法典对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1-03-15第十三条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十四条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第十五条 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第十六条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