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使大多数行政案件要经过判决阶段,而判决只能针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除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变更外,通常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只能判决维持、撤销或作出确认判决。如果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无论法院是否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依照职权均可以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增加了纠纷解决的时间;如果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案件适用调解,可以在一审中结案。
2、不适用调解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原告非自愿撤诉案件的增多。在审判实践中,大量的案件是原、被告在法院默许乃至动员下通过协调解决的;被告改变、撤销被诉的行政行为,或者作出原告要求的行为,原告认为达到诉讼目的,申请撤诉,法院准许撤诉,诉讼就此了解。
3、限制了法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法官处于一种机械判案的境地。从司法实践看,不适用调解不利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沟通,不利于纠纷的最终解决。
4、增加了人民法院诉讼成本和当事人的诉累。就我国行政诉讼的现实状况而言,行政诉讼步履艰难,令人堪忧。至2002年,全国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总共70万余件,有的法院全年没有一起行政案件,行政庭“门可罗雀”。“民告官难”、“行政审判难”,是许多人的感慨。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行政审判程序的单一性不无关系。
(二)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的优越性
1、调解有利于当事人息诉,能够实现纠纷和矛盾的彻底解决,减少上诉、再审、申诉、缠诉等现象的发生。调解制度能缓解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使纠纷得以彻底解决。判决固然更有利于实现的公平,但也易导致双方当事人隔阂的加深、对立情绪的加剧,相对人“赢了一时,输了一辈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就背离了立法的初衷。调解制度在平和友好的氛围下,通过法官的斡旋,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化干戈为玉帛,使争议不仅在法律上得以彻底解决,也在心理上得以真正消除。
2、调解有利于解决执行难问题。调解的促成便于当事人履行义务,减少了上诉环节,避免了执行难的现象,虽然调解协议的达成,并不能保证义务人即时履行或者自觉履行义务,但调解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3、调解有利于提高法院工作效率。调解可以较大地提高法院的审判工作效率,有利于法院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调解还可以在原告的诉讼请求之外一并解决更多的争议,而不必另案处理,符合法院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主题。
4、调解有利于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保证社会稳定。保证审判的效果,维护社会稳定,既是社会各界对法院的要求,也是法院自身的需要,调解能够达到当事人无反悔、无申诉、无上访的结果,是法院的理想境界,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5、调解可以降低诉讼成本,实现诉讼经济。诉讼经济原则已成为诉讼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审判是高成本的,审判中双方当事人处于对立地位,各方为赢得诉讼,在举证与反证、立论与驳论的“诉辩拉锯战”中,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耗费。而诉讼周期的延长及上诉、申诉比例的上升,又增了国家司法资源的消耗,导致双重的高成本。调解制度的存在,则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使当事人有可能以最小的诉讼代价获得最大的诉讼效益,并能有效节约司法资源。
6、调解是诉讼中的合法行为,是终结诉讼,解决纷争的重要手段。具有实质上的法律效力。调解协议与裁判文书的效力相当,可以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改变变相调解产生的弊端。
-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法理分析
165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因是什么
210人看过
-
治安管理行为不适用调解适用哪些
430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当有条件时适用调解
350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的有什么案件
391人看过
-
行政赔偿诉讼适用于调解是否正确
280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什么意思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1不适用调解,主要是指人民法院不能以调解书的形式结束案件的审查。至于在受理之初,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作些法律上的解释工作,晓之以理是可以的,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也是允许的,但应以人民法院裁定的形式结案。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这是由行政争议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行政争议是因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而发生的,行政权是国家的法定权力,它的行使是依据行政法进行的。第二,行政争议所反映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纵向的管理
-
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吗行政赔偿诉讼的适用范围及程序是怎样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4行政赔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诉讼请求,适用《行政诉讼法》的一般规定以及《国家赔偿法》的特别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裁判赔偿争议的活动。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行政赔偿诉讼适用调解,就是人民法院可以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作协商、调和工作,促使双方相互谅解,以达成
-
法院适用行政诉讼调解怎么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11《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
-
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和诉讼不适用调解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6行政机关拥有行政管理权力,同时这也是一种义务,不能随意放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代表国家依法作出的,本质上是一种执法行为,不能进行调解。
-
调解法律适用的条件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9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保险法、交强险保险条款,商业险保险条款四、****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六、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重要的这些就基本解决问题,细致的那就多啦,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多多益善!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