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原则的组成具体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2 11:00:55 65 人看过

罪刑法定原则的组成:

1、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普遍接受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在刑法各项基本原则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核心原则。

交通肇事后逃逸与罪刑法定原则

1、先看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司机酒后驾驶,在路上撞到一个行人,司机当时没有逃逸,而是下车看着倒在地上的伤员无动于衷,他当时对旁人说要等交警来处理这件事,但是没有立即把伤员送到医院抢救,(估计他当时是想让伤员直接死亡,一了百了,以免后面的医疗费等一大堆费用和麻烦事)过了一段时间后,肇事司机把受害人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说抢救无效,受害人已经死亡。肇事司机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立即逃跑,死者家属一直找不到该司机,第二天肇事司机又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受害人的死亡与没有抢救及时肯定有关系,但是,肇事司机当时的确也没有逃离案发现场,而且这个肇事司机也的确把伤者送到医院。

2、97刑法颁布后一段时间里,罪刑法定原则受到了轰轰烈烈地宣传和赞扬。随后,人们逐渐淡忘了这个重要的原则,在很多案件的审理中,人们更多地和习惯地用社会危害性、民愤、立法意图等扩大或缩小对刑法条款的解释和适用,导致罪刑法定原则被搁置。

3、对于上述案例,涉及到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对肇事后逃逸的解释,这个肇事后逃逸的情节直接影响到本案的量刑。

4、肇事后逃逸解释涉及到对立法意图的揣摩:一种意见认为之所以设置这个情节是因为防止肇事者逃避法律的惩罚;另一种意见认为之所以设置这个情节是为了使得受害人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5、按照第一种意见,如果交通肇事后,不去抢救伤员,而是跑到交警大队去自首,受害人不能得到及时送医院救治而死亡,就不能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为肇事者没有逃避法律惩罚的意图。肇事者虽然离开现场,行为外观是肇事后逃逸,但是由于他是去交警部门投案自首,不但不应该按照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处罚,还应该考虑其是否有自首情节。(当然,有判例认为肇事后报警等待交警来处理不认定为自首)

6、按照第二种意见,如果交通肇事后,不去抢救伤员,而是跑到交警大队去自首,应该视为肇事后逃逸,因为设置肇事后逃逸这个情节,是为了使得受害人得到及时救治。你不去抢救伤员而离开现场,导致伤员得不到救治而死亡,符合设置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的立法意图,从而应该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第二种解释下,肇事后跑到交警大队去,根本不能认定为自首,相反要认定为肇事后逃逸。肇事者可能会辩解自己:根本没有逃逸的目的,而是犯罪后投案自首行为。

7、本案中的情形更加让人晕乎,肇事后根本没有离开现场的行为,而是等待交警来处理,不积极抢救伤员送医院,导致伤员由于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从行为外观来看,由于没有逃逸现场的行为,能否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我认为不能适用,原因是必须维护罪刑法定原则。

8、我认为上述第二种意见,就是从立法意图角度对法条中的肇事后逃逸做了扩大解释。在这种解释下,把交通肇事后,不去抢救伤员,而是跑到交警大队去接受处理的行为视为肇事后逃逸了。这种扩大解释本身就已经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了,但是由于利用了立法意图来解释,并且肇事者也确实有肇事后离开现场的行为,故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在本文开始陈述的案件中,由于肇事者根本没有离开现场的行为,如果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就是为了惩罚而惩罚了,严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9、也许有人认为这个肇事者即使没有逃离现场,但是其不抢救伤员而让其流血过多导致死亡结果,是否存在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从而认定其为间接故意杀人呢?这种疑问涉及到另一个更加复杂的理论问题:犯罪后(不论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罪犯是否有抢救受害人的义务?如果罪犯不去抢救受害人,是否视为放任更加严重的犯罪结果的发生?

