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些行为对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予以否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0 09:44:52 332 人看过

以下情形下应对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予以否认:

1、为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

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主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3、盗用单位名义,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或者个人私分的。

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是怎样

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

1、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

2、在两罚制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这里的刑罚包括自由刑与罚金,主要是自由刑。

对个人判处自由刑的,又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判处与个人犯罪相同刑罚。例如刑法第220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这里所谓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就是指依照对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2)在少数情况下,判处低于个人犯罪的刑罚。例如个人犯受贿罪的,最重可以判处死刑,但根据刑法第387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此可见,在单位犯受贿罪的情况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的刑罚远轻于个人犯受贿罪的情况。

《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8: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单位犯罪相关文章
  • 关于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否定之场合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以下两种场合应当否定相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作为单位犯罪主体资格:一是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等实施犯罪的;二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笔者认为,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理,需要进行法人人格否认的场合不止以上两种场合,常见的有公司与股东的人格混同、母子公司间的人格混同、企业相互投资引起的人格混同、姐妹公司间的人格混同、实质的一人公司、采用虚假出资或抽逃注册资本手段成立空壳公司、出于非法的目的成立公司以及成立后主要活动违法等几种情形。事实上,实践中已经对此有所突破。一般而言,在民法中能进行法人人格否认的情形,在刑法中当然可以予以否认,但刑法与民法毕竟有别,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否认还应结合案情考虑其他理由(如犯罪所得的实际归属),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实现刑法正义的需要,充分合理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予以自由裁量。(作者单位:浙江省高级人民法
    2023-03-15
    159人看过
  • 单位如何具备犯罪主体资格
    一、单位如何具备犯罪主体资格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条件如下:1.合法性,即必须是依法成立或经有权机关批准合法存在的组织。凡非法成立或未经合法机关批准成立的组织,或者经有权机关批准撤销、解散的组织所进行的犯罪活动,均不应以单位犯罪论处,而应以自然人犯罪对待。2.组织性,即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不同性质的单位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如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于事业单位和机关,不同性质的企业也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如此等等。但任何单位,只要它的成立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不论它的规模有多大,或者它的人数有多少,它的内部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3.独立性,即具有独立支配的资产或资金,能独立从事民事、经济活动,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二、法人代表是单位犯罪的主体吗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并不强调是否为法人,除非是独资私营企业必须为法人,分支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认定单位犯罪关键在
    2023-10-12
    230人看过
  • 哪些人可以被定为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
    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该财物一般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财物,而非某个人的财物。同时,也包括一些具有财产性质的利益,如国内外旅游等。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单位行贿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单位行贿罪,主要指的是企业、公司、事业单位、机关、或其他团体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而实施行贿行为,或者是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给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等方式,导致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立案:1、单位行贿的金额达20万元以上的;2、单位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实施行贿行为,涉嫌金额达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但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为牟取非法利益从而实施行贿的行为;向3人以上实施行贿的;向党领导、司法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贿的;导致国家或社会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07-05
    495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中,哪些情形可能导致主体资格被否定?
    以下两种情形下应对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予以否认: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下列情况不作为犯罪:1、为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主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也规定按照个人犯罪处理。3、盗用单位名义,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或者个人私分的,也是按照个人犯罪处理。二、《刑法》第393条的规定,仅适用于单位行贿罪的主体资格否认。刑事诉讼法违规行为予以协助是否认定犯罪行为人对违规行为予以协助,如果违规行为同时也是犯罪行为,可构成共同犯罪,协助者可成立帮助犯。并且如果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提供作假证明包庇等帮助的,则可构成窝藏、包庇罪。《刑法》第393条,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2023-07-22
    131人看过
  • 自首行为可不可以以单位为主体
    一、自首行为可不可以以单位为主体单位可以成为自首的主体。但是单位自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主动投案,即犯罪单位在犯罪以后,归案之前,主动向有关机关报案。由于犯罪单位本身无法投案,因此,犯罪单位主动投案只能由代表单位的自然人进行。2、主动投案的行为必须是出于单位的意志。单位意志是指,经犯罪单位集体研究作出的决定或者能够代表单位意志的负责人作出的决定,并且向有关机关投案。如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的决定即可以代表单位的意志。3、如实供述罪行。代表犯罪单位主动投案的被委派人或者能够代表单位意志的负责人必须将单位所实施的全部罪行如实交代,而不是仅交代部分罪行或者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的自然人自身的罪行。《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
    2024-01-16
    327人看过
  • 单位(公司)犯罪主体人格否认的民商法基础
    现行《刑法》对单位犯罪的惩治持积极态度。但近年来,刑法学术界及司法实践界有单位犯罪向自然人犯罪回溯的倾向,该种理论基础及制度选择的优劣得失何在,需要我们作一番检视。而且,在笔者看来,这种反思不能就刑法论刑法,而应当将这种单位犯罪主体否认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中,借用民商法的法理研究进行观照,才会更有启迪与受益。单位犯罪向自然人犯罪回归的倾向单位犯罪是1997年《刑法》的新规定,现行《刑法》对单位犯罪的着墨较多,不仅在总则中第30条、第31条作了规定,在分则中,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遍布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贪污贿赂罪诸章,涉及近100个条文,单位可构成的犯罪达120个左右。然而在之后的司法解释与司法实践中,单位犯罪主体往往因失去法律规定单位所应具有的某些法定要素等诸多原因,而在刑法上否定其单位人格,呈现出单位犯罪向自然人犯罪回归的倾向。实践中,经常存
    2023-06-03
    81人看过
  • 受贿罪可以以单位为主体吗
