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买卖合同纠纷如何抗诉
合同产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当事人认为人民法院的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申请检察院建议或抗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二、合同纠纷法定管辖怎么确定
1、因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2、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双方当事人住所地又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购销合同履行地按下列情况确定:
(1)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的,以约定的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中约定的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均不应视为合同履行地。
(2)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3)当事人在合同中队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虽有约定但未实际支付货物,且双方当事人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确定管辖。
4、加工承揽合同。
以加工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
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
6、补偿贸易合同。
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纠纷的当事人申请抗诉的,需要向检察院申请,申请时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认为法院人民法院的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
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等。
-
民事纠纷,涉外买卖合同合同如何处理
361人看过
-
买卖合同纠纷如何区分商事和民事?
133人看过
-
合同买卖纠纷诉讼判决如何
429人看过
-
民事买卖合同和商事买卖合同纠纷的区别
425人看过
-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如何处理,买卖合同纠纷赔偿金
267人看过
-
民事诉讼买卖纠纷没有合同可以起诉吗?
314人看过
合同履行地是合同的履行地点。当事人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没有约定的或约定不明确的,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而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就是合同履行地。... 更多>
-
在民事诉讼法中如何写买卖合同纠纷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31原告:陈某某男,汉族,1xxx年11月出生,身份证号:45xxxxxxxxxxx53,住某某市民乐镇兴民街282号,电话:1837657…………; 被告:梁某女,汉族,1xx年8月出生,身份证号:45xxxxxxxxxx364,户籍:某某县平乐镇平乐村下新队19号,住某某市某某镇二环西路106号永顺名门小区20号楼A1002号房。 诉讼请求: 1、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给原告货款125819.6元;
-
民事纠纷,涉外买卖合同合同如何处理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27涉外买卖合同纠纷中,涉外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于合同纠纷的法律,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涉外合同当事人未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法律。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的,不得违反本法关于等级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
如何防范买卖合同纠纷我们如何预防买卖合同纠纷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31防止销售合同纠纷的方法: 1、使用标准格式文本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合同语言的表述应明确规范,避免歧义; 3、说明具体违约情况和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条的规定,买卖合同是卖方转让标的物的所有权,买方支付价款的合同。 第五百九十六条规定,销售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格、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文本及其有效性。
-
买卖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买卖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天津在线咨询 2023-12-04第二百二十六条强制迁出房屋或者强制退出土地,由院长签发公告,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执行员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房屋、土地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执行员应当将强制执行情况记入笔录,由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3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只要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就可以申请仲裁。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