10、甲只有伤害乙的故意,用刀刺伤了乙后,看到乙的伤口在流血,没有送乙去医院抢救,而是逃离了现场,或静坐在现场观看乙流血过多死去。这种情况下,能否认定甲是间接故意杀人呢?我认为只能认定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如果认为犯罪后罪犯有抢救受害人的义务,一旦不履行这个抢救义务就是间接故意犯罪的话,不仅违反常识,要求犯罪人必须积极消除犯罪后果(既然要抢救,何必先犯罪呢?),而且也是用附加法定义务的方式对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做出了重复评价。

11、对于过失犯罪,一般也不应该赋予犯罪人抢救受害人的义务,否则,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界限将被混淆,现行的过失犯罪很大程度上要被没有履行抢救义务的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替代。

12、由于交通肇事后,现行的民事赔偿责任非常重,很多肇事者出于担心赔偿个倾家荡产而采取逃逸的方式,其后果是导致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或被后来的车辆压死。因此,可以认为肇事者是出于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其后果是使得受害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97刑法133条的立法想解决这个问题而设置了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3、可以认为97刑法133条的立法意图是为了使得受害人得到及时救治而设立肇事后逃逸这个加重情节的,但是用词不当,不应该选择肇事后逃逸这种更加侧重惩罚肇事者逃避法律责任的语词,而应该直接赋予交通肇事的肇事者以抢救受害人的法定义务。即原法条应修改为:交通运输肇事后不积极抢救受害人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不积极抢救致受害人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旦肇事者不履行抢救受害人的义务,不论其离开现场去报警,还是静等交警来处理而不抢救受害人,都属于这个加重情节。而且在这个加重情节下,不讨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问题,仍然放在交通肇事罪这个过失犯罪的中作为一种加重情节,只要出现不作为的违反法定抢救义务就构成该加重情节。当然,交通肇事罪的抢救义务应该看成是过失犯罪中赋予行为人抢救义务的一个特例,不能推而广之到所有其他的过失犯罪中。

