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权,如果债务人予以确认,则可以因此使该不完全债权转化成为完全债权(债权的执行力复活),虽然该债权所附的担保权并不能当然地随之复活。债权的执行力复活的同时,其对外效力也一同复活。要注意不是代位权无诉讼时效,而是行使代位权没有期限,直到债务被收回为止。
一、代位权的优先行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代位权行使的法律后果是: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二、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力有什么方面
行使代位权的法律效力是:
1、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在法院确定代位权成立之前,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权利只受到限制,但没有丧失;
2、债权人开始提起代位权诉讼后,债务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的诉讼将受到限制,只能起诉超过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请求金额的部分债务人;
3、债权人胜诉后,债务人与债权人、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将全部或部分消除。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仅限于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对方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三、代位权所行使的效力有哪些
代位权所行使的效力如下:1.对债务人的效力。代位权行使的结果直接归于债务人,债权人虽可以直接要求债务人的债务人直接将给付交给债权人,但这只是代位受领,所以其归属权仍然是归债务人所有。2.对于债权人的效力。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后,应将其所取得的利益交付债务人,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与未行使代位权的人处于同一法律地位。
-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区别
487人看过
-
代位权诉讼与直接诉讼有何区别
135人看过
-
关于代位权无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193人看过
-
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否提起代位权诉讼
279人看过
-
区别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关键
160人看过
-
代位权诉讼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吗
170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民法总则中的诉讼时效和诉讼地位的区别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6司法解释有规定,都按照三年来处理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8〕12号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第一条民法总则施行后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的,应当适用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关于三年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当事人主张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二年或者一年诉讼时效期间规定的,
-
债务人诉讼人和代位权,什么区别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22代位权诉讼和债务人诉讼的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要求人民法院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对对方的权利,但该权利属于债务人自己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限于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对方对债务人的辩护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
物上代位权和代位求偿权的区别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5(1)权利性质不同 代位求偿权属于债权的法定转让,代位权则属于债的保全范畴。 (2)权利内容不同 代位求偿权行使的是属于债权人自己的权利,代位权行使的则是属于债务人的权利。 (3)权利效力不同 代位求偿权行使的效力直接归于债权人,而代位权行使的效力归于被代位的债务人。 (4)产生权利的原因不同 代位求偿权仅产生于保险合同,而代位权则无此限制。 (5)行使权利的条件不同 代位求偿权的行使以保险责任范
-
对于代位求偿权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诉讼时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30首先,鉴于保险审判工作中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突出问题,《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6条规定:“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自其取得代位求偿权之日起算”。其次,由于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就取得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赔偿的权利,故此处的“取得代位求偿日”可以理解为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司法解释采纳的这种观点,更为符合司法实践,从我国保险经营的实际状况来看,保险理赔可能会因为鉴定、诉讼等
-
股东直接诉讼与代位诉讼的区别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4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基于股份所有人地位向其他侵犯自己利益的人提起的诉讼。此处侵犯自己利益的人包括股东所在的公司及董事或其他股东。原告是被侵犯利益的股东,被告是公司或者是公司的大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原告是公司的股东,被告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