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利的主题不是法律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专利为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3、违法一件发明一项专利申请原则的。
我国《专利法》第九条规定:
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
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以上就是对“专利无效当事人应该怎样行使权利”所进行的解答,我们可以了解到请求人可以放弃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宣告理由及证据。
对于请求人放弃的无效宣告理由和证据,专利复审委员会通常不再查证。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成都网还提供了专业的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再次进行法律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n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
面对专利无效纠纷时应该怎么办
80人看过
-
专利权无效日期怎样确定
202人看过
-
专利无效后专利许可合同的效力判定
414人看过
-
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人应证明该专利无创造性吗
68人看过
-
让一个专利无效,应该从该专利的那个方面考虑?
433人看过
-
专利怎样才能被无效
488人看过
-
让一个专利无效,应该从该专利的哪个方面考虑?台湾在线咨询 2021-09-28目前在中国得出使专利无效的以下几个途径: (1)根据中国专利法22条,不满足新颖性、创造性或实用性; (2)根据中国专利法26条第3款,公开不充分; (3)根据中国专利法26条第4款,说明书不支持权利要求书; (4)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21条第2款,独立权利要求缺少必要技术特征; (5)根据中国专利法33条,修改超出原始公开范围; (6)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条,发明主题不属于授予专利的范围; (7
-
申请专利无效流程应该如何走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4专利权宣告无效的法律后果是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接下来我将谈谈申请专利无效的程序。第一、无效程序的启动。无效程序启动的时间为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授予专利权之日起的任何时候,可以一直持续到该专利权终止后。由于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能够对专利权终止前的某些事项产生影响,因此是允许在专利权终止后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的。第二、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专利复审委员会经形式审查合格受理无效宣告请求从而启动
-
如何判断专利无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6判断专利无效的方法: 1、专利的主题不是法律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 2、专利为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3、违法一件发明一项专利申请原则的。 4、违反保密审查规定的。 5、发明和实用新型,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 6、外观设计不具有新颖性。 7、专利主题属于《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 8、说明书没有足够充分地公开技术内容。 9、权利要求书超出说明书的内容。
-
一个专利为两个专利争议而无效,两个专利无效的话,我该怎么办呢?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6简而言之,两个专利都受保护,若先生认为某一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的规定而不应当授权,可以启动无效程序。但无效是比较复杂的程序,建议先生委托当地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另外关于这两个专利,本人仅从个人从业经验作一个初始的判断,您想无效这两个专利的难度比较大,具体涉及内容比较多也不好给您详细说明,当然,仅凭这些内容是无法准确判断的,还是建议先生先行去专利代理机构咨询,制定一个应对策略,如果有最终结果,可以在留
-
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应该如何提出青海在线咨询 2023-10-17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提出应当按照以下规定: 1、申请时间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2、适用情形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是指被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第四款、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第三十三条或者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或者属于专利法第五条、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