14、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133条还没有修改前,至少不能扩大解释肇事后逃逸到静等交警来处理而不抢救受害人的情形,这是维护罪刑法定原则所必须的。正如在聚众淫乱罪中,在现行刑法还没有修改前,不能缩小解释成在公共场所聚众淫乱才受处罚。也正如在赌博罪中,不能缩小解释成在私人空间聚众赌博不构成赌博罪一样,尽管赌博罪也是扰乱公共秩序罪的一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1日 15: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罪刑法定原则相关文章
  •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非法组织卖血会损害公民的身体健康。我国刑法规定,认定标准:第一、非法采集血液的;第二、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第三、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出现上述情况的,不仅会让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还会进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的,那么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何构成非法组织卖血罪?构成非法组织卖血罪的构成:(一)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二)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必须为故意;(三)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血液管理制度和公共卫生;(四)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行为。《刑法》第三百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3-07-01
    120人看过
  • 税收法定原则是什么具体怎么落实
    “税收法定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共同构成公民财产权和人身权保护的两大基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这是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形势下,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其中就税收法定原则,新立法法作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制度突破—将税收基本制度独立出来、作为第六项单列。新修改的立法法对税收法定原则作出的这一明确规定,将深刻和长远地影响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注定会载入中国法治史册。那么,在新立法法时代,又该如何全面推进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从形式法定到实质法定本次立法法修改,在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上有重大突破,值得高度肯定。从理论上讲,税收法定可以分为形式层面的法定和实质层面的法定。一般认为,税收法定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传统的税收法定不问税法的具体内容,仅要求以法定形式规定
    2023-05-05
    311人看过
  • 单位行贿罪刑罚的具体运用原则是什么?
    对单位行贿罪的处罚标准有:1、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4、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单位行贿罪具体如何认定认定对单位行贿罪的条件是: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单位正常管理活动。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且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客观方面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财物,或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
    2023-07-12
    272人看过
  • 成文的罪刑法定又称什么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根据预测可能性原理,罪刑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刑事司法应当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3)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因此,对刑法的适用应严格适用,而不能类推适用:对刑法的解释也应当严格解释,而不能类推解释。(4)刑罚法规的适当,包含刑法明确性、禁止不确定刑和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项内容(确定的罪刑法定)。刑法明
    2023-03-10
    119人看过
  • 新刑诉法案例审判的原则具体是什么样的
    新《刑事诉讼法》中的案例审判的原则是:一审案件一律公开审判的原则,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新刑诉法案例审判的原则具体是什么样的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2022-07-04
    62人看过
  • 宪法解释的具体原则主要是什么
    一、宪法解释的具体原则主要是什么?一是恪守宪法精神原则。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都有其内在的基本精神。宪法精神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物,它一般都是通过宪法基本原则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而且这些原则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受到影响。因此,宪法解释活动必须始终恪守并维护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而不能与之相悖。否则,宪法的权威、法制的统一就都无法维持。宪法精神是宪法的灵魂,是维系国家宪法制度的基础。因此,恪守宪法精神是宪法解释的首要原则。二是适应社会需要原则。众所周知,宪法解释制度存在的逻辑基础在于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因此,宪法解释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宪法解释将丧失其存在的正当性。当然,适应社会需要也是有限制的,这一限制就是上述恪守宪法精神原则。换言之,在遵循宪法精神的前提下,宪法解释不必拘泥于宪法规范的文字表述,而是可以按照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其作出灵活的解释,以满足社会变迁对宪法规范的
    2023-04-13
    322人看过
  • 合议庭的组成原则是什么
    1、合议庭由若干人组成,但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单独审理,其他案件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除外,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由合议庭主持。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者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各级中级人民法院以上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至五人组成合议庭。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由三名审判员组成,对死刑和死刑缓期执行进行复核。合议庭的组成规则院长或者刑事审判庭庭长应当指定一人担任合议庭庭长。庭长、庭长参加案件审理时,应当亲自担任庭长。人民陪审员不得担任审判长。第一审合议庭可以包括人民陪审员。除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凡23岁以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均可当选为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履行职责时
    2023-05-07
    324人看过
  • 上诉不加刑原则法律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呢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仅有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判重于原判决所判刑罚的审判原则。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上诉不加刑原则,只适用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被告人一方上诉不加刑的规定的限制。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不管被告人一方是否提出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既可以依法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也可以依法减轻或者免除被告人的刑罚。但是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经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后,改判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核准。共同犯罪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对其他第一审被告人不得加重刑罚。一、判刑后上诉一般是几天有什么影响会加刑吗对一审刑事判决不服,上诉期限是十天。刑事中有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法的
    2023-03-08
    333人看过
  • 偷窃罪刑罚的具体适用原则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为起点。个人盗窃公私财物虽未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也可追究其刑事责任:1、扒窃作案的;2、以破坏性手段盗窃并造成公私财产损失严重的;3、入户盗窃的;4、教唆未成年人盗窃的;5、劳改、劳教人员在劳改、劳教期间盗窃的;6、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或者管制、监外执行期间盗窃的;7、曾因盗窃被治安处罚3次以上或者被劳动教养2次以上,2
    2023-07-11
    55人看过
  • 刑法定原则的犯罪构成
    在新的罪刑法定原则下,依据旧的类推制度产生的刑法理论已不再适合。对于犯罪构成理论,就要依罪刑法定原则来从新审视。我国过去的关于犯罪构成的刑法理论都是从类推制度角度来认识的。如传统理论认为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再有所谓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件组成的具有特定的犯罪性质和社会危害性的有机整体。依据这些理论必然推出犯罪构成四要件说,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旧刑法规定类推制度,本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可以比照本法分则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但是应当报请最高法院核准。那么依犯罪构成四要件说来认定犯罪,司法者既可认定哪些行为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又可类推认定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这实质上是对刑法没有规定保护的新的犯罪客体的类推认定。在罪刑
    2023-04-22
    436人看过
  • 量刑是什么意思,量刑的原则具体有哪些
    量刑是什么意思量刑,即刑罚裁量,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量刑作为一种刑事司法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决定是否对犯罪人判处刑罚。量刑的基础是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所以,量刑首先要解决是否有必要对犯罪人判处刑罚的问题。2、决定对犯罪人判处何种刑罚和多重的刑罚。3、决定对犯罪人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4、将数个宣告刑合并为执行刑。量刑与定罪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活动中两个紧密相联的重要部分,定罪是量刑的必要前提,量刑是定罪的必然归宿。没有定罪,量刑无从谈起;定罪不准,量刑必然不当。前者运用的是犯罪构成理论,后者适用的是量刑原则。准确定罪,适当量刑,是正确适用《刑法》的必然要求。入户盗窃未果属于未遂吗量刑的一般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刑的范围内或基础上,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适用刑罚或者处罚轻重的指导思想和准则。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
    2023-03-02
    500人看过
  • 轻伤鉴定的具体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鉴定工作应当始终遵循实事求是这一核心原则,坚定不移地以损伤者所受到的致伤因素直接导致其身体机能出现的原发性损伤为主导依据,并且将因这些损伤而引发的各种并发症状或后遗症纳入综合分析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鉴定评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轻伤鉴定标准主要是基于听觉、视觉以及其他多种器官功能遭受部分障碍等基本条件;同时,还要关注到人肢体或容貌方面的毁损情况;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对人身健康产生中度伤害程度的损伤,诸如轻伤一级与轻伤二级亦应得到足够重视并进行妥善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24-07-25
    198人看过
  • 量刑证据分析论证的原则具体是什么
    不得重复评价原则和全面考虑原则是量刑证据分析论证应当遵循的原则。禁止重复评价原则既是立法原则又是司法原则,既是定罪原则也是量刑原则。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对于准确地定罪、合理地量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其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利于刑法保障人权功能的实现。量刑证据分析论证的原则具体是什么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五条 刑罚的
    2022-07-09
    146人看过
  • 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有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1、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只要行为人构成了共同犯罪,即使只实施了部分行为,也要对共同实行行为造成的全部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2、区别对待原则:在以上原则的前提下,区分主从犯,在处罚时对主从犯分别量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起辅助作用,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某种具体犯罪活动,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某种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有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按照步骤走,点击#法律咨询#→同城律师→按专长找→选要找的纠纷→点咨询我,选择电话咨询即可沟通!为什么要用法律保护自己~法
    2023-12-11
    334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更多>