    一、受贿罪可以以单位为主体吗原则上,单位本身不能被视为受贿罪的犯罪主体,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某些情况下单位有可能涉及受贿行为。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主要为国家机关或其他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对于犯有受贿罪的人,如果其受贿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将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具体而言,受贿金额较小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罚金;而受贿金额较大的,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附加刑罚。《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第三百八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二、受贿罪可以在看守所判吗犯下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的人,通常情
    2024-07-26
    341人看过
  • 司法如何对单位犯罪主体进行认定?
    成立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要求单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单位成立犯罪的资格,也是单位承受刑事惩罚的能力。只有同时具备独立财产、行为能力并能破产的单位,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一人公司犯罪主体资格的司法认定一人公司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但并非所有的以一人公司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否认一人公司的单位犯罪主体资格,这就是刑法上的人格否认。它是以公司法上的人格否认为基础,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公司法上的人格否认。对于合法、有效成立的一人公司,在公司法上被否定人格后是否还构成刑法上的单位犯罪主体,需要作具体分析。如果法律要求一人公司的股东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就意味着否定了公司人格。有学者认为,这样的私营公司已经形成了公司即股东、股东即公司的现象,所以,在它们构成犯罪时,应该揭开公司面纱,认定为自然人犯罪。这种观点其实是将公司法上
    2023-07-03
    223人看过
  •  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党支部是否可行?
    该段内容讲述了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以及我国国家机关的分类。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而国家机关则包括国家执政党机关、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和国家政治协商机关。因此,党政机关自然能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和团体。我国的各级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执政党机关、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政治协商机关等。因此,党政机关自然能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 党 政 机 关 能 否 作 为 单 位 犯 罪 的 主 体 ?党政机关作为国家的重要机构,其职能和作用不可替代。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一直以来备受争议。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
    2023-09-11
    430人看过
  • 单位的犯罪主体资格及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
    对于犯罪的主体资格而言,单位(未特别说明,以下单位限定在刑法范畴)和自然人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单位是一个人格化的社会系统,或者说,单位是刑法拟制的人,在刑法上具有独立的人格。刑法中的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条。对于自然人,只要具有特定的认知、意志因素(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就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是否能够被追究刑事责任,关键要看单位的行为是否可以满足一般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主体、主观、客体、客观。对于单位是否具有犯罪的主体资格,具体来说的话就是单位对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是否能够具有清楚的认知,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具有希望或者放任等的心态,客观上是否有可能实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该行为是否能够侵害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只要单位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理论上,单位就应该具有犯罪的主体资格
    2023-08-12
    152人看过
  •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吗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一、怎么看企业是不是独立法人鉴别企业是否是独立法人的方法有:1、通过企业营业执照也可鉴别,如果营业执照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说明该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反之则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判定企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要从成立、财产、名称场所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几个方面来判断。法人独资企业优点如下:1、企业资产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收益权高度统一;2、企业业主自负盈亏和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成为了强硬的预算约束;3、企业的外部法律法规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进入与退出、设立与破产的制约较小。二、职务侵占三千元怎么办职务侵占三千元的,不会判处刑罚,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要求退赔。三千元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
    2023-04-12
    371人看过
  • 单位犯罪以外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单位犯罪是以单位形式实施走私犯罪,不构成单位犯罪的情形有:1、个人以走私为目的开设公司、企业,在进行单位性质的认定后可以判定为非单位犯罪;2、单位实施走私行为的强度以及单位合法经营的状况不符合单位犯罪的标准,即使在有犯罪的情况下,也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3、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且违法所得为个人私有。非单位犯罪情形有哪些?就犯罪主体来说,有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两种。个人犯罪,从字面上看,犯罪主体就是一个人;而单位犯罪则是公司或者企业一个单位所犯下的罪。对于单位犯罪就要接受一定的处罚。为了不犯法,非单位犯罪情形有哪些作为公司和企业该如何避免界定所谓单位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此种观点认识到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也揭示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但它实际上是对刑法条文的一种片面理解,由此推之,单位犯罪即单位所犯的罪,这又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单位犯
    2023-07-02
    319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下可以认定犯罪分子为主犯?
    犯罪分子有以下情形可以认定为主犯: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幕后策划者、现场指挥者;2、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聚众闹事犯罪的聚集者,在整个聚众闹事过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聚众犯罪是指聚集多人共同实施犯罪活动。比如聚众斗殴、抢劫公私财产的犯罪。聚众犯罪不同于犯罪集团,因为一种犯罪聚集了所有人,没有固定的犯罪组织和成员;3、其他在共同犯罪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是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对社会危害负有主要责任的人。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犯罪集团虽然不是组织、领导者,但犯罪活动特别积极,犯罪结果严重或者在其他共同犯罪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直接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分子。认定为贪污罪的情形有哪些认定为贪污罪的情形有以下这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2023-08-04
    261人看过
  • 犯罪的单位可否成为自首的主体
    目前现行刑法无明确规定,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该条款对自首者的称谓是“犯罪分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从表述上看,立法者似乎仅将犯罪的自然人作为自首的主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犯罪单位不能成为自首主体。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由此可见自首主体即为实施犯罪的主体。因此,犯罪单位也可以成立自首。目前,司法解释走在了前面。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联合颁布实施的《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办理单位走私犯罪案件中,对单位集体决定自首的或者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首应当认定为单位自首。”
    2023-03-02
    19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更多>

