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仲裁案中弄虚作假怎么办?
经济仲裁案中弄虚作假提出申诉等相关的方式来进行处理。经济纠纷仲裁时效适用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而民事诉讼的时效一般为三年,从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七十四条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受性侵未成年人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二、经济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是什么?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经济纠纷的仲裁时效也是从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开始计算的,不过,双方当事人之间如果没有仲裁协议的话,也不能随便提起仲裁,没有仲裁协议只能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话可以考虑到人民法院起诉。
目前我们国家对于经济仲裁过程当中存在着弄虚作假行为,首先是需要严格的按照我国法律当中的规定搜集证据材料的,这样的话就可以提交给仲裁委员会,然后由仲裁委员会仲裁机构人员对这样的一种行为进行处理,相关虚假的证据肯定不能够采纳的。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经济仲裁案中弄虚作假怎么办?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给您解答。
-
弄虚作假将取消购买经济适用房资格
267人看过
-
工作中如何应对弄虚作假?
164人看过
-
仲裁在经济中的操作流程
395人看过
-
员工弄虚作假怎么处理
485人看过
-
交通事故评残弄虚作假怎么办?
111人看过
-
投标弄虚作假未中标处罚
185人看过
经济纠纷仲裁是一种和平解决经济纠纷的方法,指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发生争议时,如通过协商不能解决,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自愿将争议的事项或问题提交给双方同意的第三者依照专门的仲裁规则进行裁决,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 该第三者成为双方选定的... 更多>
-
仲裁裁决中经济合同怎么写?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7经济合同仲裁的裁决是怎么样的: 1、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对重大或疑难的案件,可以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仲裁庭必须执行。 2、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裁决书。裁决书由首席仲裁员、仲裁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3、当庭宣布裁决的,应在5日内发给裁决书;
-
经济仲裁案遇到刑事案件怎么办,仲裁费用能退回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9-05绝大部分的刑事案件,从人被抓直到判刑,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一个刑事诉讼的完整程序包含:1、侦查阶段(公安阶段)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阶段)3、审判阶段(阶段)。
-
交通事故评残弄虚作假怎么办?浙江在线咨询 2023-12-18交通事故评残弄虚作假怎么办? 交通事故评残弄虚作假可以提出异议,同时搜集相关的材料,证明这样的一种鉴定是属于非法的,并且是存在伪造的情况,然后提交给法院。如果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对评定结论不服,其可以选择的救济方式包括申请重新进行鉴定和通过质证排除或降低伤残评定结论的证明力。 1、交通事故评残是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过程。 2、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在专门的鉴定机构
-
虚假诉讼和虚假仲裁如何办理?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23虚假诉讼、虚假仲裁需要对此按照犯罪行为来进行立案处理。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通过捏造的虚假事实,提出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的情况之下,将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处罚。
-
工伤伤残鉴定结果弄虚作假怎么办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8(一)未及时审核并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的; (二)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 (三)未按照规定及时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 (四)未按照规定随机抽取相关科别专家进行鉴定的; (五)擅自篡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的; (六)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当事人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