    #罪刑法定原则
    相关咨询
    • 董事会成员的组成规则具体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01
      1、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3-13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股份有限公司应一律设立董事会,其成员为5-19人。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对内掌管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公司设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副董事长一人,董事长、副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董事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董事在任期届满前,股东会不得无
    • 刑事诉讼法疑罪从无原则原则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样的,具体是什么意思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26
      审判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项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是对疑罪从无原则的典型概括。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三)项规定,“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这也是在审判阶段贯彻疑罪从无原则的表现。“从无”即是无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
    • 罪刑法定原则有哪些具体内容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9
      1、绝对禁止适用类推,但是不禁止扩大解释,把刑法的明文规定作为定罪的唯一根据。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能通过类推或者类推解释以犯罪论处。 2、绝对禁止适用习惯法,把成文法作为刑法的唯一渊源。对于刑法上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允许通过适用习惯法定罪。 3、绝对禁止刑法溯及既往,把从旧原则作为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唯一原则。对于行为的定罪量刑,只能以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为依据,行为后颁行的新法没有溯及
    • 刑事案件量刑具体的原则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17
      量刑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首先要以事实为依据,即以客观存在的犯罪的一切实际情况为依据。(1)查明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即查明行为人是否符合犯罪主体条件,做了什么,主观上是故意的或者过失的,危害了什么。(2)确定犯罪性质,即正确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犯罪性质不同,社会危害不同,法定刑也不同。只有确定性,才能正确量刑。(3)全面考察犯罪情节是指构成要件以外的各种主客观事实,如
    •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犯罪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应当以什么原则定罪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7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法本身固有的、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意义的原则,是在制定刑法和适用刑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我国刑法确立了三大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的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的不处罚”。即什么行为是犯罪?犯何罪?处何刑?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该原则的确立,大大限制了法官在定罪和量刑上的随意性,有效地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