    #单位犯罪
    相关咨询
    • 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由什么情形能够予以否认?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20
      参与了单位犯罪,也就能够意味着会有一定的处罚,并且在单位犯罪当中,应该有主体来构成,那么什么情形对于单位犯罪不能予以否认呢?根据相关说法,在案件当中否认了特定的单位具有的犯罪主体的资格,也就是单位犯罪主体的予以否认。
    • 2022年哪些主体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4
      1、除了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在内的都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2、像是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社区组织等都不在其中。还有就是没有依法注册登记公司和企业也是不能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 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 公司犯罪主体有哪些,公司是否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逃避刑事责任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5
      公司大体包括总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集团公司。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题的公司主要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通常所说的“皮包公司”,这类公司有名无实,虽然具备法律要求的形式特征,如拥有公司名称、持有营业执照,但没有单位应具备的实质条件。从本质上来说不是单位,所以这一类的公司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应当追究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第二类包括实质意义上的公司,包括总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集团公司等: 一、总公司是依
    •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28
      根据刑法30条规定的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既包括国有、集体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公司、企业、独资、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犯罪的, 按照自然人犯罪对待。团体一般指社团。如工会、红十字会、妇联等。单位犯罪的主体就是实施了刑法分则
    • 自首行为可以以单位为主体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7
      单位可以成为自首的主体。但是单位自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主动投案,即犯罪单位在犯罪以后,归案之前,主动向有关机关报案。由于犯罪单位本身无法投案,因此,犯罪单位主动投案只能由代表单位的自然人进行。 2、主动投案的行为必须是出于单位的意志。单位意志是指,经犯罪单位集体研究作出的决定或者能够代表单位意志的负责人作出的决定,并且向有关机关投案。如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的决定即可以代表单位的意志。 3、如实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