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卡被拿去诈骗当事人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一、没有证据可以报诈骗吗
没有证据也可以报诈骗,刑事诉讼法赋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报案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受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2、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三、怎样通过刑事程序追究刑事责任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
别人拿自己的卡诈骗会被判刑吗
334人看过
-
别人用自己的手机卡诈骗自己会受牵连吗
335人看过
-
卖手机卡给别人拿去诈骗会判多少年
355人看过
-
把自己的银行卡给别人拿上诈骗,自己会有什么罪
157人看过
-
手机卡被骗去诈骗了犯法吗
412人看过
-
14岁可以自己去办手机卡吗
95人看过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
手机卡被他人用来诈骗自己会获罪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9如果没有参与,不是共同犯罪,也不会获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如果被人骗去做诈骗,自己去会如何判刑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5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帮助,办理取保候审;阅读案卷,调取有利证据,查清案情,尽最大努力争取最低刑期,以免错过最佳时机,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如需帮助,请来电或来所面谈。
-
精神病人被人抢了手机是不是拿回去自己自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3精神病人将自己的手机抛弃被人拾得需要返还。 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将自己手机抛弃的行为不是有效的抛弃手机所有权的行为。精神病人对手机的所有权不因为抛弃这一行为而归于消灭,其对手机仍然享有所有权,手机不属于无主动产,他人即使拾得被精神病人抛弃的手机,也不能因为先占取得手机的所有权,仍然需要返还。
-
银行卡被人拿去诈骗怎样判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28《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
-
怎么证明自己被诈骗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31建议您收集被欺骗的证据,如在线聊天记录、交易记录、银行转账凭证等,并持身份证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当然,如果被欺骗的金额较小,公安机关可能不会立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欺诈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解释:个人欺诈公私财产2000元以上,属于大;个人欺诈公私财产3万元以上,属于大。个人欺诈公私财产20万元以上的,属于欺诈金额特别大。