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认定标准:
(一)数量标准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如果一个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信息被众多人所点击、浏览而知道,就说明被害人的名誉已经受到损害,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
被点击、浏览次数确定为“五千次”,是依据实证调研的结果,也参考了有关司法解释的先例。被转发次数确定为“五百次”,与被点击、浏览次数保持一比十的关系,是根据网络传播规律,听取了专业部门意见,进行了技术论证,严格审慎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上述数量标准,是指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或者被转发次数。这就意味着,在计算具体数量时,应当扣除被害人自己点击、浏览或者转发的次数,也应当扣除网站管理人员为维护网站而点击等的次数。此外,还应扣除其他故意虚增而点击等,导致统计失真的次数。
(二)危害后果标准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如果网络诽谤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造成上述后果,显然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构成了犯罪。此种情形就不问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或者被转发次数,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三)主观恶性标准
“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体现了刑法对行为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的重视和评价。
对于这种屡教不改,反复恶意诽谤他人的行为人,不论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转发的次数,也不论是否造成被害人或者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后果,也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一、构成诽谤罪的条件有哪些
构成诽谤罪须符合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捏造某种事实;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而所谓散布,就是通过言语和文字的方法公开在社会上扩散;
3、诽谤行为一定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不一定要指名道姓,但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受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诽谤罪。
-
2024诽谤罪何为情节严重
423人看过
-
诽谤情节严重多少次构成诽谤罪?
311人看过
-
什么叫网络诽谤情节严重
285人看过
-
关于诽谤罪的规定什么是情节严重
496人看过
-
如何算情节严重的诽谤罪
397人看过
-
诽谤罪哪些属于情节严重?
447人看过
-
诽谤罪是否属于情节严重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31只有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才能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不能一概而论,比如造成受害人精神失常或者自杀的,诽谤信息被点击或者被浏览的次数在5000次以上的,诸如此类的情节,对实施诽谤的嫌疑人,可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刑罚。
-
-
诽谤罪情节严重具体指到哪些程度?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5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
诽谤罪立案标准情节严重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6告诉的才处理、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且须公然进行。(侮辱罪、诽谤罪)前款罪,造成恶劣的影响等,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多次侮辱他人。并不要求被害人在场;对执行公务的人员,要公众,使其人格,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所谓情节严重;因公然侮辱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者自杀身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后果严重等情形、拘
-
侮辱诽谤罪如何界定情节严重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21侮辱诽谤罪界定情节严重,是需要根据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对于受害人的影响程度来确定的。关于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内容,相关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此时是需要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等综合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