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在燃料电池领域有着20余年研究经验的丰田终成正果,将一款名为Mirai的燃料电池车推向市场。这款被业界广泛关注的燃料电池车被看作是丰田向传统汽车叫板的开山之作。然而,今年1月6日,丰田宣布将向汽车行业无偿提供其独有的约5680件燃料电池相关专利的使用权,一时间,让部分汽车厂商感到幸福来得有些突然。
随后,丰田官方解释称,此举主要是为了寻找在燃料电池车方面的志同道合者,以专利开源为契机,共同推进燃料电池车的普及推广,从而摊薄研发和制造成本,以便使这条路走得更宽。
尽管看上去很美,但有业内专家表示,丰田公开专利的诚意并非想象的那样单纯。与特斯拉公开专利所不同的是,丰田此次增加了多项限制性条件。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标准路线未定,丰田此举意在与同行一起推动燃料电池车的普及,催熟产业链,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行业,并且不乏有与特斯拉进行技术路线博弈,以争夺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话语权之意。
公开专利另有目的
整合优势牵制对手
1月6日,在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丰田突然宣布,将开放公司5600余件汽车氢燃料电池专利使用权。按照丰田的规划,在市场导入初期,即2020年底前,将无偿提供燃料电池组约1970件专利、高压储氢罐约290件专利、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约3350件专利。此外,为促进加氢站尽快普及,丰田将无限期无偿提供制造、供给氢气的加氢站相关约70件专利的使用权。在使用这些专利时,使用者需向丰田提出申请,就具体使用条件等进行个别协商后签订合同。
无独有偶,在2014年6月,特斯拉公司也曾宣布将无偿开放公司的所有专利,此次丰田复制特斯拉的思路,被业界认为是丰田在挑战特斯拉的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同时颠覆和改变燃料电池在汽车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尽管两者都宣称免费公开各自专利,然而,业内人士却看出了不一样的地方。
两家公司的开放专利政策都是为了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吸引更多的研发资源,进而提高其行业发展速度。在专利开放方面,与特斯拉相比,丰田设置了更多的限制,例如,其专利免费使用的时间截至2020年,而且明确限制了使用范围不包括汽车之外的产业。而特斯拉则没有明确相关的限制,这与两家公司的专利实力及其专利成本有关。PatSnap智慧芽首席专利分析师贾郡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的专利数量较少,并且不直接持有电池专利,而丰田拥有的燃料电池相关专利达5680件,因此,丰田此次开放专利的影响要大于特斯拉。当然,要进一步降低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准入门槛,还需要其他专利持有人,如松下、本田、通用等汽车厂商的跟进。
而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看来,丰田刚对Mirai燃料电池车进行小批量投放市场就无偿开放诸多专利确有深意。无偿放开专利使用权意味着将在技术上掌控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取向和路径,以及使其相关标准国际化。无论谁使用,都不可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超越有20几年积累的丰田,这一点丰田有自信。许艳华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于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长,必须有基础设施保障,因此,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普及仅靠少数几家车企难以成势,无偿开放专利将促使更多企业参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和商业化。
国内企业谨慎借鉴
避免落入专利陷阱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在我国还处于样品开发阶段,并且只有上汽集团等少数几家厂商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免费公开专利对于国内汽车厂商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链基本还没有形成,丰田开放专利的确给国内车企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但要想完全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并非易事,目前上汽集团在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方向和趋势上不会有太大调整。上汽集团技术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免费并不意味着可以免责,面对公开的专利,国内企业如何合理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对于国内车企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进行专利合作前,最好请专业的专利律师介入,从专利引进、布局、许可各方面做好基础工作,一方面防止自己落入竞争对手的专利陷阱;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占领先机。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房德权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专利公布的信息往往比实际技术更简单,但作为一种公开技术方案的文本,相对其他文献来说,专利已经记载了所需实现技术目的最详细的技术方案,在目前的背景下,国内车企如果能对丰田公开的专利进行详细研究,应该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企业自身的技术发展。
-
阴谋与合谋
274人看过
-
这样的阴谋是拆迁协议中的拆迁阴谋
301人看过
-
什么样的阴谋属于协议拆迁的阴谋
480人看过
-
外资并购:阴谋还是策略
496人看过
-
揭开“高息返租”的阴谋
352人看过
-
你所不知道的海外专利围剿阴谋
352人看过
专利使用是指专利权人在专利法规定的范围内对其专利享有的权利的实际行使。这包括在专利有效期内,持有者可以在经济活动中独占性地使用、制造、销售、许可他人使用或出售其专利技术。 专利使用有助于激励创新,促进技术的传播与应用,也为专利权人提供了经济... 更多>
-
利用职权谋利,虚开2021年多万判多少年呢!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4根据《刑法》 一、单个罪的最多有期徒刑是15年第四十五条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二、关于最多有期徒刑是20年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
利用职权谋取利益怎样处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5《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五条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什么是利用资源谋取私利甘肃在线咨询 2021-08-20利用公司资源谋取私利属于职务侵占罪,一般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
-
谋取不当利益与谋取不当多位权益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41999年两高《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2008年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政策规
-
行贿间接利用公权力谋利规定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12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同时根据《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必须同时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条件,才能构成受贿罪。然而在不久前颁布的《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两高做出了如下规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